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化工 >

阻燃剂

2010-09-03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阻燃剂 去商家看看
阻燃剂 去商家看看

 阻燃剂


基本信息·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页码:45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118061697
·条形码:978711806169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英语
·丛书名:塑料助剂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阻燃剂》全面而系统地论述各类阻燃剂的性能、制备及应用,反映了现代阻燃剂的技术水平及发展前沿。全书共分8章,第一章及第二章为阻燃剂综论及阻燃理论,其他各章分章论述溴系、氯系、有机磷系、磷-卤系、氮系及磷-氮系、无机系各类阻燃剂。《阻燃剂》附录汇集有阻燃剂的CAS登录号、商品牌号及国内外生产厂家名录。
《阻燃剂》供从事塑料加工、阻燃剂研发、生产及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编辑推荐 《阻燃剂》:塑料助剂系列丛书。
目录
第一章 阻燃剂综论
第一节 采用阻燃剂的必要性
一、严峻的火灾形势
二、阻燃剂对防火的贡献
三、应用阻燃剂的效益
第二节 阻燃剂发展简况
第三节 阻燃剂分类及基本要求
一、分类
二、基本要求
第四节 选择阻燃剂的原则
一、一般原则
二、具体考虑
第五节 具有阻燃功能的化合物
一、含ⅦA族元素的化合物
二、含ⅥA族元素的化合物
三、含VA族元素的化合物
四、含ⅣA族元素的化合物
五、含ⅢA族和ⅡA族元素的化合物
六、含Ⅵ8族元素的化合物
七、还原偶联抑烟剂
八、协效阻燃系统
第六节 国内外阻燃剂市场及其特点和发展方向
一、总述
二、中国
三、美国
四、欧洲
五、日本
第七节 阻燃剂工业面临的挑战
一、RoHS指令与阻燃的无卤化
二、WEEE指令
三、新的阻燃法规
第八节 中国的阻燃剂工业
一、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
二、推进阻燃法规建设,加速内销产品阻燃化
三、开展应用研究,为用户全方位服务
四、加强行业协作,发挥规模效益

第二章 阻燃理论
第一节 高聚物的燃烧
一、加热
二、热分解
三、引燃
四、燃烧
五、燃烧的中断(阻燃)
第二节 卤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一、卤系阻燃剂的气相阻燃机理
二、卤系阻燃剂的其他阻燃作用
第三节 卤一锑系统协同阻燃机理
一、化学作用模式
二、物理作用模式
第四节 有机磷系阻燃剂阻燃机理
一、凝聚相阻燃模式
二、气相阻燃模式
三、含磷阻燃剂与其他阻燃剂的相互作用
四、芳香族磷酸酯阻燃PC/ABS的机理
第五节 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机理
一、PMN的成炭性及炭层结构
二、基于化学反应的成炭机理
三、PMN中MMT的迁移富集机理
四、MMT 改性用季铵盐的影响
第六节 硅化合物阻燃PC的机理
一、成炭及成炭反应
二、阻燃组分的表面富集
三、线型聚硅氧烷与支链型聚硅氧烷的比较
第七节 膨胀型阻燃剂阻燃机理
一、膨胀炭层的形成
二、膨胀型阻燃剂中各组分间的协同作用
三、炭层的阻燃作用
四、炭层的渗透性
五、成炭促进作用
第八节 其他阻燃机理
一、红磷阻燃机理
二、硼酸盐的阻燃机理
三、硫化物阻燃PC机理
四、吸热阻燃机理(金属氢氧化物阻燃机理)
五、稀释及热效应阻燃机理(填料阻燃机理)
第九节 抑烟机理
一、钼化合物的抑烟机理
二、有机铁化合物及某些金属氧化物的抑烟机理
三、还原偶联抑烟机理
四、其他抑烟剂的抑烟机理
第十节 阻燃机理研究进展
一、关于凝聚相阻燃机理
二、关于气相阻燃机理
三、关于阻燃催化剂
第十一节 阻燃剂在聚合物中的溶解性及迁移性
一、添加剂在聚合物中的溶解性
二、添加剂在聚合物中的扩散迁移
三、聚合物中添加剂的物理状态
四、聚合物中添加剂的损失
五、结论
第十二节 阻燃剂的表面性质及表面状况对阻燃效率的影响
一、无机阻燃剂表面的性质
二、无机阻燃剂表面状况对阻燃效率的影响

