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家有遗产 |
 |
|
 |
家有遗产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页码:31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539932945/9787539932941
·条形码:978753993294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阅读纪
内容简介 《家有遗产》讲述了:父亲郑书轩去世后,郑家浩、马青梅与郑美黎、何志宏两对夫妇为了遗产而起了纷争。他们意外得知父亲早在半年前就立下了遗嘱,把唯一的财产——价值150万元的房子留给了一个叫葛春秀的女人。为了独占父亲留下的房子,何志宏与郑美黎施苦肉计,假离婚,并顺理成章地成了户主。马青梅一家生活困窘,干脆搬到父亲的房子与郑美黎合住。姑嫂同住一屋檐下,矛盾不断。郑家浩厌恶这种鸡飞狗跳的日子,宁愿不要房子。马青梅亲自去昆明带回了葛春秀。马良躬死后,马青梅与马大海姐弟俩因为遗产而关系疏远。马父欠下大笔遗债,马大海想合法避债,马青梅在良心上过不去,最终选择了承担父亲的债务,继承“遗产”。葛春秀病入膏肓后,郑父的老友告诉郑家浩有关郑美黎的惊人身世…在遗产面前,有人利欲熏心,赢得金钱,输了亲情、爱情:有人博大宽爱,永不背弃,相互扶持。众生百态,难道遗产只意味着金钱吗?它更重要的传承意义是什么?这个故事,正在许多家庭中活色生香地上演,或是上演过……
作者简介 连谏,本名连淑香。现居青岛,职业码字人。 一个精神洁癖患者,一个自卑到冷静的人,一个喜欢冷眼旁观的人,一个对世俗生活充满了热爱的人,一个美食的忠实追捧者,一个害怕被人窃笑的人,一个喜欢胡思乱想的人,一个排斥谎言的人。 已发表、出版作品300余万字。 已出版长篇小说:《门第》《口香糖男人》《秘密》《暗伤》《落岸之鱼》《迷香》《魅妆》《凉爱》。 已出版短篇小说集:《比爱情更疼》《爱上情人节》《青春仿佛因我爱你开始》《爱情不外卖》《草编爱情》。已出版随笔集:《有一种永远是永不再见》《一生一次的花开》《闺中密友》《淑女课堂》。在《瑞丽》《青岛早报》《苹果周刊》《北海晚报》《上海青年报》《上海新周刊》《天津假日100》《家庭之友》《魅》《辽宁青年》等报刊开设专栏。 短篇小说《致命的误会——世上那个最爱我的人去了》先后被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和电影,长篇小说《魅妆》被拍摄成电视连续剧。
编辑推荐 《家有遗产》:畅销作家连谏继《门第》之后深度剖析百万遗产下的众生相,每个人,每个家庭终将面对的问题——遗产!到底多少钱才能买来一个毫无隔阂的温暖拥抱?100家媒体鼎力推荐。
遗产最宝贵的内涵,是传承了一种精神:让亲人之间的爱延续,让美德得以传承。
面对金钱,房产、婚前财产公证,亲情、爱情脆弱得如同一只气球,私欲越膨胀,它们越单薄……
目录 序 生活是最伟大的老师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尾声
……
序言 在我的写字生涯中,经常会遇到读者问:“你的故事都是从哪里来的?在生活中有原型吗?”
其实,我写的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情节,都来自于我的杜撰,可这并不代表他们是虚渺的、远离了生活现实的。他们在我的笔下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当下的现实生活。他们哭也罢,笑也好,都是我在用这些虚拟的人物与情节来表达对生活、对人生观的解读。
《家有遗产》在报纸连载的过程中,就不断有读者对报纸编辑张恩宁先生说,这部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他们的家庭中正活色生香地上演或是上演过,当他们读连载时,就如同往事在眼前辗转,触发了无限的欷献与感慨……
读者读到感同身受,是对一个写字人最大的褒奖。能触动了读者内心的柔软,就说明我在向生活这个伟大的老师求学的过程中没有走岔路。
在这些年的写字生涯中,我一直坚定地认为,生活是最伟大的老师,街头巷尾处处都有生动的学问。无论是住豪宅、开豪车的富贵达人,还是卖菜小贩、捡拾废品的老人、街头的一草一木一石~尘,都有值得我学习揣摩的东西。我热爱世俗生活,热爱到了把每一次与这个世界的接触都当成一次虔诚的求学,因为是这热闹的世俗生活,给予了我无穷无尽的文字动力。
文摘 1
郑书轩的面容定格在照片上,表情安详,目光里有隐约的惆怅。郑家浩表情呆滞地坐在沙发上,马青梅把手递过去,让他握着,两个人默默地和照片的郑书轩对望着。客厅里很安静,安静得让马青梅听得见郑家浩的心里有悲伤在缓缓地流淌。
马青梅知道,这安静是暂时的,很快,这个家就会发生地震,如果处理不当,还会余震不断。当医生宣布郑书轩病危时,她就准确地预测到了这场地震的到来。这预警信号来自她的小姑子郑美黎。
郑书轩住院的最后一个月,郑美黎一反常态地跑到医院去照顾他,一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架势。可她马青梅是谁?是蚊子振一下翅膀都能听出公母的主儿,当然看得出郑美黎的意图——不过是惦记着爸爸名下的这套三居室的房子,以及藏在其中某问房子里的存款而已。譬如,郑美黎总是很好心地说:“嫂子,爸爸生病的这几年辛苦你了,你回家休息休息吧。”
马青梅就笑着说:“我七十二跳都跳过来了,还差这一哆嗦?”
是啊,两年前,爸爸因为脑血栓患上了半身不遂,虽然康复得还不错,神志清楚,但右边的腿脚略显僵直,走路时已经需要拐杖的辅助了,让他独自一个人生活,已是不可能的事。起初,马青梅就曾和郑美黎商量,由两人轮换回家照顾爸爸。郑美黎摆出儿子养老才是天经地义的嘴脸来,把马青梅说得上不来下不去得尴尬了半天。然后,她又跑到爸爸跟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诉她是多么忙,稍有不慎就会丢了饭碗,别看何志宏开了辆破夏利满世界地跑。每月挣的那几个钱,还不够他买汽油和彩票的,家里的日子全靠她一个人撑着,她不是不想照顾爸爸,是家里的现状实在不允许。当时,爸爸坐在阳台的藤椅上,眯着眼睛晒太阳,仿佛没听见郑美黎的话,喉咙里短暂地哦了一声,像是卡了一口痰,想吐,却没咳上来。
后来,马青梅和郑家浩说起这件事,郑家浩支吾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马青梅一下就火了,在黑暗中拧了他一把,愤愤地转过身去睡觉。郑家浩就是这么一个人,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为人老实也善良,逢事能躲过去就不愿意迎上去。为此,马青梅不知和他吵了多少架,吵也没用,人的秉性一旦成了形,再改就难了。
很多时候,马青梅觉得,在这个家里,她和郑家浩的角色被调了个个,她成了郑家浩挡风遮雨的墙,也是郑家浩依靠的大树。结婚十几年来,郑家浩为这个家拿过的主意,就是回避和郑美黎的矛盾。比如说,因为郑书轩退休工资高,郑美黎生个白他们和爸爸住在一起,会在生活上沾爸爸的光,就明里暗里地旁敲侧击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