中国人性格分析(套装上下册)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中国人性格分析(套装上下册) |
 |
|
 |
中国人性格分析(套装上下册)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78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9787561342435
·条形码:978756134243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人性格分析(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我是河北人,你是河南人,他是广东人,她是四川人……但我们都是华夏炎黄子孙,几千年来不同的地域文化,深深地在每个人身上都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我们既有绝对的相同,但我们也有相对的不同,我们的性格既是复杂的文化演变,又是简单的基因支撑。
在这里,我们深刻地剖析了各地理单元的人们在性格、习俗、文化形成背后复杂而又简单的因素。为我们了解各地区的人们的内心世界开了一扇窗。
编辑推荐 《中国人性格分析(上下)》: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知道别人的性格密码,更希望知道自己为什么是这样的性格。《中国人性格分析(上下)》勾画出清晰具体的中国人性格地域性差异地图结合历史与现实(朝代更替、战争、灾害),探讨民族是如何在历史进程中失去“狼性”,剖析中国人“民族性格”的“羊性”起源。
目录 山东人
华夏文化重心东移——泰山与东海的神化·2
齐鲁文化·5
齐鲁文化——儒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12
蒙山沂水间的女人——红嫂·14
沂蒙文化·1 6
吃苦耐劳的山东人·20
豪爽、忠勇的山东人·22
要做就做最好——务实、重信义的山东人·26
江浙人
吴越文化的根与叶·34
少阳刚,多阴柔的江浙人·40
重乐轻礼的江浙人·45
善于经商的江浙人(一)——苏南人·52
善于经商的江浙人(二)——宁波人·55
善于经商的江浙人(三)——温州人·60
砚田笔耕、游幕四方的绍兴师爷·62
优雅而不潇洒的杭州人·67
福建人
亦商亦寇的福建海商·72
安贫求稳的闽北闽东人·76
豪爽大方,生猛大气的闽南人·79
以“异乡”为“故乡”的客家人·84
安徽人
南北冲突的交汇点·96
安徽的南人与北人·98
儒雅尚文的安徽人·104
迷恋政治的安徽人·108
上海人
百年忧患话上海·114
独特的历史,独有的人格·118
宽容与各行其是的上海人·121
社交中的上海人·128
时髦的上海人·133
精明的上海人·136
上海话——上海人的有声证件·141
阴盛阳衰的上海人·146
台湾人
千年沧桑台湾人·153
喝当归酒,投“台独”票的台湾人-157
尊神敬仙的台湾人·162
台湾岛上的原住民·168
对社会失去信心的台湾人·172
在毒、赌、色情包围中的台湾人·175
热衷从政的台湾人·178
湖南人
湘楚诗性文化·186
湖南的少数民族文化·188
近现代的湖湘文化·191
融于自然的湖南人·193
崇神信巫的湖南人·197
唯情尚情的湖南人·202
尚勇尚武的湖南人·206
铁肩担天下的湖南人·209
湖北人
瑰丽多彩,源远流长的楚文化·216
剽悍尚武的湖北人·220
乱时振作、治时平淡的湖北人·222
崇神信巫的湖北人·225
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湖北人·227
聪明的湖北人·229
广东人
五方杂处的广东人·235
独领风骚的广东人·239
创造经济奇迹的广东人·245
吃的精细,什么都吃的广东人·250
迷信的广东人·255
嗜钱如命、市侩势利的广东人·259
港澳人
混血的港澳文化·264
继承、变化、发展中的港澳文化·267
积极进取,随遇而安的港澳人·270
嗜赌的港澳人·274
港澳的黑社会·277
食尽八方风味的香港人·280
传统而又新潮的香港人·284
贵州人
黔贵的历史·291
夜郎的故事·293
马上贵州与改土归流·296
贵州教育文化的发展·299
屯堡人·302
贵州的“贵人”·307
“既多且奇”的贵州民族文化·312
江西人
江西的移民·321
江右商帮·323
浪漫深厚的江西人·326
江西老表·329
江西人的官本位情结·334
江西人与万寿宫·338
江西女人·342
畲族·345
广西人
源远流长八桂人·350
栖高重茶的广西人·352
民族服饰与广西人·356
广西人的婚姻礼俗·361
钟情土戏的广西人·366
广西的死人与活人·368
善施蛊的八桂人·371
四川人
盆地,天府与内陆的四川·377
四川人——移民的后裔·385
崇实务实的四川人·389
反叛者——不驯的四川人·395
“不安分”的四川女人·401
讲究嘴功的四川人·408
四川少数民族的婚俗·417
云南人
世事沧桑话云南·432
云南人与滇云文化·436
无处不歌的云南人·439
崇拜水火的云南人·444
古风犹存的云南人·448
悠然自得的云南人·451
以家乡为宝的云南人·454
商业大潮中的云南人·457
海南人
天涯海角的最早住民·462
黎族人的婚俗·466
黎族人的丧俗·470
泛鬼尚巫的黎族人·471
生活在禁忌与征兆中的黎族人-476
文身的黎族妇女·481
能医善药的黎族人·484
天涯过客与流放文化·487
旷海苍林育英才一一海南籍的文人和官吏·491
走向现代的海南人·496
西藏人
