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伊朗零距离 |
 |
|
 |
伊朗零距离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页码:30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532625206/9787532625208
·条形码:978753262520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伊朗零距离》侧重从文化、资源和地缘三个方面介绍伊朗,阐述伊朗对中国、对地区乃至世界的影响。作者力求将自己亲睹、亲历的感受和真实、客观的伊朗凝于笔端,便于国人全面地认知伊朗;相互了解、彼此欣赏才是加深双边关系的前提。刘大使在伊朗工作五年期间,走访了伊朗26个省,广泛地结交伊朗政界、商界、文化界朋友,细心体味伊朗的社会、人情、自然和风物,认真研究伊朗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历史和宗教,努力以中国人自己的视角来观察和研判伊朗的过去和现在。
作者简介 刘振堂,1945年生于辽宁省丹东市凤凰城。1969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972年入外交部,从事外交工作。先后任科员、副处长、处长、副司长,并先后在中国驻黎巴嫩、叙利亚、苏丹、埃及、约旦使馆任职员、三等秘书、二等秘书、一等秘书和政务参赞。历任中国驻黎巴嫩大使、中国驻伊朗大使。
2007年末退休后,任前外交官联谊会副会长、中国一伊朗友好协会副会长、外交笔会会员。
目录 序
前言
历史伊朗
刻在砖石上的古波斯史
几度演变的波斯语
盘根错节的两伊关系
波斯、犹太恩仇录
古波斯与中国
伊朗的什叶派
拜火教三千年祭
伊朗的巴勒斯坦情绪
人文伊朗
跳火的星期三及其他习俗
与伊朗人打交道
震天恸地的阿舒拉节
殉教情结与烈士无上
伊朗模式的临时婚姻
自古崇拜狮子的民族
花的国度
非同寻常的伊朗妇女
伊朗太阳历的由来
别具一格的伊朗人姓氏
艺术伊朗
将诗人抬上圣坛
伊朗传统建筑一瞥
流入民间的贵族艺术——细密画
健康的亮丽名片——波斯地毯
独辟蹊径的伊朗电影
钱币上的伊朗
风土伊朗
得天独厚的德黑兰
里海——伊朗的后花园
什叶派的大本营——库姆
圣城马什哈德印象
郑和缘何钟情霍尔木兹
达马万德山
名贵植物藏红花的故乡
伊朗的开心果
坐在油气桶上的能源大国
山海胜地
从巴姆大地震说起
焦点伊朗
政坛常青树——拉夫桑贾尼
文明对话的倡导者——前总统哈塔米
亲民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
得诺贝尔奖,祸兮?福兮?
捍卫伊斯兰革命的卫队
伊美三十年的过节
伊朗、英国龌龊不断
附:伊朗王朝年表
……
序言 伊朗对于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从历史上说,波斯、安息等已经屡见于我们的正史。波斯地毯,波斯细密画,啥菲兹、哈亚姆等人的诗篇也早已介绍到了中国。现今,伊朗的风云际会吸引着全球的目光,中国与伊朗的友好往来也有着迅速的发展。
我于2006年有幸对伊朗进行了友好访问,留下了亲切动人的印象。此次又接触到刘大使《伊朗零距离》一书,读来亲切有味。
刘大使在伊朗工作五年期间,走访了伊朗26个省,广泛地结交伊朗政界、商界、文化界朋友,细心体味伊朗的社会、人情、自然和风物,认真研究伊朗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历史和宗教,努力以中国人自己的视角来观察和研判伊朗的过去和现在。该书侧重从文化、资源和地缘三个方面介绍伊朗,阐述伊朗对中国、对地区乃至世界的影响。作者力求将自己亲睹、亲历的感受和真实、客观的伊朗凝于笔端,便于国人全面地认知伊朗;相互了解、彼此欣赏才是加深双边关系的前提。
伊朗作为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至今保持着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珍视与自豪,同样也常常表达出对于人类的,例如中国的文化传统的理解与敬意。在历史长河中,伊朗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文化艺术、宗教习俗,到作物物种,不比中国对伊朗的影响小或少。而今,伊朗重视发展对华关系,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中国的文化瑰宝,提出“向东方看,向中国看”的El号。
