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投资 >

钱的外遇

2010-09-07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钱的外遇 去商家看看
钱的外遇 去商家看看

 钱的外遇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
·页码:22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45402839/9787545402834
·条形码:978754540283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钱的外遇》是香港投资达人周显以风趣幽默的文字,向我们讲述如下种种“外遇技巧”:外币、外汇、货币衍生工具、保险、基金、土地、房地产、房地产衍生工具、股票、认股证、牛熊证、Accumulator、可换股债券、商品期货、黄金、石油、细软和收藏品、古董……所有投资工具多少都是有点骗人的,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外遇也各有不同,我们可能遇上美女,也可能遇上"猪扒"。面对钱的各种外遇,我们要做的是认清它的本质。知己知彼,虽无法百战百胜,却可以百战不殆。
作者简介 周显,香港投资界奇才,1999年第一次接触股票,半年内便以10万元本钱赚了1000万。此后投资股票,除2002年外,十有八中。他敢于公开个人投资记录,证明并非纸上谈兵,而是真正战将。 在《钱的外遇》中,他以浅白的文字、跳脱而不拘一格的表达手法、实话实说的态度,以及风趣幽默的笔触,与大家坦诚分享其炒股、投资心得,并向我们透露许多不为人知的第一手信息。
编辑推荐 《钱的外遇》畅销香港,被评为:最好读、最好玩、最有效的投资理财书。钱放在银行是养老婆,将钱拿去投资,是让钱去外遇,艳遇人生从此开始。理财是否可以更好玩点?投资是否可以更刺激点?香港投资理财奇才周显带你去寻找“钱的外遇”。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家币现金
第一节 以货币的表达方式来分类
第二节 什么是家币
第三节 现钞
第四节 银行存款就是现金
第五节 现金的缺点
第六节 本章总结

第二章 外币的种种种种
第一节 别好息,也别不好息
第二节 外币的四大优点
第三节 易学难精如围棋
第四节 投资外币的窍门
第五节 两大缺点
第六节 不同的投资形式的分析
第七节 结论

第三章 外汇、娶妻和偷情
第一节 外汇和外币的区别
第二节 散户没有内幕消息
第三节 糖和厂的赢输关系
第四节 市场波幅杀死你
第五节 炒外汇的窍门
第六节 沽空
第七节 小结

第四章 货币衍生工具
第一节 债券就是欠单
第二节 存款证是优质定期存款
第三节 ELN
第四节 货币期权与其它
第五节 结论

第五章 不能不买但又不能投资的人寿保险
第一节 无常人生与保险
第二节 人寿保险的必要性
第三节 捆绑销售是天才发明
第四节 捆绑销售与保险的精算
第五节 弹性于投资世界的重要性
第六节 大型保险公司的可靠性
第七节 现金值化为乌有的可能性
第八节 买term的分析
第九节 买保险的策略

第六章 买基金者是猪兜
第一节 基金的先天性缺点
第二节 基金经理上下其手的妙计
第三节 什么基金都不要买
第四节 批判强积金
第五节 唯一的可行方法:自组基金
第六节 结论:猪和狗的故事

第七章 土地和房地产投资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土地是所有财产之母
第二节 土地的价值
第三节 投资世界中的土地
第四节 房地产比土地的投资性更强
第五节 住宅楼宇是终极资产
第六节 房地产长期升值的原理
第七节 人们对豪宅的特殊需求
第八节 优质的房地产是金融工具
第九节 发展商的角色
第十节 结论:接受终极资产的缺点

第八章 不同的土地用途
第一节 Farm
第二节 矿
第三节 空地
第四节 其它的土地用途
第五节 工业楼宇
第六节 商业楼宇
第七节 地铺
第八节 商场
第九节 外一章:从麦当劳到其它
第十节 外地房地产和本地住宅楼字

第九章 Factors of Property
第一节 时机无上重要
第二节 位置决定楼宇的真正价值
第三节 建筑成本和装修

第十章 投资住宅的实际操作
第一节 买卖差价从何而来?
第二节 买卖楼宇的盲点
第三节 租金收入
第四节 按揭
第五节 最大缺点:买卖成本太高
第六节 奇怪的优点:省时间
第七节 房地产的大赢家
第八节 香港住宅市场之我见
第九节 结论

第十一章 房地产的衍生工具
第一节 地产股
第二节 REITs和收租股
第三节 结论:请循其本
第四节 房地产抵押债券
第五节 地产五章后记

第十二章 努力的股票投资者是大赢家
第一节 信息方面的优越性
第二节 适得其所
第三节 管理简单
第四节 手续费便宜
第五节 股票世界的未来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 股票的衍生工具
第一节 基本原理:抽你的水、撮你的笨
第二节 认股证
第三节 牛熊证
第四节 “赌博”能促进繁荣
第五节 购买认股证和牛熊证的诀窍
第六节 轮商VS垃圾股票
第七节 Accumulator
第八节 An Explicit:可换股债券
第九节 衍生工具的计算方式

第十四章 商品期货最难玩
第一节 周期十分长
第二节 理论上的低水
第三节 升得快是其特色
第四节 信息的不平衡
第五节 黄金
第六节 石油
第七节 Size is the only reason
第八节 结论

