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商业银行现场检查手册 |
 |
|
 |
商业银行现场检查手册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页码:736 页
·出版日期:2004年10月
·ISBN:7504935220
·条形码:978750493522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银监会自2003年4月28日成立以来,一手抓机构建设,一手抓监管,做了大量工作:促《银监法》出台,抓“三项业务”检查,推国有商业银行和农信社改革,积极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扩大银行业对外开放,从而初步树立了专业、严格、开明、高效的监管形象。但这仅仅是个开头。我们的工作千头万绪,我们的责任重于泰山,丝毫不可懈怠。
做好银行监管工作,任重而道远,不能没有一支观念新、专业能力强、廉洁守纪、善打硬仗的队伍。银监会广大监管人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有效银行监管工作者。
目录 第一章 现场检查基本原理
第一节 现场检查的目的和作用
一、现场检查在金融监管中的位置及含义
二、现场检查的目的
三、现场检查的作用
第二节 现场检查的原则
一、内控优先原则
二、风险性与合规性并重原则
三、效率原则
四、公平对待原则
五、公开监管原则
六、延伸原则
第三节 现场检查的内容
一、现场检查的内容
二、现场检查内容设计的要点
第四节 现场检查的种类与方法
一、现场检查的种类
二、现场检查的方法
三、现场检查的分析方法
第五节 现场检查抽样
一、抽样检查的程序
二、抽样检查的原则
三、抽样检查的方法
四、有关抽样的几个具体问题
第六节 现场检查的法律事务
一、现场检查的法律前提
二、金融违法行为的种类及金融行政处罚的种类
第二章 现场检查操作流程
第一节 现场检查准备阶段
一、现场检查准备阶段流程图
二、现场检查准备阶段流程
第二节 现场检查实施阶段
一、现场检查实施阶段流程图
二、现场检查实施阶段流程
第三节 现场检查报告阶段
一、现场检查报告阶段流程图
二、现场检查报告阶段流程
第四节 现场检查处理阶段
一、现场检查处理阶段流程图
二、现场检查处理阶段的流程
第五节 检查档案整理阶段
一、立卷建档
二、编写档案目录
三、制作档案封面和档案管理
四、建立电子版现场检查档案
第三章 贷款及表内其他授信业务
第一节 综述
一、业务概述
二、现场检查目标
三、现场检查要点
四、现场检查程序
五、主要监管依据
第二节 授信管理
一、授信政策
二、授权管理
三、统一授信
四、岗位职责分离
五、授信前调查
六、授信评审及决策
七、授信后管理
八、尽职调查
九、授信档案管理
十、授信管理信息系统
十一、抵(质)押品管理
十二、账务处理
第三节 贷款风险分类
一、业务概述
二、现场检查要点
三、现场检查程序
第四节 贷款集中、关联企业贷款和关联交易
一、业务概述
二、现场检查要点
三、现场检查程序
第五节 公司授信
一、业务概述
二、现场检查要点
三、现场检查程序
第六节 贸易融资
一、业务概述
二、现场检查要点
三、现场检查程序
第七节 房地产贷款
一、业务概述
二、现场检查要点
三、现场检查程序
第八节 银团贷款
一、业务概述
二、现场检查要点
三、现场检查程序
第九节 项目融资
一、业务概述
二、现场检查要点
三、现场检查程序
第十节 个人授信业务
一、业务概述
二、现场检查要点
三、现场检查程序
第四章 非信贷资产
第一节 综述
一、业务概述
二、现场检查目标
三、主要监管依据
第二节 存放
一、业务概述
二、现场检查要点
三、现场检查程序
第三节 拆放同业
一、业务概述
二、现场检查要点
三、现场检查程序
第四节 证券和投资
一、业务概述
二、现场检查要点
三、现场检查程序
第五节 固定资产
一、业务概述
二、现场检查要点
三、现场检查程序
第六节 无形及递延资产
一、业务概述
二、现场检查要点
三、现场检查程序
第七节 应收款
一、业务概述
二、现场检查要点
三、现场检查程序
第八节 现金及银行存款
一、业务概述
二、现场检查要点
三、现场检查程序
第九节 抵债资产
一、业务概述
二、现场检查要点
三、现场检查程序
第五章 存款及表内其他负债
第一节 综述
一、业务概述
二、现场检查目标
三、主要监管依据
第二节 存款
一、业务概述
二、现场检查要点
三、现场检查程序
第三节 同业存放、拆入
一、业务概述
二、现场检查要点
三、现场检查程序
第四节 证券融资
一、业务概述
二、现场检查要点
三、现场检查程序
第五节 其他负债
一、业务概述
二、现场检查要点
三、现场检查程序
第六章 财务管理
第一节 综述
一、业务概述
二、现场检查目标
……
第七章 中间业务
第八章 电子银行
第九章 资金清算
第十章 资本充足率
第十一章 流动性管理
第十二章 市场风险
第十三章 对商业银行境外机构的现场检查
第十四章 公司治理
第十五章 内部控制
第十六章 商业银行风险评估
第十七章 商业银行风险评级
附件:现场检查前问卷
后记
……
序言 银监会组织编写了《商业银行现场检查手册》,这是规范银行监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工程。规范是监管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有效银行监管的内在要求,是大势所趋,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银监会自2003年4月28日成立以来,一手抓机构建设,一手抓监管,做了大量工作:促《银监法》出台,抓“三项业务”检查,推国有商业银行和农信社改革,积极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扩大银行业对外开放,从而初步树立了专业、严格、开明、高效的监管形象。但这仅仅是个开头。我们的工作千头万绪,我们的责任重于泰山,丝毫不可懈怠。
做好银行监管工作,任重而道远,不能没有一支观念新、专业能力强、廉洁守纪、善打硬仗的队伍。银监会广大监管人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有效银行监管工作者。
要理念。银监会成立伊始即提出了坚持“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增强透明度”的监管理念,这其实是对巴塞尔委员会1997年公布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缩影。每个监管人员在日常监管活动中都应认真贯彻科学和先进的监管理念。科学、先进的监管理念是一种指导思想,一种战略性工作意识,一种监管文化,是我们做好监管工作的根本。回想一下,我们每起草一部监管法规,每发起一项检查,所有监管工作的一举一动,无不受监管理念的影响。很难设想,一个没有良好监管理念的监管人员或机构能把监管工作做好。
文摘 第一章 现场检查基本原理
