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联合收获机械有问必答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玉米联合收获机械有问必答 |
 |
|
 |
玉米联合收获机械有问必答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码:22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12109472X/9787121094729
·条形码:978712109472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农村建设农机实用技术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玉米联合收获机械有问必答》以问答形式系统地介绍了玉米收获机械的分类特点、结构原理、使用调整、故障诊断和维护保养等基本知识,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在内容编排上,以机器工作部件为章,以方便读者使用,迅速查找,及时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玉米联合收获机械有问必答》可作为农机专业户和农机爱好者的普通读物,也可作为农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编辑推荐 《玉米联合收获机械有问必答》:
本系列丛书以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维修为主,兼顾农业技术,是目前全国覆盖最全、内容最新、知识最完善的一套面向新农村的科普读物。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玉米机械化收获的意义是什么?
1-2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有多少?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1-3 我国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和收获特点是什么?
1-4 我国新疆的玉米种植和收获特点是什么?
1-5 我国中原地区的玉米种植和收获特点是什么?
1-6 目前我国玉米机收率是多少?各主要玉米产区情况如何
1-7 玉米有哪些主要用途?
1-8 我国每年可产多少玉米秸秆?
1-9 玉米秸秆有哪些主要用途?
1-10 玉米秸秆养畜过腹还田有什么好处?
1-11 什么是青玉米秸秆的青贮技术?
1-12 什么是玉米秸秆的氨化技术?
1-13 什么是玉米秸秆的揉搓技术?
1-14 什么是玉米秸秆的压块技术?
1-15 什么是玉米秸秆的草粉加工技术?
1-16 玉米秸秆能发电吗?
1-17 世界上第一台玉米收获机是由哪个国家生产的?
1-18 国外玉米收获的方式有哪些?
1-19 我国玉米收获的方式有哪些?
1-20 什么是分段收获技术?
1-21 什么是玉米联合收获技术?
1-22 我国现有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有哪些类型?
1-23 玉米联合收获机型号的含义是什么?
1-24 如何选择玉米联合收获机?
1-25 青贮玉米什么时候收获最好?
1-26 含水率高的玉米为什么不适合全喂入收获?
1-27 如何做好玉米收获前的机器准备工作?
1-28 如何做好玉米收获前的田间准备工作?
1-29 玉米联合收获机如何进行日常保养?
1-30 闲置时如何存放玉米联合收获机?
1-31 如何提高玉米联合收获机的使用效率?
1-32 如何提高玉米联合收获机的使用寿命?
1-33 如何提高玉米联合收获机的作业性能?
1-34 如何提高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秸秆粉碎性能?
1-35 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操作技巧有哪些?
第2章 摘穗装置
2-1 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摘穗装置有几种类型?
2-2 摘穗辊摘穗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3 摘穗板与拉茎辊组合式摘穗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4 纵卧式摘穗辊有何结构特点?
2-5 横卧式摘穗辊有何结构特点?
2-6 立式摘穗辊有何结构特点?
2-7 摘穗板与拉茎辊组合式摘穗装置有何结构特点?
2-8 影响摘穗辊工作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2-9 摘穗辊的材料和表面形状有何要求?
2-10 摘穗辊的间隙对摘穗效果有何影响?
2-11 如何防止摘穗辊缠草?
2-12 摘穗辊的工作间隙如何调整?
2-13 摘穗辊工作间隙调整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14 摘穗辊有时转有时不转或根本不转怎么办?
2-15 摘穗装置经常堵塞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排除?
……
第3章 果穗输送装置
第4章 剥苞叶装置
第5章 玉米秸秆和根茬处理装置
第6章 其他工作装置
第7章 行走与传动装置
第8章 液压与电气系统
第9章 国家标准与安全事项
……
文摘 第1章概述
1-1 玉米机械化收获的意义是什么?
答:1.玉米机械化收获是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玉米既是增粮作物,又是增收作物。发展玉米生产关系到口粮安全,也关系到饲料粮的安全,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大力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有效争抢农时、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而且可以确保农艺措施到位、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玉米产量,实现玉米生产节本增效。
2.玉米机械化收获是稳定玉米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
玉米是我国种植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全国31个省区市都有玉米种植,种植面积超过l00万公顷的省份有11个。在玉米主产区,玉米生产是农民的基本收入来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城务工农民数量增多,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很多地方农业劳动力季节性短缺问题已经显现,争劳力、抢农时的矛盾比较尖锐。尤其是玉米收获劳动量占整个玉米生产劳动量的55%以上,季节性劳动力短缺问题更为突出。不少地方依靠人、畜力作业已难以满足抢收的要求。为实现持续增收,农村年轻一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离乡背土、务工经商,迫切需要提高玉米机械化收获,支持玉米生产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