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民间组织蓝皮书:中国民间组织报告(2009~2010)(2010版) |
 |
|
 |
民间组织蓝皮书:中国民间组织报告(2009~2010)(2010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页码:38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9787509711187
·条形码:978750971118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民间组织蓝皮书
内容简介 《民间组织蓝皮书:中国民间组织报告(2009~2010)(2010版)》内容简介:中国的民间组织经过汶川特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的洗礼与推动,社会动员能力以及自身影响力显著增强,不但成为灾害救援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政府应对多种问题的得力助手。目前,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政策已经具有一定的制度化通道,而且正在以多种方式直接参加或间接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我国民间组织发展仍然存在公信力危机、专业化能力建设不足和自身治理三大问题,面临着双重管理等外部制度障碍。但是,民间组织在多个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中央和地方对双重管理体制所进行的变革探索表明,民间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已经迎来政策调整窗口,主管部门应抓住有利时机主动采取积极措施,通过“两步走”战略逐步推动双重管理体制过渡为一元化的登记制和备案制。民间组织正在逐步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主管部门在变革双重管理体制的同时,需着手构建多元立体的全方位监督管理体系,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引导民间组织健康发展。
《民间组织蓝皮书:中国民间组织报告(2009~2010)(2010版)》是第二本民间组织研究报告,参与撰写的专家主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地方社会科学院、政府实务部门和部分高校。整个研究报告共计约40万字,除总报告外,专题研究篇有两篇文章,主要对民间组织的双重管理原则和参与灾后重建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深入分析。地方发展篇则选取了民间组织数量第一大省山东和在制度改革中走在全国前列的深圳。域外镜鉴篇对美国、日本和非洲的民间组织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尤其是《美国民间组织:身份、事业和运行环境》一文,所介绍的美国严密的税收法律体系,以及对免税民间组织强制公开信息的管理经验,对我国的民间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黄晓勇,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MPA教育中心主任,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等。自20世纪80年代起,主要研究日本企业经营战略与日本的产业政策,后重点研究日美经济贸易及中日经济比较与合作等问题。先后三次共计三年在日本明治大学、东京大学、爱知大学经营(经济)学部从事客座研究和讲学。主要著译(含主编)有:《再论日本名列第一》、《日本的产业政策》、《日本概览》、《简明日本百科全书》、《中日流通业比较》、《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改革》、《公共政策与社会保障案例分析》等。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任《要报》主编期间,结合国家重大外交活动与政策需要,先后组织院内外国际研究学科的专家学者召开专题研讨会、座谈会等,组织撰写了大批重大国际问题研究的专题报告,上报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和高度重视。现主要研究领域为世界经济、国际能源安全、民间组织等。
编辑推荐 《民间组织蓝皮书:中国民间组织报告(2009~2010)(2010版)》是第二本民间组织研究报告,参与撰写的专家主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地方社会科学院、政府实务部门和部分高校。
整个研究报告共约40万字。除总报告和附录以外,专题研究篇有两篇文章,主要对民间组织的双重管理原则和参与灾后重建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深入分析。地方发展篇则选取了民间组织数量第一大省山东和在制度改革中走在全国前列的深圳。域外镜鉴篇对美国、日本和非洲的民间组织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尤其是关于美国民间组织的文章,介绍了美国运用严密的税收法律体系,并强制免税民间组织公开信息的管理经验,对我国的民间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权威机构·品牌图书·每年新版
目录 总 报 告
中国民间组织迎来政策调整窗口和重大发展契机
专题研究篇
双重管理原则:历史、现状和完善
民间组织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困境与发展
地方发展篇
深圳民间组织报告
山东民间组织报告
域外镜鉴篇
美国民间组织:身份、事业和运行环境
日本NPO的发展及其社会功能
非洲非政府组织:作用、关系与地位
附录
中国民间组织政策法规选编
后记
……
序言 本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间组织与公共治理研究”课题组推出的第二本民间组织蓝皮书。基于国家权威统计数据、实地调查和广泛搜集的资料,本报告对2008年以来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现状、主要特点、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报告对我国民间组织发展提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看法和观点。
1.民间组织整体平稳增长、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
