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健康 >

名医本草良方(经典珍藏版)

2010-09-24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名医本草良方(经典珍藏版) 去商家看看
名医本草良方(经典珍藏版) 去商家看看

 名医本草良方(经典珍藏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页码:35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9787801747389
·条形码:978780174738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实用中医养生大全

内容简介 《名医本草良方(经典珍藏版)》精心地选取了最为常见的两百多种中草药,分别从形态特征、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几个方面予以详细介绍,并将每种本草配以精美的实物图谱,以期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便于识别和应用。同时,编者还精选了民间广为流传确有疗效的良方两千余条,以期在运用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
编辑推荐 《名医本草良方(经典珍藏版)》:老中医百家秘籍经典,家庭养生保健秘验良方。
目录
解表药类
一、辛温解表药
麻黄
桂枝
紫苏
荆芥
防风
白芷
细辛
辛夷
生姜
葱白
香薷
胡荽
苍耳子
鹅不食草

二、辛凉解表药
薄荷
牛蒡子
菊花
桑叶
蝉蜕
葛根
浮萍
木贼
升麻
柴胡

清热药类
一、清热燥湿药
黄柏
龙胆
苦参
茵陈
鸡矢藤

二、清热泻火药
黄芩
黄连
石膏
知母
芦根
栀子
夏枯草
决明子
青葙子
野菊花

三、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连翘
胖大海
蒲公英
鱼腥草
板蓝根
大青叶
射干
马齿苋
绿豆
鸭跖草
凤尾草
大蒜
蜂蜜
白花蛇舌草
山豆根
爵床
蟾酥

四、清热凉血药
地黄
紫草
青蒿
天花粉
贯众
木槿花
罗汉果

五、清热解暑药
西瓜
荷叶
温里祛寒类
附子
千姜
肉桂
吴茱萸
高良姜
小茴香
丁香
花椒
肉豆蔻
八角茴香
活血化瘀类
红花
益母草
丹参
川芎
桃仁
牛膝
莪术
姜黄
路路通
王不留行
鸡血藤
苏木
泽兰
赤芍
月季花
六月雪
五灵脂
止咳平喘类
枇杷叶
百部
白果
桔梗
千日红
瓜子金
筋骨草
渗水利湿类
茯苓
泽泻
车前草
萹蓄
瞿麦
薏苡仁
石韦
淡竹叶
海金沙
金钱草
赤小豆
防己
玉米须
猪殃殃
泽漆
连钱草
芳香化湿类
佩兰
苍术
厚朴
砂仁
芳香开窍类
麝香
冰片
菖蒲
平肝息风类
羚羊角
珍珠母
天麻
钩藤
全蝎
蜈蚣
地龙
蒺藜
祛风湿类
独活
五加皮
威灵仙
木瓜
蛇蜕
马钱子
伸筋草
白附子
海风藤
络石藤
九里香
徐长卿
止血药类
白茅根
大蓟
小蓟
侧柏叶
槐花
鸡冠花
墨旱莲
铁苋菜
地榆
白及
蒲黄
茜草
三七
仙鹤草
艾叶
地锦草
石榴皮
紫珠叶
消导药类
山楂
莱菔子
鸡内金
橄榄
理气药类
陈皮
枳实
沉香
香附
乌药
薤白
柿蒂
玫瑰花
泻下药类
大黄
芦荟
商陆
巴豆
乌桕
收涩药类
五味子
芡实
金樱子
乌梅
诃子
海螵蛸
化痰药类
半夏
天南星
瓜蒌
川贝母
前胡

