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王国维集(第1~4册)(套装全4册)

2010-08-27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王国维集(第1~4册)(套装全4册) 去商家看看
王国维集(第1~4册)(套装全4册) 去商家看看

 王国维集(第1~4册)(套装全4册)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页码:100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750046777X/9787500467779
·条形码:978750046777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4

内容简介 王国维的全部著作、译作和科研成果约有600万字,其著作约370万字(包括专著、论文、评论、序跋、记叙文章、札记、诗词、书信、日记等,和他所注释的前人名著的原作如两种《竹书纪年》与《长春真人西游记》等),其中他的学术著作和诗词创作约320万字;另有科研成果《水经注校》47万字,译文约140万字。《王国维集第1~4册(套装全四册)》篇幅约160万字,约为王国维全部学术著作的二分之一。《王国维集第1~4册(套装全四册)》选入王国维著作中适合当今学者、读者反复学习和研究的全部精华,是王国维选编诸书中,最为齐备的一种,编选的宗旨如下:
一、王国维著作中的热门和优秀作品全部收入,总结性地显示了这位中国现代学术奠基人罕与伦比的杰出成果。
二、适合最广泛的读者阅读、学习的王国维有关文学、美学、哲学、文化学的全部著作(包括散文和诗词创作)都已全部收入,总结性地显示了这位20世纪新文化运动先行者和指导者领先超前的优秀成果。
三、所收录的篇目全面、完整,提供了王国维“足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之轨则”(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的典范的读书方法和研究方法:中西融合法、二重证据法、以诗补史法、原典细读法和论题精研法。
四、所选录的王国维史学著作和与之相关的古文字学著作,完整地反映了王国维对于中国历史最重要的阶段(即中华民族形成和走向统一的最重要的阶段)——自商周至两汉,兼及魏晋至唐宋——的历史观和他所撰写的自商周至元代的相当完整的北方民族史,兼及先秦两汉至宋代、清代学者的史学研究成果的再研究,显示了这位举世公认的20世纪中国“新史学开山”(郭沫若《鲁迅与王国维》)业绩的全貌,可以作为典范的历史学教材。
经过阅读和对比,我认为:王国维与陈寅恪在中国史学的研究领域,形成了自然而默契的衔接——王国维着重研究先秦两汉史兼及魏晋至隋唐,上古至元蒙的北方民族史,以及与之相关的商周秦汉古文字学。他的后辈学者陈寅恪谦称“寅恪平生不能读先秦之书”(《刘叔雅庄子补正序》,《金明馆丛稿二编》)。后又曾说:“寅恪不敢观三代两汉之书,而喜谈中古以降民族文化之史”(《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他着重研究的是两汉以后的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政治、经济、文化史和北方民族史,兼及明末清初史(结合才女柳如是和陈端生的研究)。他首创的以诗证史、以文证史的读书和研究方法也运用了王国维首创的中西融合法、二重证据法、以诗补史法。王国维和陈寅恪两人所创的读书和研究方法是可以互补的。王国维研究的重点是最为困难艰深的商周秦汉这一段历史,成果累累,至为不易。例如他通过甲骨文研究,明了了商朝历代君王的确切称名和世系,从而证实了《史记》关于商朝的记载的可靠性,使商朝的历史成为举世公认的信史,又使学界以此推论而信任《史记》对夏朝的记载也是正确的。
《王国维集第1~4册(套装全四册)》在王国维著作中,选录历史学、古文字学的精华作品,没有什么遗漏;另有一些过于冷门、专门而且艰深、枯燥的研究文章,虽也是王国维的名著,如极其冷僻的古字和音韵研究(《六朝人韵书分部说》)、古尺和唐尺研究的多篇论文、东汉洛阳古经的碑刻研究(《魏石经考》)、金代的北方边界研究(《金界壕考》)、关于古书的专门性的版本研究和记录等,其知识点与当今学者和读者的关系太远,故而一律不收,以省篇幅。
《王国维集第1~4册(套装全四册)》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大师和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最佳选本,由王国维研究的权威专家精心选编。王国维的全部著作共约3百余万字(另有译文古籍辑校约3百万字),《王国维集第1~4册(套装全四册)》约占其全部著作的二分之一。
《王国维集第1~4册(套装全四册)》收齐王国维文学、美学、哲学、文化学的全部著作;选录历史学、古文字学的精华作品,所选录的史学著作,反映了他自商周至两汉时期完整的历史观,自商周至元代精彩纷呈的民族史;本集未收其过于冷僻艰深的研究、考证文章。书中提供了王国维典范的读书方法和研究方法,显示了这位20世纪新文化奠基人和新史学开山祖卓越成果的全貌,可为当代国学热提供难得的范本。
作者简介 周锡山,主要从事中国文学和美学、文艺理论、比较文学和艺术学专业的研究,兼及史学和哲学研究。已发表论文、评论百余篇,出版专籍30种,主要有《金圣吧全集》等。多种著作获得文化部优秀科研成果奖和中国图书奖。为著名的王国维研究专家,发表王国维研究的论文和评论24篇,已出版《王国维美学思想研究》等。
目录
徐中玉序
戴家祥序
前言
第一册
一 中国文学研究
二 中国美学研究
三 中国哲学研究
第二册
四 西方文学研究
五 西方美学研究
六 西方哲学研究
七 诗词创作汇编
八 文化学研究
第三册
九 戏曲学研究
第四册
一○ 教育学研究
一一 古文字研究
一二 历史学研究
