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投资 >

新中国金融60年

2010-09-02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新中国金融60年 去商家看看
新中国金融60年 去商家看看

 新中国金融60年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页码:48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509514339/9787509514337
·条形码:978750951433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辉煌历程.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书系

内容简介 《新中国金融60年》系客观记录了新中国60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全面展示了新中国60年来社会主义中国、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深刻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经验,生动宣传了新中国60年来我国各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及社会主义中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该书系所记录的新中国60年的奋斗业绩和伟大实践,所载入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都将永远激励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编辑推荐 《新中国金融60年》:辉煌历程,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书系。
目录
前言
第一篇体系初建:1949~1978年
导言
第一章 短缺经济与计划经济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第二节 过渡时期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第三节 “大跃进”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1958~1960年
第四节 国民经济不断调整:1961~1965年
第五节 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年
第六节 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新机遇

第二章 计划经济下的金融发展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金融:1949~1952年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金融:1953~1957年
第三节 “大跃进”时期的金融状况:1958~1960年
第四节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金融状况:1961~1965年
第五节 十年动乱时期的金融状况:1966~1976年
第六节 全面调整时期的金融状况:1976~1979年

第三章 实物经济下的金融压抑
第一节 金融体制的高度集中统一
第二节 贫乏的金融产品
第三节 “财政、信贷、物资、外汇综合平衡”框架下的金融宏观调控
第四节 利率和汇率的作用
第二篇百废俱兴:1978~1994年
导言

第四章 经济复兴十五年
第一节 1978~1993年的市场化改革
第二节 1978~1993年的财政体制改革
第三节 1978~1993年的宏观经济运行

第五章 现代金融体系框架的确立
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 信托公司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
第三节 金融市场的初步搭建:货币和债券市场
第四节 金融市场的初步搭建:股票市场
第五节 金融结构和金融运行
第三篇迈入现代:1994年以来
导言

第六章 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
第二节 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第三节 中小商业银行机构
第四节 其他银行业机构
第五节 银行业对外开放

第七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繁荣
第一节 保险公司的发展
第二节 证券公司的发展
第三节 信托公司的发展
第四节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第五节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八章 证券市场发展的崎岖之路
第一节 股票市场的发展与勃兴
第二节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

第九章 货币市场的兴盛
第一节 中国货币市场发展的总体状况与结构变动
第二节 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
第三节 债券回购及短期债券市场的发展
第四节 中国票据市场
第五节 货币市场基金

第四篇 走向世界::1994年以来
导言
第十章 人民币汇率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体制演变(1949~1978年)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体制演变(1979-1993年)
第三节 直面市场化和全球化(1994-2004年)
第四节 成为国际社会更为积极的一员(2005年以来)

第十一章 国际收支及外汇储备管理
第一节 中国国际收支的动态
第二节 2001年以来的“双顺差”:成因分析
第三节 中国外汇储备合理规模:功能视角的分析
第四节 改革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是当务之急

第十二章 人民币汇率和资本项目开放
第一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必须坚持渐进战略
第二节 继续完善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所需的金融条件
第三节 积极稳妥推行资本项目开放

第十三章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矛盾和改革前景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安排

第五篇 宏观稳定
导言
第十四章 货币政策:从直接调控到间接调控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的改革
第二节 货币调控中的信贷规模控制及最后贷款人
第三节 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利率及利率市场化改革
第四节 公开市场操作的发展
第五节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准备金比率的调整

第十五章 金融监管:从无到有
第一节 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的形成
第二节 银行业监管体系的建设
第三节 证券业监管体系的建设
第四节 保险业监管体系的建设
第五节 监管协调与金融稳定

第十六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配合
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改革开放以来
第三节 政府的储蓄与投资

第六篇 结语
第十七章 面向全球化的中国金融发展
第一节 全球金融发展格局:不平衡的金融膨胀
第二节 全球经济增长模式:失衡的增长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
序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60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奋勇向前、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60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60年,是举国上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创社会主义大业的60年。60年峥嵘岁月,60年沧桑巨变。当我们回顾60年奋斗业绩时,感到格外自豪: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正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系统回顾和记录60年的辉煌历史,总结和升华60年的宝贵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刻领会和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的领导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文摘 第一章 短缺经济与计划经济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实施改革开放的30年问,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当时,饱经战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凋敝,物资匮乏,财力短缺,物价腾涌,呈现典型的短缺经济特征。国家为了尽快恢复国民经济,迅速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选择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运用计划机制和行政手段来调配全社会的经济资源。
与1978年以来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相比,1949—1978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堪称艰难曲折。回顾这30年的发展历程,不仅可以使我们深刻体会如今的经济发展形势来之不易,而且让我们对如今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的若干不合理的现象有历史的透视,从而既明确未来改革的方向,又对这种改革的艰巨性有充分的认识。毕竟,今天的中国是昨天中国的继续,她虽然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仍然割不断从那30年走过来的历史印记。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