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与发展 |
 |
|
 |
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与发展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页码:371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5月
·ISBN:7504939137
·条形码:978750493913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本书对货币政策的思想来源、基本理论、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基础进行了介绍,将中国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分为探索、改善、成熟三个阶段,用编年史的方式对1984—2005年各年份的经济背景、主要的货币政策措施及实施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及工具选择和传导机制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回顾,对中国利率体制及利率市场化过程进行了阐述,对中国的中央银行独立性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区域化进行了探讨。还对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汇率政策、资本市场、金融稳定及国际的协调展开了讨论。
本书文笔流畅,而且能够用平实的语言和恰当的类比将一些复杂的道理阐释清楚,大部分内容均采用数据分析、实证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而且研究过程层层递进、深入浅出。因此本书应当具有较为宽阔的读者面,除了适合理论研究人士阅读外,还可作为具备经济金融基本知识的读者深入学习货币政策问题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孟建华,男,1957年出生,高级经济师,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货币金银处处长,扬州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曾任中国人民银行扬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在《金融研究》、《金融参考》、《金融时报》、《经济参考报》、《新金融》、《金融会计》、《上海金融》、《金融理论与实践》、《武汉金融》、《金融纵横》、《浙江金融》、《上海金融报》、《经济学消息报》等报刊发表60余篇金融理论及实务类文章。2004年在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经济学随笔集《金融白话》。
编辑推荐 本书对货币政策的思想来源、基本理论、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基础进行了介绍,将中国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分为探索、改善、成熟三个阶段,用编年史的方式对1984—2005年各年份的经济背景、主要的货币政策措施及实施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及工具选择和传导机制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回顾,对中国利率体制及利率市场化过程进行了阐述,对中国的中央银行独立性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区域化进行了探讨。还对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汇率政策、资本市场、金融稳定及国际的协调展开了讨论。
目录 第一章 货币政策思想来源及基本理论
一、英国古典学派的货币理论
二、瑞典学派的货币政策理论
三、剑桥学派的货币理论
四、凯恩斯的货币、金融理论
五、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货币政策主张
……
文摘 书摘
(二)“差额包干”的信贷管理体制。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发
展的需要,1979年以后,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相继成立和恢复,我国的
信贷资金管理办法由实行多年的“统存统贷”改为“差额包干”,1980年在
全国范围试行,1981年正式实行。具体内容就是“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
贷挂钩、差额包干”。
1.“差额包干”信贷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统一计划:指全国各级银行
自下而上按照总行统一的规定编制信贷计划,由人民银行总行统一平衡,包
干的差额由人民银行总行统一核定,然后下达贯彻执行。
分级管理:指在国家的统一计划下,明确各家银行的分支机构在信贷差
额包干范围内管理信贷资金的责任和权限。全国分三级管理:第一级是由中
国人民银行总行直接管理的信贷资金来源和贷款;第二级是中国人民银行总
行分别给各专业银行总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分行管理的信贷资金来源和贷款;
第三级是由各专业银行总行及其分行分配给所属下级银行管理的信贷资金来
源和贷款。
存贷挂钩:指实行信贷“差额包干”的各家银行吸收的存款与发放的贷
款挂钩,即在包干项目范围内,当地的信贷资金来源大于运用的差额(存差)
上缴总行,信贷资金运用大于来源的差额(借差)由总行弥补。
差额包干:指对核定的信贷差额实行包干使用,存差必须完成,借差不
得突破。在差额包干计划内,多吸收的存款和多收回的贷款,可以按照规定
多发放贷款;存款计划完不成,贷款不能按期收回,就得少发放贷款。
2.“差额包干”信贷管理体制的积极作用。实行信贷“差额包干”的管
理办法,对于当时的国民经济“新八字方针”的贯彻执行、经济体制和银行
体制的改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是执行国家计划与调动地方积极性有机结合。“差额包干”在强调集
中的同时,适当分散了一部分资金计划管理权限,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各
地银行所需的资金,在核定的差额范围内,多存多贷,少存少贷,责任和权
限结合,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
二是重存轻贷的思想得到了转变。在“统存统贷”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下,存款的运用权在人民银行总行,因此,各级银行不重视存款,“差额包
干”以后,多存可以多贷,各级银行组织存款的工作得到了普遍重视。
三是提高了银行工作的地位。地方所需资金要自求平衡,这就促使地方
政府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