伊朗是拥有60多种矿藏的资源大国、世界排行第二的能源大国,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原油供应国,是中国实行“走出去”战略的一个成功范例。中国公司在伊朗承建的地铁、发电站、水坝、铜厂、铝厂、碱厂、通讯网络,以及改造炼油厂、开凿油井等项目,深受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欢迎。伊朗业已成为中国商品的重要市场。从大型机械、机电设备、各类汽车,到家用电器、服装、鞋帽,中国产品性价比最优,受到伊朗广大消费者青睐,凸显了中伊两国经济极强的互补性。
伊朗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中东地区大国,主张国际公正与公平,坚决反对强权政治、双重标准和恐怖主义,在中东地区和伊斯兰世界卓有影响。它是维护世界和平,建立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和谐世界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正缘于此,往往令其处于风暴的漩涡和关注的焦点。
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的中国,把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与努力学习、汲取人类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结合起来,我们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同时也绝对不能忽视对于像伊朗这样的国家,以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与现状的了解借鉴。
相信广大读者,通过刘大使这本书,会增进对伊朗的了解,同时,也希望更多有志于共筑新的“丝绸之路”的朋友,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将伊朗介绍给中国,将中国介绍给伊朗,让中伊两国和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2008年12月
文摘 古波斯最强盛时期是公元前6世纪时,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其势力到达三条大河——印度河、尼罗河和多瑙河流域,总面积700多万平方公里,覆盖23个国家和地区。
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始祖是阿契美尼斯(前700-前675),其子塔伊斯佩斯(前675-前640)继位后不久即占领依兰的昂善,后又占领了帕尔斯(因阿拉伯语字母无“帕”,而译成“法尔斯”,即波斯),成为两个王国的统治者。其曾孙居鲁士二世即居鲁士大帝(前550-前529在位)于公元前550年在帕萨尔高德击败外祖父米底王,继承了米底王位,从此波斯人与同为雅利安人的米底人合为一国。居鲁士大帝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但在30年后一次远征时,被马萨克泰女酋杀死,其遗体被运回阿契美尼德王朝的都城,即波斯波利斯以北65公里处的帕萨尔高德安葬,那里至今还有大片的宫殿遗迹和居鲁士大帝的陵寝。
帕萨尔高德作为古波斯帝国第一个都城,宫殿几乎都被历史湮没了,现今能见到的残像断柱,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掘,经过重新拼接立起来的,但柱子上、残像腿上、衣襟上仍可见到清晰的楔形文字,如在一根断柱上刻有:“是我,居鲁士国王,阿契美尼德人”,同时以古波斯文、埃兰文和巴比伦文铭刻。
在宫殿遗址东北面的山头,有一座用巨石堆砌的高台,石块之间以金属箍连接,可沿北坡石阶登上台顶。据当地旅游机构官员介绍,这个石台被称为“所罗门之母的宝座”,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祭火坛。站在台上,整个帕萨尔高德平川尽收眼底,这里应是波斯波利斯成为拜火教祭祀中心之前的最佳祭祀场所。拜火教的圣火分三种:家火、庙火和王火。王火为国王祭祀之火,象征王气常盛不灭。这座石台上祭祀的就是王火。
保存比较好的是居鲁士之墓,传说是居鲁士大帝在世的时候(约公元前546年)建造的。墓全部用大块的石灰石垒成,通高12米,分上下两层。下层为逐渐向中间收缩的六级台阶式梯形基座,上层墓室类似没有屋檐、没有窗户、只在一面山墙开个小门的直山式石头小房。陵墓内部装饰得富丽豪华,经过防腐处理的居鲁士遗体置于金色的石棺之中,石棺被停放在金榻上,金榻边放置一张金桌,金桌上摆满金银财宝。亚历山大大帝攻占波斯后,曾数次亲往拜谒此陵。在他东征印度期间,这里发生了骚乱,陵墓内的珍宝被掠劫一空,墓碑也荡然无存。据古籍记载,墓碑铭文为:“人们呀:我是居鲁士,是我创建了波斯人的帝国,我是亚洲国王。若有怨恨请向我发泄,万勿针对这一历史遗迹。”也许得益于居鲁士这一有远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