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茉莉花茶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福建茉莉花茶 |
 |
|
 |
福建茉莉花茶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页码:24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561530617/9787561530610
·条形码:978756153061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茉莉花茶是福建的传统优势产业,福建是我国茉莉花茶的故乡和主产区。以福州茉莉花茶为代表的福建茉莉花茶产业在历史上曾经经历过两次产业辉煌。福建茉莉花茶在全盛时期占据了全国花茶市场的70%以上。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广西横县逐渐取代福建成为全国茉莉花茶、茉莉花茶生产的最大基地。曾经经历了历史辉煌的福建茉莉花茶产业为何走向低落?福建茉莉花茶产业应该如何提升产业的竞争力以振兴全国内销市场近1/4的茉莉花茶产业?这是福建茶人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和挑战。作者总结了多年的教学与科研实践,吸取了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撰著了《福建茉莉花茶》一书。
目录 第一章 时尚生活与福建茉莉花茶
一、时尚与福建茉莉花茶
二、福建茉莉花茶品饮时尚
三、福建茉莉花茶保健时尚
四、福建茉莉花茶求美时尚
五、福建茉莉花茶星座时尚
六、福建茉莉花茶利用时尚
第二章 茉莉花茶的主要成分与保健功效
一、茉莉的主要成分
二、茉莉花茶的主要成分
三、茉莉的保健功效
四、茉莉花茶与健康
第三章 福建茉莉花茶历史渊源及其发晨
一、福建茉莉栽培历史渊源
二、福建茶树栽培历史渊源
三、福州茉莉花茶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四、福建茉莉花茶的传播
五、春伦与福建茉莉花茶
第四章 福建莱莉的生物学特征与生产栽培
一、茉莉的生物学与生态特征
二、茉莉的繁殖与栽培
三、福建茉莉花茶的生产态势
四、国内茉莉花茶生产竞争态势
第五章 福建茉莉花茶的加工工艺与品质特征
一、烘青毛茶加工工艺(初制)
二、烘青毛茶加工工艺(精制)
三、茉莉花茶窨制工艺
四、烘青绿茶级型坯
五、福建茉莉花茶感官品质特征
第六章 福建茉莉花茶的鉴赏与茶艺
一、福建茉莉花茶类别
二、品茶的方法和程序
三、茉莉花茶茶艺的基本礼仪
四、茉莉花茶茶艺
五、茉莉花茶茶艺表演集萃赏析
六、工艺造型花茶的品饮与赏析
第七章 福建茉莉花茶国内外贸易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茉莉花茶生产情况
二、茶叶放开经营前的茉莉花茶生产销售情况
三、茶叶放开经营后的茉莉花茶生产销售情况
四、福建茉莉花茶主要销售市场
五、福建茉莉花茶在北方主要销售商
六、2006年茉莉花茶的生产销售情况分析
第八章 福建茉莉花茶的选购与贮藏
一、茉莉花茶的选购原则
二、茉莉花茶选购程序
三、福建茉莉花茶的消费群体与选购
四、茉莉花茶贮藏
第九章 福建茉莉花茶产业发展分析
一、福建茉莉花茶产业的优势(strengths)
二、福建茉莉花茶产业的劣势(Weakness)
三、福建茉莉花茶产业发展的机遇(Oppottlnlties)
四、福建茉莉花茶产业发展的威胁(Threates)
五、福建茉莉花茶产业SWOT矩阵
第十章 福建茉莉花茶产业的振兴战略
一、优化茉莉花茶产业结构
二、提升茉莉花茶产品质量
三、打造茉莉花茶优势品牌
四、发展茉莉花茶特色文化
五、完善茉莉花茶政府服务
附录一茉莉花茶的香气成分
附录二“福州茉莉花茶”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
后记
参考文献
……