安神药类
一、养血安神药
酸枣仁
远志
合欢皮
首乌藤

二、镇静安神药
朱砂
牡蛎

补益药类
一、补气药
人参
党参
黄芪
山药
大枣
甘草
黄精
刺五加
灵芝

二、补血药
何首乌
白芍
当归
阿胶
龙眼肉
枸杞子
桑椹

三、补阴药
天冬
麦冬
石斛
百合
玉竹
玄参
女贞子
桑寄生
核桃仁

四、补阳药
鹿茸
肉苁蓉
巴戟天
骨碎补
续断
杜仲
补骨脂
菟丝子
淫羊藿
锁阳
仙茅
冬虫夏草
蛇床子
沙苑子
山茱萸
……
序言 《简明中医辞典》谓:“本草,中药的统称或原始符号。”五代·韩保升谓:“按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药最多也。”本草疗法即运用中草药治疗疾病的方法。
神农尝百草,实际上就是尝中草药,他充分地说明了我国民间使用中草药治疗各种疾患的历史渊源。各地民间名人辈出,从扁鹊、华佗,到明代李时珍著作的《本草纲目》,都表明了我国民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中草药验方、秘方用以疗疾医伤。
中医使用的中草药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特点,不仅对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有较好的疗效,而且还能治好一些疑难杂症,历来深受群众喜爱。为了继承和发掘中国医药学遗产,使中草药在防治疾病中更好的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本着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和药物易找的原则,选择了民间常用而且疗效确切的中草药品种,结合编者的临床实践经验,并参考有关文献,编著成了这本《名医本草良方》。
本书精心地选取了最为常见的两百多种中草药,分别从形态特征、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几个方面予以详细介绍,并将每种本草配以精美的实物图谱,以期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便于识别和应用。同时,我们还精选了民间广为流传确有疗效的良方两千余条,以期在运用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
总而言之,打开这本书,您会发现使用本草治疗疾病并不像您所想象的那么难以做到,健康其实就是那么简单。
诚挚地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您的健康之路增添一份微薄之力。
文摘 插图:




一、辛温解表药
麻黄
【形态特征】又名草麻黄、川麻黄、哲里根,为麻黄科植物麻黄的草质茎,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老株木质化,呈小灌木。根茎常根卧于地。小枝圆状,对生或轮生,干后截面髓部呈棕红色。叶对生,叶片退化成膜质鞘状,下部合生,上部2裂,裂片呈三角形。5~6月开花,雄球花多成复穗状;雄蕊7~8枚。8~9月种子成熟,肉质红色,卵圆形或半圆形,直径6~7毫米。根及根茎于秋末采挖,晒干备用。主要生于山坡、平原、干燥荒地、河床、干旱草原及固定沙丘上,常成片生长。
【性味归经】温,辛、微苦。归肺、膀胱经。
【功效主治】发散风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咳嗽气喘,风湿痹痛,风湿水肿,小便不利。
【妙方精选】
感冒风寒。头痛鼻塞:麻黄、生姜各3克,牛蒡子、防风、荆芥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感冒风寒,咳喘无汗:麻黄、桂枝、炙甘草各3克,杏仁6克,水煎服。
肺热喘咳:①麻黄、杏仁各6克,炙甘草3克,生石膏15克,水煎服。②麻黄、甘草各6克,白茅根30克,生石膏15克,杏仁10克,水煎服。
慢性气管炎及支气管炎:①炙麻黄6克,制半夏10克,细辛1.5克,干姜2克,水煎服。②麻黄、细辛、干姜各3克,姜制半夏10克,水煎服。
自汗。盗汗:麻黄根lO克,浮小麦12克,牡蛎15克,水煎服。
肺痨咳嗽:麻黄、贝母、甘草各6克,杏仁10克,钟乳石12克(另包先煎),水煎服。
湿疹:麻黄根、荨麻根各60克。水煎洗患处,洗1~3次后可见流黄水,继续洗可愈。
急性荨麻疹:麻黄、荆芥、蝉蜕、连翘、浮萍各10克,水煎服。
风水肿。一身悉肿:麻黄、生姜各6克,生石膏20克,甘草3克,大枣5枚,水煎服。
麻疹并发肺炎:生麻黄、桔梗各9克,凤凰衣(家鸡卵蛋内膜)4.5克,鱼腥草30克,水煎服。
桂枝
【形态特征】又名柳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常绿乔木,高12~17米。树皮灰褐色,芳香,幼枝略呈四棱形。叶互生,革质;种子长卵形,紫色。花期5—7月。果期至次年2~3月。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春、夏采剪嫩枝,切片阴干入药。
【性昧归经】温,辛、甘。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主治】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
【妙方精选】
低血压症:桂枝、肉桂各30克,甘草15克,开水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