附录
编校后记
……
序言 周锡山研究员是我多年熟知,在20世纪70年代第一批古代文论研究生班中勤奋坚持学术研究工作,先后已发表出版论文专著多种的学人。他对20世纪我国文史哲多方面大师王国维先生的著作,从事学习研究、资料搜集的工程,一直不遗余力。包括清华大学举办的纪念王先生的大会在内,同类会议他几乎全曾参加,发表意见,或作专题报告,颇有贡献。
王先生的全部著作、译作和各种科研成果,当有六百万字左右。其中著述三百多万字,另有译文、为前人原著注释等,受到学术界同人重视,都认为是优秀成果,值得珍存,一并流传,以供参考。锡山不仅非常敬佩王先生的成果,还已撰文发表了不少研究文字,认真分析介绍王先生的卓见,及其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王先生的全部著作和各种成果,由于迄今还未搜集完整,正式出版,虽然大部分已经先后有大小不一,篇幅有异,繁简亦有差别的零本刊行,但不少较好的本子目前已很难买到。目前研究学者大量增加,急要阅读王先生的著作,十分迫切。锡山经几年注意,特选编出四册代表性的著作,即第一册的中国文学、美学、哲学研究;第二册的西方文学、美学、哲学研究,诗词创作和文化学研究;第三册的戏曲学研究;第四册的教育学、古文字、历史学研究。除选有王先生本文外,书前还有锡山的“前言”,对王先生的崇高学术地位、成就总评、著作总貌与本书编写宗旨与范围,以及王先生的学术总貌、根底、治学方法、重大学术观点新介,有所论述。
文摘 第一章 人生及美术之概观
老子曰:“人之大患,在我有身。”庄子曰:“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忧患与劳苦之与生相对待也久矣。夫生者,人人之所欲;忧患与劳苦者,人人之所恶也。然则,讵不人人欲其所恶,而恶其所欲欤?将其所恶者,固不能不欲,而其所欲者,终非可欲之物欤?人有生矣,则思所以奉其生。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寒而欲衣,露处而欲宫室,此皆所以维持一人之生活者也。然一人之生,少则数十年,多则百年而止耳。而吾人欲生之心,必以是为不足。于是于数十年百年之生活外,更进而图永远之生活:时则有牝牡之欲家室之累,进而育子女矣,则有保抱扶持饮食教诲之责,婚嫁之务。百年之间,早作而夕思,穷老而不知所终,问有出于此保存自己及种姓之生活之外者乎?无有也。百年之后,观吾人之成绩,其有逾于此保存自己及种姓之生活之外者乎?无有也。又人人知侵害自己及种姓之生活者之非一端也。于是相集而成一群,相约束而立一国,择其贤且智者以为之君。为之立法律以治之,建学校以教之,为之警察以防内奸,为之陆海军以御外患,使人人各遂其生活之欲而不相侵害:凡此皆欲生之心之所为也。夫人之于生活也,欲之如此其切也,用力如此其勤也,设计如此其周且至也,固亦有其真可欲者存欤?吾人之忧患劳苦,固亦有所以偿之者欤?则吾人不得不就生活之本质,熟思而审考之也。
生活之本质何?“欲”而已矣。欲之为性无厌,而其原生于不足。不足之状态,苦痛是也。既偿一欲,则此欲以终。然欲之被偿者一,而不偿者什伯。一欲既终,他欲随之。故究竟之慰籍,终不可得也。即使吾人之欲悉偿,而更无所欲之对象,倦厌之情即起而乘之。于是吾人自己之生活,若负之而不胜其重。故人生者,如钟表之摆,实往复于痛苦与倦厌之间者也,夫倦厌固可视为苦痛之一种。有能除去此二者,吾人谓之日快乐。然当其求快乐也,吾人于固有之苦痛外,又不得不加以努力,而努力亦苦痛之一也。且快乐之后,其感苦痛也弥深。故苦痛而无回复之快乐者有之矣,未有快乐而不先之或继之以苦痛者也。又此苦痛与世界之文化俱增,而不由之而减,何则?文化愈进,其知识弥广,其所欲弥多,又其感苦痛亦弥甚故也。然则人生之所欲,既无以逾于生活,而生活之性质,又不外乎苦痛,故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一而已矣。
吾人生活之性质,既如斯矣,故吾人之知识,遂无往而不与生活之欲相关系,即与吾人之利害相关系。就其实而言之,则知识者,固生于此欲,而示此欲以我与外界之关
……
后记 本书是王国维著作收录较为齐全的唯一大型选本。早在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编辑汪民安先生即请同室资深编审季寿荣先生通过徐中玉师找到我,邀约我辑编、校点本书。我于1997年初即已完成全书的编校,徐中玉师慨允作序。当时唯一在世的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研究生、王国维在世的唯一学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时年92岁的戴家祥(1906—1998)先生审阅了全书的篇目,对本书的选目十分赞赏,他热情地为本书撰写了序言并为书名题签。此书经过责任编辑汪民安和杨铁婴先生审定后,因出版界形势改变的原因,我应汪民安先生的要求,同意推迟出版。现在我在前稿目录的基础上,保持原来的篇幅规模,对少数篇目略做调整后重新校点,现因汪民安先生已调离出版社,今由史慕鸿老师担任责任编辑。
王国维著作在新时期的校点出版,海内以拙编《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1980年初完稿,太原:北岳文艺出版1987、1988)最早,收集其文学美学论著最为齐全,因此深受读者和学者的欢迎,20年来,王国维及其有关的研究论著,大多征引此书,至今犹然。此后出版的王国维著作的选本,如佛雏选编的《王国维学术文化随笔》(1996)、吴无忌选编的《王国维文集》(1997)等,关于王国维文学、美学、哲学和文化类的文章,大多以此书为底本,篇目上作一些增删,文字和标点也大多照样印制或略有修订,其中只有《王国维学术经典集》(干春松、孟彦弘选编,1997)在前言中明言“特别参考了”拙编王集并表示感谢,《王国维文集》(姚淦铭、王燕选编。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