第十五章 细软和收藏品
第一节 最贵的钻石才值钱
第二节 富豪家居必备珠宝
第三节 艺术品
第四节 古董
第五节 其它收藏品
第六节 从玩物丧志到玩物养志

第十六章 寻找最终极的资产
第一节 我心目中的最终极资产:Lafite
第二节 次一级的资产:优质土地
第三节 巴菲特的选择
第四节 比可口可乐更优质的公司
第五节 真正的终极资产:你本人
第六节 令大家变成四维的老和尚

第十七章 结论篇:有攻有守的投资策略
第一节 For无产阶级
第二节 For中产阶级
第三节 For资产阶级
第四节 For富豪
第五节 For超级富豪
第六节 全书结论
……
序言 我本来的打算是把自己对金融市场的心得写成一本专书,2006年底开始动笔,一写便不可收拾,一本又一本地出版下去,《钱的外遇》(香港版书名为《周显发达指南》)是第三本,也是最受欢迎的一本,因其内容最普及,不需要实战经验便能读懂。
香港版夸张的书名是出版商改的。我有点担心地问编辑:“我还未发达,怎能教人发达呢?”他的回答十分妙:“郭晶晶的教练并非奥运冠军,拳王泰森的师父也不是前任拳王,这是阁下周显大师说过的名言。因此教人发达的书也用不着由李嘉诚去写。最重要的是,我征询过发行商的意见,大家都认为此名最好。”我说:“不一定要用这种商业味道太重的名字吧?那些谁动了我的奶酪呀,穷爸爸富爸爸呀,不是都很畅销的吗?”他回答:“那些都是九星连珠下的奇迹,一万本书出不了一本的奇迹。我们看的是数据,市场需要的是精密的计算。”
我想,既然这句话是周显大师说过的,一定有其奥义,所以也就欣然地接受了这书名。结果证明了他是对的,这本书在香港的销量着实不错,而且长销长有,为我带来了稳定(而不多)的收入。
大家如果在网上翻看本人的生平,见到的是一个既富有又嚣张的暴发户,身旁美女如云,花钱如流水,这实在是美丽的误会,是几个名嘴朋友合力吹捧了好几年后的假象,这形象对“发达指南”的销量无疑有所帮助。对于这些俗世的评价,我否认的是“富有”和“身旁美女如云”,却不讳言“嚣张”和“花钱如流水”。是的,金融世界的笨蛋如此之多,我又怎能不嚣张呢?这本书就是揭露笨蛋和比笨蛋更笨的,即“被笨蛋骗的蛋”的“踢爆”(注:粤语说法,意为完全揭露)大全,读之有益身心。男人闻道后身旁美女如云,女人闻道后身上名牌满挂,自不待言。
文摘 第一章 家币现金
第三节 现钞
一、现钞的价值
本书最复杂的概念就在这_段,因此只能长话短说。
现钞是货币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所以它的价值也就是货币的基本价值。理论上,所有的现钞都有一个“锚”,即它究竟表达了什么。例如说,以前有过金本位或银本位的年代,现钞代表了黄金或白银的某一份量。但实际操作上,就算是金本位或银本位的时代,人们拿着现钞,也不一定能换回等价的金银,因为发钞机构常常“出千”,“出千”的方法不一而足。读历史就可以知道,无论在哪个时代持有现钞,后果都是贬值。
以香港为例子,港元的锚是美元,联系汇率把港元和美元定在1:7.8这个兑换率。问题是,一般市民并不能持有港元或美元现钞到金管局照价兑换货币,同样道理,古人也不一定能拿着现钞到发行机构换回金银,个中的理由其多,不能尽录。总之不论理由为何,到了最后,吃亏的一定是持钞者,而非发钞者。
港元同美元挂钩,美元在教科书的定义是fiat money,背后没有实物支持。现在我要同大家上教科书之外的一课:货币必须有锚,反过来说,没有货币是没有锚的。美元这种fiat money的锚,就是其发行量。Fiat money的发行量相当于金银本位的金银开采量,两者相通,而无论是哪种本位哪种锚,结果都是一样:持有现钞者最终都被发钞者蚕食或鲸吞财产。
二、现钞的老故事
数十年前,香港的银行体系尚在雏形阶段,人们都把现钞藏在家里。我看霍英东的传记,说他有一次购买地皮,竟然带了数百万元(港币,以下同)现钞去交易。现代人习惯了支票、EPS、八达通等等既方便又快捷的交易方式,对于以前的现金交易未免感到不可思议。
在霍英东青年时代的局限条件下,把现钞藏在家中,并非愚蠢。霍老是当时公认最精明的人之一,谁也不敢说他是蠢人。想当年,到汇丰银行等大店开户,需要大人物作介绍,等闲人不予受理。那时的霍英东是个少年得志的新财主,江湖地位还未确立,找不到介绍人也非奇事。那时的小型银行或银号多如天上繁星,缺乏监管,没有哪家敢称安全,倒闭倒大有可能。霍英东那时的财富远高于银行的总资产,不可能把钱存到该银行去。用实例表示:假设你有三千万元现钞,银行的资本额只有100万,你就不可能把钱存进去,银行也吃不下这笔庞大存款。
至于当时的局限条件,就是港币与英镑挂钩,英镑则同美元挂钩,美元则行金本位,所以货币的价值从表面看是稳定的,持有现钞看来并不吃亏。当年很少人知道,英镑的“镑”(pound)原意是指一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