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袁氏左右清末民初的流年碎影 |
 |
|
 |
袁氏左右清末民初的流年碎影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页码:23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807292350/9787807292357
·条形码:978780729235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凤凰天下
内容简介 《袁氏左右清末民初的流年碎影》作者秦燕舂,始修西医,后治文史,获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专业硕,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中国文化》杂志责任编辑。
作者简介 秦燕舂,始修西医,后治文史,获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专业硕,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中国文化》杂志责任编辑。 近年来主要致力的学术领域,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研究(以清末民初的历史记忆与重建为中心),明清以来江南地区的民间讲唱文学研究(以苏州评弹的发展变迁为中心),传统文体写作在中国近代以来的使用与创新研究,晚清民国文人书法艺术研究等。
编辑推荐 据说最聪明的人,是不让其他人参观他的藏书的,因为太容易从中泄露自己的天机。那么,细看细观一个人的周边昵?他的亲人,朋友、上司、下属??或远或近,无疑都是关于这个人的一本书。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言下,都藏着对于这个人的认知与褒贬。因此,要了解一个更加多样、更加丰富,从而才能更为深刻、更为真实的袁世凯,我们不妨从了解他的“周边”、他的“左右”开始。读《袁氏左右清末民初的流年碎影》吧!
目录 前言:历史的公道与偏见
第一辑 亦为翩翩一代雄
“学问”还是“办事”:袁世凯与读书人的爱与哀愁
性情?功利?权变:当谭嗣同蠢遇裒世凯
虽非当行、亦要风流:袁世凯的诗艺情缘
君子如水的家庭教师:南开鼻祖严修与袁世凯
布衣之交能否人淡如菊:“翰林总统”徐世昌及其他“旧雨”
第二辑 未尝寂寞人之情
夜夜羊车幸八宫:袁世凯的卧室与餐桌
阿爹端台比桓温:袁世凯教子的传统与现代
袁家的李世民与陈思王:“皇太子”袁克定与“皇二子”袁克文
“躺着风流”:寒云公子的艳情小说
“站着看花”:“项城戚谊”张伯驹
第三辑 冷热炎凉志纵横
国学大师与政治枭雄过招:章太炎“时危挺剑人长安”
清末民初的纵横家:王闿运、扬度
能否“稳?冷?狠”:黄秋岳乱弹袁世凯
一代词嫒的怅惘:吕碧城与袁氏父子
众说纷纭下的同仇敌忾:洪宪末日帝国
主要参考书目
……
序言 2007年7月,我博士毕业一周年以后,曾回母校北京大学,进行过一次讲座,主题是:袁世凯的生平志业与天赋性情。
那次讲座是我平生第一次学术讲座,准备得认真,也连带思考了不少问题。记得开讲之初,我先讲了两段体会,大意如下:
第一段话是,平凡人间所能有的“见识”都是“偏见”,学者也一样。无论如何试图恭谨平和,我们都无法做到“纯粹的公道”。绝对审判即终极审判,那是神的权力。人性总是相对的、有限的、难以一锤定音的。但人拥有自由表达自己的偏见;同时人没有自由将自己的偏见强加于他人。承认“偏见”不仅意味着人性应有的谦卑与敬畏,同时也为永不完美的人类,保留了一个永恒的“进步空间”。我的讲座,就是来和诸君分享我的“偏见”来了。
当然,此处我所谓作为“偏见”的学问见识,按照章太炎《诸子学论略》里的说法,该是区别于“客观之学”的“主观之学”。
文摘 聪明绝顶而又刻薄尖酸的辜鸿铭,在近代算是个饱读诗书、学贯中西的人物,在辜著《张文襄幕府纪闻》中,曾经记载了袁世凯对他人所述一语,谓:张之洞是讲学问的,我袁某是办事情的。
接下来,辜鸿铭对袁世凯“不讲学问”的嘲讽,可谓辛辣之极:
如老妈子倒马桶,固用不着学问,除倒马桶外,我不知天下有何事,是无学问的人可以办得好。
辜甚至直言不讳,讥笑袁为“贱种”:
本乡曲一穷措无赖也,未几暴富贵,身至北洋大臣,于是营造洋楼,广置姬妾,及解职乡居,又复构甲第,置原囿,穷奢极欲,擅生人之乐事。
贯穿整个清末民初,袁世凯与读书人的关系张弛,对于彼时政坛的影响不小。这似乎也是传统中国政治模式的一个近代缩影:在重复“文人乱政”与“武夫当国”的风水交替。
然而,毕竟这是“三千年来一大变局”(李鸿章语)的晚清,老问题出现在这个时期,也会花样翻新。
辜鸿铭书名中提到的张文襄,即张之洞,文襄是其谥号。在晚清政坛,张与袁,可谓相映成趣的一对宝货,一个被戏称为“有学无术”,一个被戏称为“不学有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