文摘 (二)时尚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盛产于风光秀丽的江南,犹以福州所产的茉莉花茶品质最佳而著称于全国。福州具有得天独厚的露天栽培茉莉花的优势,所产的茉莉花茶,由于具有色泽“三绿”(润绿、碧绿、嫩绿)、香味“三优”(鲜爽、浓郁、灵感)而独具一格。问世以来,飘香饮誉我国“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和远销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颇受人们喜爱。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中国已经开始窨制花茶。当时将龙脑(一种香料)加入贡茶里,以助茶香。不过,正式用鲜花作香料窨制花茶是明朝。明人用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栀子、木香、梅花等各式鲜花窨制花茶。花茶问世虽早,但作为商品茶大量生产只有近百年的历史,而福建大量生产茉莉花茶的历史则至少有一百年。福建的茉莉花是从南海移植来的。茉莉花又名“末丽”,《群芳谱》上说:“末丽原出波斯,移植南海。”然而也有人认为福建的茉莉花源自印度。宋时,茉莉花已在福建得到广泛种植,“露华洗出通身白,沉水熏成换骨香”赞的就是它;宋人梁克家《三山志》中则肯定“此花独闽中有之,夏开,白色、妙丽而香”。茉莉主要产于福建的闽侯、长乐一带,更是福州的市花——星点白色小茉莉花摇摇于襟前颈下,确是榕城一幅美妙清凉的夏日风景。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福州茉莉花茶生产发展到鼎盛时期;其时,京、津茶商云集榕城,大量窨制茉莉花茶运销东北、华北一带的大城市,福州由此成为全国窨制花茶的中心。据1900年至1931年的不完全统计,当时福州城内经营茉莉花茶生意的省内外茶商有80多家.除了开行、设庄、办厂,还结成了“天津帮”、“安徽帮”、“茶庄帮”等行帮88家。与此同时,来榕开洋行做茶叶生意的外商也接踵而至。福州花茶开始运销欧、美和南洋各地,茶叶的产量也为数甚巨。1933年达到了7500t左右。福州茉莉花茶选取烘青绿茶作底茶,制作工序十分严谨,得到广泛欢迎,窨花技艺亦迅速流传各地。1882年,台湾利用长乐引种的茉莉花,开始窨制茉莉花茶;四川在1884年从福州引种茉莉花苗;L938年,福州的窨花技艺传到苏州,以后这些地区都发展成了国内重要的茉莉花产区。茉莉花茶也曾在20世纪40年代战火频频之时滞销停产,同国家命运休戚相关。1949年以后,茉莉花香再起,到60年代,福州莱莉花茶已运销全世界22个国家和地区。
后记 茉莉花茶是福建的传统优势产业,福建是我国茉莉花茶的故乡和主产区。以福州茉莉花茶为代表的福建茉莉花茶产业在历史上曾经经历过两次产业辉煌。福建茉莉花茶在全盛时期占据了全国花茶市场的70%以上。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广西横县逐渐取代福建成为全国茉莉花茶、茉莉花茶生产的最大基地。曾经经历了历史辉煌的福建茉莉花茶产业为何走向低落?福建茉莉花茶产业应该如何提升产业的竞争力以振兴全国内销市场近1/4的茉莉花茶产业?这是福建茶人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和挑战。作者总结了多年的教学与科研实践,吸取了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撰著了《福建茉莉花茶》一书。
本书具有两个特色之处:一是研究内容备受关注。福建是茉莉花茶的发源地,据茶史记载福建茉莉花茶有400年历史。福建茉莉花茶历史的辉煌既是自然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目前,茉莉花茶市场在国内茶叶市场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世界茶叶消费多元化的今天,如何把具有自然资源优势、辉煌生产历史的福建茉莉花茶产业振兴起来,是目前福建省茶业界的关注热点。二是研究对象广泛完整。本书通过对国内各主要茉莉花种植区域中各生产环节的主体进行问卷调查和对有关主管机构进行访谈以及相关茶业公司的了解,取得对茉莉花茶产业现状的掌握,在此过程中充分关注了茉莉花茶产业链中的各主体如花农、茉莉花茶中间商、政府主管机构、花茶加工厂商等。
本书共分10章,由福建农林大学及其他单位的专家组成编著组。其中杨江帆、傅天龙、陈潜编著第一章、第四章、第九章、第十章;叶乃兴编著第二章;林更生、叶乃兴、杨巍编著第三章;郑乃辉、陈郁榕编著第五章;孙云、郑乃辉编著第六章;袁弟顺、苏宝财编著第七章;郭玉琼编著第八章;最后由博士生导师杨江帆研究员对全书进行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