千山之巅,万水之源·502
幻想和梦境中的西藏人·504
处在艺术化生活中的西藏人·506
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节奏·510
崇武强悍的藏北藏东人·512
藏族的起源与发展·514
众神之邦·518
新疆人
先开后闭的文化·523
新疆的维吾尔人与哈萨克人·526
柯尔克孜人与锡伯人·529
满族人,塔塔尔人与俄罗斯人·532
塔吉克人、乌孜别克人和达斡尔族人·536
青甘宁人
青海·541
宁夏·543
甘肃·544
土族人和撒拉族人·546
各有风味的饮食·549
各式各样的民间住房·553
各具风采的民族服饰·555
保安族、裕固族和东乡族人·558
河西与陇东风情·562
内蒙人
马背上的文化·566
剽悍尚武的蒙古族人·568
酷爱自由,不屈不挠的蒙古人·571
从姓名中看蒙古人·572
热情好客,注重礼仪的蒙古人·575
蒙古族饮食-577
北京人
四平八稳的都城·580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的人·584
北京人的政治情结·586
幽默的北京人·592
正直、勇敢、诚实、和善的北京人·595
继承八旗遗风的北京人·598
自大与自卑的北京人·600
为说而说的北京人·603
懒惰的北京人·607
陕西人
炎黄嫡系子孙·61 1
秦中自古帝王都·616
因循守旧的陕西人·621
忠于传统的陕西人·626
亦粗亦细的陕西人·628
吃得雅,吃得野的陕西人·632
土中寓雅的陕西人·634
苦中作乐,乐在歌中的陕西人·639
山西人
封闭的“宝盆”·646
三晋历史风云·647
“圪”与“旱”,山西人永久的话题·650
缺粮与窑居的山西人·655
敦厚质实的山西人·659
重商轻文、重利轻名的山西人·662
“怕老婆”的山西人·665
刚悍倔懒的山西人·669
官商结合的山西人·673
尚俭啬,喜聚藏的山西人·677
河南人
八方风雨会中州·685
殷商后裔河南人·688
忠烈不屈的河南人·691
大智若愚,刚柔兼济的河南人·694
以官为尊,以官为荣的河南人·696
笃信宗教的河南人·699
经商的河南人·701
河北人
混血的燕赵文化·708
慷慨悲壮燕赵人·710
历史断层中的河北人·714
平平淡淡的河北人·716
朴实文明的河北人·718
流芳千载与遗臭万年的河北名人·721
天津人
傍河依海天津卫·727
九河涵育天津人·729
好打架的天津人·732
嘴馋嘴刁的天津人·736
天津人的平民意识·739
“卫嘴子”·742
玩得质朴的天津人·745
东北人
东北文化的渊源·750
东北文化的自然成因·752
“闯”进来的东北人·754
懒惰的东北人·756
尚武好斗的东北人·758
求大尚奢的东北人·765
义与利中的东北人·770
男女老少东北人·773
粗犷热情的东北人·777
海量的东北人·781
下里巴人的艺术——二人转与大秧歌·784
……
文摘 豪爽、忠勇的山东人
听过山东地方戏曲吕剧、山东梆子、山东快书的人,却会产生这样一种印象。这些戏曲除唱腔优美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即质朴、爽快。这戏曲既没有京剧的贵族气,也没有越剧的书卷气和脂粉气。它们用爽快的语言表现普通百姓的生活,反映了山东人特有的豪爽、粗犷、豪迈的性情。山东快书《武松打虎》开篇就说道:“闲言碎语不要讲,单表好汉武二郎”。上来就直奔正题,不拐弯不抹角,十分的实在。那武二郎,人说三碗不过岗,他却连干十数碗,照过不误,真是豪迈无比。这种爽快、豪迈的性格是山东人的深层文化心理,山东人的爽快、豪迈也反映在饮食上。如果说山东人会不客气地大口大口地吃完最后一张煎饼卷大葱,是因为饥饿的话,那么山东人喝酒的不客气,则是其一性格最好的外现。
论酒量,山东算不上天下第一,他们绝对喝不了东北人和新疆人那么多,但如果他们与东北人和新疆人坐到一块,不知底细的东北人和新疆人一定会甘拜下风。因为山东人喝酒,能喝八两,绝对不喝半斤,酒风硬朗。
山东人的豪爽与东北人的“虎气”大相径庭。
山东人豪迈之中见敦厚,而东北人骨子里有一种“匪气”。同是一个“豪”字,但是,在这个“豪”字里面,山东人多了一份忠诚,东北人多了一份草莽味。
齐鲁这种豪迈、敦厚的性情是齐鲁大地及其文化的产物,是海潮翻滚的黄海、奔腾不息的黄河、巍峨神圣的泰山、博大精深的文化共同孕育的。
战国末期哲人、阴阳学派创始人邹衍不仅极善于论辩,在赵国,向平原君“言至道”。结果使得平原君把口若悬河的著名辩者公孙龙罢黜了,而且他以其豪迈的想象力,天才地提出了“八十一分居其一分”的理论,认为中国只是宇宙的一小部分。西晋文学家、山东人左思作的《三都赋》之所以能轰动一时,造成“洛阳纸贵”,其根本原因是其语言雄浑。清人沈德潜评价左思的代表作《咏史诗》八篇时说:“太冲胸次高旷,而笔力又复雄迈。陶治汉魏,自制伟词,故是一代作手。”至于说到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宋史·辛弃疾传》中说“弃疾豪爽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明代著名政治家、外交家,莱阳人左第,在清廷的威胁利诱下威武不屈,满怀豪情,誓死不降。在临刑时,刽子手跪在他面前,挥涕稽首不忍举刀。
山东人中名垂青史的固然都文才武略,但都有一股豪气。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他地方的豪侠之士,也往往将山东作为他们理想的活动场所,长期滞留在这里的山山水水之间。“长安街上酒家迷”、“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