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数控编程加工技术 |
 |
|
 |
数控编程加工技术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336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
·ISBN:7502570004
·条形码:978750257000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围绕数控车床、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的编程加工技术系统而全面地展开阐述。
在对数控机床、数控加工工艺等编程相关准备知识介绍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典型数控系统,从本质上进行分析介绍,使读者理解掌握数控编程加工的实质。本书内容精炼,深入浅出,并注重相关知识间的联系与结合,便于自学。
本书除作为高职高专类院校数控和机电类专业教材外,还可作为其他院校,包括普通高等院校,尤其是职工大学、培训机构、电视大学、函授大学等相关专业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机械加工及自动化行业广大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媒体推荐 前言
数控技术自问世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而迅速发展。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在发达国家,数控机床已经普及,即使是发展中国家也正得到推广并逐步普及化。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普及数控技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到本世纪初,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建设的发展,数控机床需求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国内数控机床生产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大量数控机床的爆发式增长,导致了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紧缺。近年来,数控编程操作类应用人才每年缺口达几十万。由于人才短缺,导致社会上出现了这么一种怪现象:一方面大量企业持币排队待购数控机床;另一方面在役数控机床由于使用不当其潜力远没有得到发挥。为此,国家教育部启动了“实施制造业和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也正在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其共同目的就是缓解并最终解决目前社会人才需求矛盾。
由于大量数控机床投入社会企业应用,数控编程操作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早期的数控编程人员很多是由机床供应商代为进行培训。这种模式无论是质还是量都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社会需求。无疑,高等职业教育将主要承担起这一重任。因此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纷纷开设相关专业以满足社会需求。
大量培养数控编程加工应用技能型人才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材。20世纪末,国内推出了少量的数控编程加工培训教材,在一定时期解了燃眉之急。但这些教材很多还是基于我国“七五”数控技术推广期间自行研制的老一代经济型数控系统等而编写,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显然已经陈旧落伍了。后来也出现了一些新近的教材,但有些在选材上过宽过广,理论性内容偏多,不太适合高职教学的要求。
作者从“七五”开始结缘数控技术,先后参加完成了关于数控技术的国家“七五”、“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省部级基金研究项目多项。研制开发出教学培训型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小型柔性制造系统和垂直多关节机器人等,其中部分成果已经实现产业化,并为众多的院校和培训机构等所选用。近年来,作者重点转向投入开展教学和培训工作,并通过中德高等职业教育合作交流,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尤其在多年的师资培训与众多教师接触中,深深感受到一本适合教育发展需求的教材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取材新 作者在行业内工作多年,能动态掌握数控机床市场和教学培训应用单位的状况,选择目前比较流行或新近推出的较具潜力的数控系统作为典型进行介绍,符合社会需求。
(2)篇幅精 本书不求面面俱到,求精求实是本书的宗旨。线切割属于特种加工范畴,普通快丝线切割编程相对较为简单,一般通过短期或现场培训解决。而慢丝线切割加工复杂零件,如上下异型件等一般必须采用编程软件来实现,在教材中占据一两章的篇幅介绍软件没有必要也无济于事。同样,对于CAD/CAM自动编程也需结合具体应用软件进行学习,通常应该在后继课程中结合各校实际情况实施教学。因此这些内容本书不再赘述。
(3)重点明 本书围绕机械加工行业应用面最广的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类编程加工技术展开阐述。通过结合典型数控系统,力求讲通讲透,使学员真正掌握所学,走向社会即能发挥作用。
(4)重本质 本书将一般切削加工类数控编程分为两类:一类为数控车床编程;另一类为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编程。从本质上讲,数控车与数控铣可以涵盖车、铣、钻及镗等加工工艺内容。从结构组成来看,一般加工中心与数控铣床的最大差异就是配置了刀库,可以实现自动换刀,从而扩大其工艺能力范围。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如果配置相同的数控系统,其编程几乎是完全兼容的,只是由于机床硬件配置不同而略有差异。加工中心因具有刀库,因此编程刀具功能可以实现自动换刀,而数控铣床则没有自动换刀能力。而同样是加工中心,如果配置了不同的数控系统,如分别配置西门子802D和FANUC 0i系统,则其编程将有较大的差异。因此编程必须面向对象(数控系统).
(5)重实践 数控编程加工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从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出发,本书在系统选择上就考虑到目前各类院校培训机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配以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习题,以便课后巩固所学。
(6)模块化 考虑到不同教学计划的需要,本书采用模块化方式组织编排。第1、2章为基础公共模块,第3、4章为数控车床模块,第5、6章为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模块,第7章为知识扩展模块,各模块自成体系。可以选择1、2、3、4、7 章或1、2、5、6、7章或全部内容进行教学。
本书由南京工程学院--全国数控培训网络南京数控培训中心、先进数控技术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张思弟、贺曙新编著。其中绪论、第2、3、5章由张思弟编著,第4、6章由贺曙新编著,第1、7章由两人共同编著。全书由张思弟负责统稿定稿。饶华球教授担任本书主审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教材、手册等资料,在此对有关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数控技术是一项高速发展的现代先进技术,限于编者水平学识和经验,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围绕数控车床、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的编程加工技术系统而全面地展开阐述。
目录 绪论1
第1章 数控机床与编程概述4
11 数控机床的特点与应用范围4
111 数控机床的优点4
112 数控机床的不足5
113 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