第一节 现场检查的目的和作用
现场检查是指银行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金融监管的基本方式之一。现场检查目前已成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加强金融监管、履行监管职责的基本手段。通过现场检查,银监会可以发现、识别、计量和判断金融机构在资产质量、盈利能力、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管理内控、市场风险敏感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采取各种有效的监管手段,确保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健。
一、现场检查在金融监管中的位置及含义
金融监管的方式包括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两种方式相互补充、互为依据,在监管活动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非现场监管是指监管当局通过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以及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监管报表系统,对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进行全面、持续的监控,随时掌握金融机构和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行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因素,及时采取防范和纠正措施。具体操作方式是:对金融机构日常业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对比各项监管指标,根据审慎监管的要求,监控业务经营状况和动态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要求金融机构对监管提示或监管意见积极采取措施整改。
金融机构业务报表资料的真实性及报送的及时性是进行有效非现场监控的前提条件。对非现场监管所采集的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判断有赖于监管当局的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是指银行监管当局及其分支机构派出监管人员到被监管的金融机构进行实地检查,通过查阅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账表、文件等各种资料和座谈询问等方法,对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检查、评价和处理,督促金融机构合法稳健经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维护金融机构及金融体系的安全的一种检查方式。
现场检查是相对于非现场监管而言的,它与非现场监管构成了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督检查的两种最基本的检查方式。非现场监管是指连续不断地收集被监管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会计财务资料、监管报表等,监测金融机构经营状况的各种数据和比例变化,分析、评价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特别是不良资产的发展趋势,及早进行风险的预警预报。因此,非现场监管的主要功效是分析、评价金融机构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与之相比较,现场检查除具有非现场监管的功效外,还能起到非现场监管难以起到的作用,尤其是对金融机构遵守法律法规情况和评价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素质及经营管理水平
……
后记 《商业银行现场检查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作为银监会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工作之一,由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组织银监会系统10多名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业务熟练的监管人员历时一年倾心编写,期间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及修改完善,于2004年10月定稿正式出版。
《手册》内容全面,基本覆盖了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和近年来的创新业务。对现场检查的基本制度、检查程序、检查方法进行了规范,每一部分检查内容均详细介绍了各类业务的基本属性、主要风险环节、检查方法和检查程序,对于重要业务和主要风险环节还佐以案例对检查人员进行风险提示。《手册》广泛吸收近年来国际银行监管最新理念和监管技术,体现银监会成立以来不断倡导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思路,是银监会系统各级机构统一监管理念、监管方法、监管标准的重要桥梁,也是监管人员进行现场检查的基础工具书,同时可作为新的监管人员快速熟悉和掌握现场检查技巧的培训教材。
《手册》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银监会有关部门和有关省、市监管局的大力支持。银监会办公厅、法规部、二部、三部、非银部、合作部、统计部、财会部、国际部、人事部、监事会工作部、信息中心、培训中心等对《手册》提出了重要和宝贵的修改意见。银监会浙江监管局、湖北监管局为《手册》的编写提供了帮助。银监会编写人员所在单位:上海监管局、浙江监管局、福建监管局、江西监管局、湖南监管局、广东监管局、厦门监管局、宜春监管分局、随州监管分局等对《手册》的编写工作给予了支持。此外,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的王大庆、余龙武、张德海、姜丽明、赖秀福、程家军、韩舒苏同志对《手册》的编写和出版做了大量协助工作。在此,编写组对上述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致以诚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