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清欢

2010-09-05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清欢 去商家看看
清欢 去商家看看

 清欢


基本信息·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页码:161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ISBN:7543463962
·条形码:978754346396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林清玄经典散文

内容简介 《清欢》讲述了:如果一个人内心的爱还不够充满,但只要有一点的关怀、一点的善意、一点的温柔,试着把那一点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内心的情感也会因为清晰而深刻,因深刻而充沛了!在世俗的生活中,宇宙、天堂、永恒、无限、神圣、天使……都是那么遥远,可是当一个人深深融入一粒沙、一朵花、一只百灵鸟,也就进入了生之秘境。
作者简介 林清玄:从小喜欢爬高,身手矫捷,曾为了看风景,从树上、塔上、山顶上摔落,伤痕累累,幸得老天爱护,平安长大。好读书,小学三年级以后,每天一定要抱着一本书,才睡得着;每天一定要读到一段好文章,才肯睡觉。与动物、植物特别相亲,中学时代,读到苏东坡诗句“钩帘归乳燕,开牖出痴蝇;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感动得痛哭流涕。为了寻找更高的境界,曾追随上百位法师、禅师、宗师,对大乘八宗都有深入的体会与了解,不时有悟境。一日,攀天新峰,过永乐禅寺,见老法师在廊下分茶。问道:“师父为何分茶?”老法师说:“分出青叶与黄叶,黄叶自己饮用,青叶供养众生。”大受感动,发愿将生命中美好的青叶供养众生,苦涩的黄叶自烹自饮。
编辑推荐 《清欢》是一本描绘“创作心灵”的书。写过百馀部书的林清玄,打破一般教导写作书籍的传统,不以论说、教条的叙述方式,改用优美散文与说故事的轻松笔调,引领读者进入作家“妙想泉涌”的天地。创作是可以学习的!经由林清玄富文学气质与清新的文字,使每个读者都能够找到写作的诀窍,成为生活的文学家,进而开启创作的心灵,自在悠游的创作!这是所有喜爱文学、热爱写作,想学习创作之人都不容错过的好书。
目录
自序:不知多少秋声
清欢
天寒露重,望君保重
感伤之旅
突然袭来的钟声
温柔的一瞥
……
序言 自序:不知多少秋声
如果你的心灵有通向神圣的完美阶梯,
你就像真理花园中的百合花,
无论你的芳香消失在空中,
或消失在人们身上,
它消失在何处,
就在何处永存。
——纪伯伦
中秋夜,我们从岳阳赶往长沙,一路狂奔。
“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地赶路呢?”我问帮我们开车的小廖。
司机小廖急着赶回长沙过节,因为他和爱人都是一胎化政策后出生的,独生子娶了独生女,所有的节日都变成双倍的大事。
预计先到父母家过上半夜,再陪女方到岳父母家过下半夜,这使他心急如焚,飞奔在路况颠踬的公路。
一路上,小廖按着喇叭的手从未停过,我看着路两旁都是补胎、打气、修车的小店,真担心老旧的厢型车会突然抛锚在荒僻的省道上。
小廖一边狂按喇叭,一边从喇叭声中大声地说:“中秋夜,人人都在赶着团圆,是吗?林老师!”
“是呀!是呀!人人都在赶着团圆。”我说。
为了让他专心开车,我们一路无语地看着窗外,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光,远山与田原都笼罩在一片薄薄的雾气里,绿色的水田中错落着红砖小屋,夕阳使眼前的一切都滚了金边。
惊奇的是,日与月同时出现在天上,金红的夕阳与银白的月亮遥遥相望,原来是金光万道的夕阳与贴纸一样薄薄的月亮,突然有人按了开关,夕阳成为薄薄的剪纸沉落,满月亮了起来,饱满、圆润,有美丽的光晕。这美丽的湖南乡间,突然有着说不出的浪漫与柔情。
我轻轻地握着妻子的手,她给我一个轻轻的微笑。
不发一语,但我们的心在月光下的田原,互相应答。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离家数千里外过中秋,当我们遥望窗外盈盈的满月,思念就像月的光芒,弥漫了天地。我们思念着在台湾的三个孩子,他们在外婆家一定也看着月亮,思念着我们,也思念着正在美丽的乡下喝团圆酒的兄弟姊妹,那湖南乡间温暖的小房,多么像我们在南方的故居呀!
你思念那些在爱中降临的孩子,思念因缘深重、有缘重会的人,你会深深感受到一些美丽的花开。
你愿意永远为他献身,不会有丝毫怨言。
你在心里感觉最大的恩典,带来巨大的力量。
你在悲喜交集的时候,他使你哀乐协调。
你在无声的小溪边,也能听见婉转的歌唱。
你在喧腾的万蝉里,也能听见深情的咏叹。
你是春天,第一朵花开。
你是山间,飞来的彩虹。
你是翠绿,也是深蓝;你是清白,也是玄黑;你是田黄,也是珊红……你具足了一切的颜色,却是用尽世间的言语,也无法描绘。
你抬头看看远方吧!这世间最美好的事物是无言的,无言的时候则让我们最细膩地接近美好。
想了解辽阔,要观海。
想知道伟大,要看山。
想体会自由,要静静看云。
想感受无碍,要舞动春风。
这是为什么说, 佛陀开悟时是看见了遥远的星星,
苦修时坐在菩提树美丽的枝叶下,
说法时带着神秘的微笑,
教导比丘观想庭中的茉莉花,
阐明一株小草就是万佛的宝殿……
