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心理学 >

餐巾纸上的创业课:MBA没教你的那些事

2010-09-06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餐巾纸上的创业课:MBA没教你的那些事 去商家看看
餐巾纸上的创业课:MBA没教你的那些事 去商家看看

 餐巾纸上的创业课:MBA没教你的那些事


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页码:19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9787229013172
·条形码:978722901317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Seikousha No Kokuhaku
·图书品牌:中资海派

内容简介 《餐巾纸上的创业课:MBA没教你的那些事》内容简介:创业四阶段战略带你走出创业成功与家庭危机的怪圈。导入期在适当的时间加入市场,才是制胜的关键点。成长期抛开旧包袱,才能创造出新价值。成熟期放弃执著,就会出现超越其价值的东西。衰退期一个领导者的诞生,需要创业者、执行者、管理者和协调者的力量。
浓缩10000名企业家的亲身体验,神田昌典用故事的形式写成了这本绝无仅有的商战小说,教你如何在创业的四个阶段让公司稳健成长,并取得事业与家庭之间的平衡。
作者在书中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没有人能只带着成功全身而退。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一定会碰上许多暗藏的地雷。即便你具有发达的商业头脑,有时候也无法跨越这些危机。
《餐巾纸上的创业课:MBA没教你的那些事》将战略制订、市场定位、营销推广、员工培养等商业实战手法巧妙地交织在故事中,不仅高潮迭起,而且实用性极强,即使是对创业一窍不通的外行人,也能轻松阅读,并得到无限启发。
作者简介 神田昌典(Kanda Masanori)
超级企管顾问大师
日本“顶尖头脑”
沃顿商学院MBA
纽约大学经济学硕士
神田昌典大学三年级考进日本外务省经济局,30岁成为惠普的日本代表,并被选为亚洲区最优秀社员。
他辅导过上万家企业,擅长剖析企业经营者与创业家的深层心理,以及企业发展的典型模式,能根据企业成长曲线,一眼就诊断出创业路上的地雷。
其著作畅销逾200万册,甚至连国外畅销作家的书,若是挂上“神田昌典推荐”的字样,就能大幅提升销售量。其代表作有《金钱与正义》、《你的烦恼可以拯救世界》等。
媒体推荐 讲述关于创业的技巧、知识与思考的书数不胜数,而归纳出“法则”的《餐巾纸上的创业课》才是一本“创业书”中真正的商业经典之作。
  ——武向阳 摩克丁(中国)董事长世界大师中国行秘书长
《餐巾纸上的创业课》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企业中可能遇到的两大不和谐因素:事业和家庭,进行深刻的剖析,告诉我们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如何避免不和谐因素的产生,真正做到家和万事兴。
  ——康励锋 《当代经理人》杂志执行主编
中国正在掀起创业的热潮,对于打算创业的人、正在创业的人,或者被家庭危机困扰的领导者来说,这本称得上是一本实用的教科书。它告诉我们如何在创业的路上最大限度地避免企业的内部危机,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持家庭和事业的平衡。
  ——陆小妹 《网商》杂志品牌总监
编辑推荐 《餐巾纸上的创业课:MBA没教你的那些事》:小心!创业路上暗藏着许多地雷……
夫妻失和、子女患病、外遇,在事业高峰遭遇意外
同行挖墙脚、盟友背叛、对手觊觎、财务危机
创业路上的颠簸,并非巧合,而是有因可循的必然!
掀起大前研一之后的阅读狂潮
“经营之神”倾力打造亚洲创业青年的实战教科书
百万畅销书作者的事业与家庭双赢宝典
日本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NO.2读者汹涌回响
浓缩10000名企业家故事的商战小说
3小时学会5年创业必睾 的知识和危机化解法
目录
专家推荐创业书中的商战经典之作
名人推荐I创业,是一场“赌博”
名人推荐Ⅱ
读者推荐
序言幸福的家庭造就成功的事业
第1章 “万事达”的成长曲线
逼上梁山
餐巾纸上的蓝图
钱在“顺利”地减少
媒体的蝴蝶效应