第三章 溴系阻燃剂
第一节 四溴双酚A类
一、四溴双酚A
二、四溴双酚A醚
三、四溴双酚S双(2,3一二溴丙基)醚
第二节 溴代苯酚类
一、2,4,6一三溴苯酚
二、1,2一双(三溴苯氧基)乙烷
三、三(三溴苯氧基)三聚氰酸酯
四、2,4,6一三溴苯基烯丙基醚
五、2,4,6一三溴苯基甲基丙烯酸酯
六、2,4,6一三溴苯基缩水甘油醚
七、二溴苯酚
八、二溴苯基缩水甘油醚
第三节 四溴邻苯二甲酸酐类
一、四溴邻苯二甲酸酐
二、1,2-双(四溴邻苯二甲酰亚胺)乙烷
三、四溴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丙二醇二酯/二醇
四、四溴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
五、四溴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六、四溴苯甲酸异辛酯
七、四溴邻苯二甲酸二钠
第四节 多溴二苯醚类
一、十溴二苯醚
二、十四溴二(苯氧基)苯
第五节 其他芳香族澳系阻燃剂
一、1,2一双(五溴苯基)乙烷
……
第四章 溴系阻燃剂
第五章 氯系阻燃剂
第五章 有机磷系阻燃剂
第六章 磷-卤系阻燃剂
第七章 氮系及磷-氮系阻燃剂
第八章 无机阻燃剂
附录
参考文献
……
序言 我们谨以这套《塑料助剂系列丛书》献给中国塑料助剂及塑料行业的全体同仁,希望它能为提高中国塑料助剂及塑料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做出微薄的贡献。
塑料助剂是塑料工业不可或缺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它与树脂及塑料加工机械共同构成现代塑料工业的三大支柱。塑料工业的发展是与塑料助剂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没有丰富多样的塑料助剂,就不会有今天蓬勃发展的塑料工业,不会有具备各种优异性能的适用于常规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工业塑料产品,也不会有为人民喜爱的绚丽多彩的日常塑料制品。
长期以来,塑料助剂一直为人重视,不仅因为它们能赋予塑料一系列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可贵性能(如增塑性、耐热性、耐光性、阻燃性、耐冲击性、抗静电性、抗氧性、防雾性、抗菌性等),而且能增宽塑料的应用领域,促进废旧塑料的循环利用(一些废旧塑料在重新机械加工时需要添加某些特殊的助剂)。
塑料助剂发展至今天,已形成了几大类数十个剂种,如保持塑料性能的助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抗氧剂、抗臭氧剂、生物抑制剂等),改善塑料加工性能的助剂(增塑剂、冲击改性剂、加工改性剂、润滑剂、滑爽剂、脱模剂、除酸剂、交联剂、相容剂等),扩展塑料性能的助剂(阻燃剂、发泡剂、抗静电剂、抗菌剂、防霉剂、成核剂、透明剂、着色剂、增白剂、填充剂、增强剂、防雾剂、偶联剂等)。
从事塑料配方研制和塑料加工的科学家及工程师,可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和加工工艺,在广阔的范围内精心选用合适的塑料助剂。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阻燃剂综论
阻燃剂是用以阻止材料被引燃及抑制火焰传播的助剂,它主要用于阻燃合成和天然高分子材料。含有阻燃剂的材料较难引燃,能抑制火焰传播,可以防止小火发展成大火,降低火灾危险,有助于各种制品安全地使用。
为了赋予材料一定的阻燃性能,一般需加入相当量的阻燃剂,这会降低材料的某些性能。因此,应当根据材料的使用环境及使用需求,对材料进行适当程度的阻燃,不能要求材料具有过高的阻燃级别,而应在材料阻燃性及其他使用性能间求得最佳的综合平衡。
在提高材料阻燃性的同时,应尽量减少材料热分解或燃烧时生成的有毒和腐蚀性气体量及烟量,因为它们往往是火灾中最先产生且最具危险性的有害因素,火灾中的死亡事故大部分是由于有毒气体和烟的窒息造成的。所以,抑烟、减毒总是与阻燃相提并论的。
第一节 采用阻燃剂的必要性
一、严峻的火灾形势
自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广泛使用后,人类即开始面临新的火灾威胁,原因是这类材料绝大部分是易燃或可燃的。当前,全球火灾形势仍很严峻。美国每年火灾致死约4000人,伤约20000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00亿美元。在欧洲,每年火灾致死超过5000人,直接火灾损失为全欧GDP的0.2%。中国近年也火灾频繁,且特大火灾事故亦常有发生。据粗略估计,目前工业发达国家的火灾直接经济损失约为GDP的0.1%-0.2%,间接经济损失有时可达GDP的约1%。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