因为那树、那花、那草、那夜空的明星,不发一言,已万缘具足了。
这是为什么说,
一切净土里,都有遍满的莲花和鸟声的歌唱。
一切有智慧的人,犹如带着太阳行走,有太阳的观照、平等与圆满。
一切慈悲的菩萨,则是清凉的月色,有月亮的温柔、宁静与优美。
因为那莲花、那鸟声、那太阳、那温柔的月色,一
语不发,已吟咏万法的梵唱了。
说说这秋天吧!
每年都有秋天,生命中有感动、有启示、有觉察的秋天,又有几回呢?真的寻索到寥寥可数的深有所感的秋日、又能用什么言语加以叙述呢?
天上的明月,满山的枫红,一直在跳舞的菅芒花,美得比春天更动人的秋云秋霞,你抬起头来深深地感动,却是万语难及。
每一年都有美丽的秋天,在无可言诠的生命里,像是飞过天际的大雁,长啸一声,飞过去了,音声犹在耳际回旋,仰头一望,群雁已没入了长空。
这秋天的心情,就像是微步中年的心境吧!
中秋的时候,人人赶着团圆,在追赶团圆的路途中,珍惜此人、此心、此景、此境,却隐在月影的背面,很少被看见。
无言是很高的境界,但做为一个文学家,总想记录那种无言。
我想起曾在西安的古董市集,购得一方古印,不知是什么年代,不知是谁刻的,却是我收藏的古印中最宝爱的一方:
“不知多少秋声”
这是走过了生命的惊涛岁月与骇浪旅程的人才会有的心情,猛然回首,不知已过了多少个雾里的秋天了。
唯有这种秋天的心,才会悟到珍惜的可贵,珍惜秋天的每一个片刻、每一个刹那、每一声没入云天的雁鸣!
也是这样的心情,去年秋天我完成了《玄想》,现在接着写完《清欢》。
文学是一种清净的欢喜。这种清净的欢喜,使文学家自然成为富足的人。他的内心之树结满了果子,拿来与别人分享,希望能有甜蜜与清凉;他的内心之矿结满了宝石,用双手奉上,希望珠宝能妆点灰色的人生;他每天都在垦荒种地,身上带着泥土与溪水的芳香,因为一切都是珍贵无比的,希望人人都能品味芳香。
如同秋声,我也想向人说:你听见秋声了吗?
文学的欢喜,写的人欢喜,读的人也欢喜。
我们终于穿过重重的月光,抵达长沙,明月已到中天,小廖赶不及和父母、岳父母共度中秋。
他显得有些沮丧。
我说:“明天还是中秋,听说十六的月亮比十五还圆哩!”
他苦笑着,告辞。
我和淳珍在长沙街头漫步,大部分的店家已经打烊。
陪着我们的朋友小侠说:“大概吃不到中式的团圆饭了,我们去找西式的。”
找到一家西餐厅,来迎接我们的服务生竟是黑人,说一口流利的京片子,后来才知道他是来自非洲的肯尼亚,家乡正在闹饥荒。 我们点了菜,他说:“今天是中秋节,来一瓶长城干红吧! ”
我们请他喝了一杯干红,举杯遥祝在远地的亲人。在他黑色的眼眸中,我仿佛看见了非洲草原上的月色。
我和淳珍举杯,祝福我们远在天边的三个孩子,我的心里突然浮现出一个句子:
爱的开始是一个眼色,
爱的最后是无限的穹苍。
林清玄
台北双溪清淳斋
文摘 三位诗人全闭起眼睛,伸手去触摸空中的香气。第四位诗人拿起了酒瓶,喝到一滴不剩。其他三位诗人张开眼睛,吃惊地望着他。第四位诗人说:“我太迟钝了,没有那样的境界,我看不见酒的芬芳,听不见香的歌唱,也感觉不到翅膀的拍动,我只有用嘴喝它,希望我的感官可以更灵敏,把我提升到你们的境界。”这是纪伯伦在《先驱》里的一则寓言,嘲讽沉醉于空想而不切实际的诗人。诗人确实不是平常人,他们是“超凡之人”,使我想起青原惟信禅师说的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诗人与平常人相比,大约是在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他们的见解、体会与众不同;他们繁复、瑰丽、文明,繁复能使简单的变为多
姿,瑰丽能使平淡的变成多彩,文明能使素朴的化成优雅。由于诗人的巧夺天工、创造奇境,善者使平常的本质益为华丽,恶者驱紫夺朱,使人忘记了本质。喝葡萄酒,使用的是舌头与鼻子,虚华的诗人却用了眼睛、耳朵和手,那最后一饮而尽的诗人,才是懂得喝酒的人呀!因为,他活在当下,活在美丽的当下。不只喝一杯葡萄酒,实际的人生也是如此。我们在青春少年时代,依
恃着单纯的意志,有着天真而远大的理想,鼓琴当歌、有酒当醉,在爱情与友情里都能刺血立誓,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热情与勇气。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然后我们掉入红尘的大河,受到波浪的撞击、瀑布的捶打,或载沉载浮,或随波逐流,或同流合污。我们知道:人生不是那么单纯!生活不是那么简易!情感不是那么清澈!我们穿着名牌的服饰,谈着不着边际的话题,与所有的人寒喧、擦身而过,再也没有什么热情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有一天,我们从漂流的河中醒来,惊觉到小舟穿行于两岸,如果抬眼看岸,会发现风景在移动;如果回观身处的小船,会知觉小舟在移动。不论是舟行岸移,在生命的河流里,不动乃不可能;在岁月的漂泊中,岸上
的人看船,或船上的人观岸,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做自己吧!回到直朴、真切、天然的自己,你管别人怎么看!你管别人怎么想!你管别人怎么说!你只在乎自己的纯心,甚至连在乎也
无。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我用眼睛看美丽的风景,我用耳朵听远方的鸟声,我用双手触摸清凉的河水,我用鼻子嗅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