第2章 事业向左,家庭向右
“齿轮”开始转动
夫妻貌合神离,儿子命悬一线
巧推“国际秘书”
温旧梦,情越轨

第3章 温柔的陷阱
十面埋伏
解锦囊,探妙计
豁然开朗
变生肘腋,九死一生

第4章 成功的背后
阿拓大彻大悟了什么?
公司成长与桃太郎故事
悬崖勒马,夫妻重修好
魔法与梦想
后记
高端访谈
……
序言 只要怀抱一个伟大的梦想,努力地勇往直前,就一定会成功。我一直相信这样的成功定律,而这个定律也的确是正确的。最后,我的确有钱了,但结局却并不完美。有些事情,到现在仍令我锥心刺骨。
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有许多暗藏的地雷。当成功得以逐步实现时,前进的道路上就会有等值的困难与障碍正在等待着你。这些地雷不会在工作范围内爆炸。商战中赢得的东西,就在商战中失去——如果是这么简单的因果关系,那么还会找到应对的办法,只要自己愿意承担损失就可以了。不过,现实却没那么简单。地雷总埋藏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那也许就是你生活中的某个领域。在此举出几个例子:
有一天,妻子在三岁儿子的腿上发现了无数个淤青。儿子被送到医院后医生要求紧急住院。医生说这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斑症”,孩子的血小板数目大量减少,即使只是跌个跤,也有可能引发脑部血管出血,甚至导致死亡。
女儿在四岁时发生过原因不明的腹痛,送医院检查后发现是肠套迭,必须紧急打入空气。医师还说有肠子破裂导致死亡的危险。
我回到家中,发现妻子不见了,只见信箱里放着离婚协议书。
公司有三名职员因为压力过大而陆续得了梅尼尔氏症(一种因内耳病变所导致的平衡功能失调),业务因此延宕,客户抱怨连连。
公司的企管顾问得了忧郁症,本以为他已康复,没想到他却突然自杀了。
每次遇到这种阻碍,我都安慰自己:只是时运不济。我以为发生在我身上的事不过是单纯的个案,只是一些特例。不过,很遗憾,它们并不是特例。
在成就伟业的过程中,这些阻碍都会毫不客气地出现,没有人能只带着成功全身而退。我说这些并不是为了提醒大家随时绷紧神经,而是为了提出实际会发生的事。我之所以能够确定这些阻碍都会发生,是因为我看见过太多的例子。那些在短短几年间快速成长的公司,其经营者都曾面临这些危机。
文摘 友纪子“哦……”了一声,就没有再说什么。当阿拓告诉妻子转调的事情时,妻子脸色一下子沉下来,不过马上又恢复原状,从表情看不出她心里在想什么。她一边听阿拓讲,一边给孩子喂奶。(她是对我失望透顶了?还是根本就搞不清楚状况?)阿拓耐不住沉默,干脆向妻子摊牌:“我不想接受转调、任人宰割。我想自己独立开公司。我再也不能忍受把履历表一改再改,还得去面试,让人质疑我的能力。”
友纪子没有回答。新一吃完奶后,友纪子便哄他睡觉。这段时间,阿拓静静地一张一张地看着桌上的家庭照片。(为了让这个家庭幸福美满,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阿拓心里这么想着,随手拿起一张照片放进皮夹。新一入睡后,友纪子边泡红茶边问:“那你打算开什么样的公司?”
“我还没决定……不过一定要是了不起的大事业。”
阿拓说“了不起”的表情,就好像小孩子在自夸一样,让友纪子的睑上恢复了笑容。
“如果是了不起的事业,那很好啊,就做做看吧!你不是很早以前就想自己开公司吗?只不过是提早一点而已嘛。”
友纪子的心里应该是担忧的。不过,状况越不乐观,她越会说振奋人心的话。从他们开始交往的时候她就是这样,这是她天性的一部分。
阿拓和友纪子是大学时代的朋友介绍认识的。第一次见到她时,套句比较俗的说法,他有一种被“电”到的感觉。(世界上真有这么可爱的女孩子。能娶到她的人,该有多幸福啊!)阿拓每次与她交谈,都觉得心灵相通、趣味相投,两人也都挺有幽默感。阿拓曾经对友纪子说:“我们之间有一条红线牵着。”
当时阿拓用开玩笑掩饰害羞,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哦,是吗?”
友纪子的表情一下子变得认真,举起手来看了看说:“我怎么看不到?”
她的反应让阿拓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现在可能看不到,时间久了,就看得到啦。”他们彼此都笑了。
后来,两人就变得形影不离。结婚后,很快就有孩子了。孩子三个月前出生,他们成了爸爸和妈妈。新一出生的时候,阿拓心想这孩子不是凭空诞生的,在这之前,他一定就待在某个地方,只是我们看不见而已。因为,他怎么也回想不起新一出生前的日子了,那种感觉真是不可思议。
“你想开什么样的公司呢?”
对于妻子的疑问,阿拓这次很认真地回答:“我想开企划制作公司,先从帮人家设计网页或程序开始。”
说真的,这到底能不能成功,他自己也很没底。向妻子说明计划的时候,也没有那种电流穿过脊背的兴奋感。他知道大方向应该没错,可脑子还是模模
……
后记 这个故事,是我根据几个真实案例,也就是创业者在独立以后的五年之间所遇到的一些典型问题,将它们模式化的结果。如果想与读者分享这至少要花上五年才能得到的经验,本来需要写好几本书才能办得到。不过,现在我把这些内容,硬是集结在这一本书里了。
一个怀有梦想的人向成功迈出第一步后,会经历各种困难,慢慢地在工作与家庭之间找回平衡点。我认为,以故事的形式才能真正让读者了解这个过程。事业与家庭的成功多半会被分成两个主题来讨论。但是借着与几千家公司经营者来往的经验,我深深感觉到两者之间其实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就像DNA的螺旋构造那样交织在一起。我认为要解开这种纠缠,使它更容易让人理解,除了用故事的方式来叙述以外,别无他法。
为了使读者从这个故事学到更多观念,我建议可以拿实际的事业成长过程,来对照本书的各个章节。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