我国民间组织发展目前总体上呈现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民间组织整体数量稳步增长,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二是在整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个别类型的民间组织得到快速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基层社区社会组织获得快速发展,基金会中非公募基金会异军突起。三是民间组织发展变化受政策影响极为明显,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基层社区社会组织以及非公募基金会得到快速发展的一个共同原因,是获得了一个宽松、有利的发展环境,即得到了专项的政策支持和专门扶助。四是民间组织发展地区分布仍不均衡,发展数量与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我国民间组织在稳步发展的同时,社会动员能力以及自身影响力得到显著增强。社会捐赠总额高速增长,志愿者队伍空前壮大,关于民间组织的活动以及民间组织自身组织的活动持续增多。民间组织有关话题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相关研究力量明显加强。
2.助推民间组织发展的内外部积极有利因素不断增多
民间组织发展的外部有利因素主要表现为外部政策环境逐步放松,财政税收等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加大。目前,虽然双重管理的限制型政策没有根本改变,但国家对行业协会商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公益慈善和社区服务等类型的民间组织成立条件已经大为放松,支持力度也逐步加大。
文摘 插图:

全球公益慈善论坛、2008年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论坛、2008年首届华夏公益慈善论坛、首届慈善公益与媒体责任高峰论坛、2008年国际慈善论坛、第三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首届中国社会组织论坛(2008年)、首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社会组织与中国农村发展论坛等。除这些大型论坛活动之外,2008年12月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出席中华慈善大会的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慈善组织予以充分肯定并提出殷切希望。胡锦涛总书记的会见和讲话对慈善类民间组织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不仅全国性的论坛接连不断,推动民间组织积极发展的研讨会和相关活动也不断举行。2008年4月,由韩国对话学会组织的东亚公民社会工作会议在韩国首尔召开,来自韩国、日本、中国、蒙古东亚四国公民社会组织中的30余人参会交流和讨论①。2008年底,河南省主流媒体《大河报》首次发起“绿城十大公益之星”评选活动,河南民间组织及其活动第一次大规模为政府和普通民众所关注。2009年3月,由亚洲基金会资助的公众参与项目总结交流会在湖南长沙举办。2009年4月,由吉林省民政厅和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共同主办的“吉林省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发展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由加拿大公民社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绿星之家承办的“残疾人的需求和社会服务研讨会”在济南举行。2009年8月,河南荥阳市下发红头文件,公布十项措施推动全民慈善活动,引起舆论关注和广泛争议。2009年9月,第四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暨“全国优秀公益人物”表彰大会举行;湖南省民间组织管理机构、媒体和众多民间组织召开湖南民间组织媒体沙龙,共同就湖南民间组织的生存现状展开深入探讨。
后记 第二本民间组织蓝皮书报告的编写,相对于第一本而言,更为艰苦和费力,而这种艰苦主要来自于自身施加的压力。本书总报告专门指出,民间组织相关活动持续增多并逐步成为社会热点,民间组织研究力量也日益壮大。本研究报告编委会及所有作者看到民间组织自身以及相关研究的蓬勃成长,也希望能用更扎实的研究成果推动中国民间组织的发展。
本研究报告的编写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和院科研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他们敏锐地看到民间组织发挥着独特而又非常重要的突出作用,不但推动民间组织蓝皮书的撰写和出版,还大力支持以黄晓勇教授为首的课题组承担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国情调研项目“民间组织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国情调研项目的承担使课题组大大深化了对民间组织的研究,有力地提升了本研究报告的编写质量。
本研究报告得到了德国阿登纳基金会的资助,其北京办事处主任梅砚先生的远见卓识和大力支持,使课题组的调研与撰写工作更加专注而卓有成效。
本研究报告的顺利出版,得益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出版中心主任邓泳红女士和责任编辑曹义恒先生的高效工作。本研究报告附录中的中国民间组织政策法规选编部分,全文收录或摘选了2004年以来有关民间组织管理体制和政策创新的一些重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该部分由朱红权博士搜集整理;总报告中的图、表制作以及相关数据的统计,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PA教育中心项目主管王世强先生承担;本研究报告中的英文翻译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刘艳红博士承担,国际文化教育中心主任王晓明女士审校;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PA教育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孟娜女士承担了编委会的许多具体工作。这里对他(她)们的辛勤工作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