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旅游 >

宁波老俗

2010-08-18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宁波老俗 去商家看看
宁波老俗 去商家看看

 宁波老俗


基本信息·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页码:29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7807431040/9787807431046
·条形码:978780743104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老宁波文化丛书

内容简介 《宁波老俗》作者一一为您解答了这些问题,并讲述沧桑往事,描绘市井风情,宁波老俗,让人魂系梦牵,欲说还休……风俗就是“奉行这种风俗”的人们在长期的生存中对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一种集体选择。这种选择的依据,除了在大批人口迁徙中文化交流的影响外,主要是当地诸多地域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自然的、地理的、历史的和文化的诸多因素。那么,作为宁波的风俗文化,到底有哪些地域因素影响着它的形成、发展和传承的方向,抑或起到一种什么样的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 周时奋,作家,画家。1949年生于宁波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有各类作品1000余万字发表,屡获全国及省市奖。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屋檐听雨》、《一半秋山带夕阳》、《随风飘散》,传记文学《凡高画传》、《天才的交锋》、《八火山人画传》、《扬州八怪画传》、《徐渭画传》,文化学术著作《重读中国历史》、《市井》、《创世纪第20章》、《走向统一的帝国》、《地中海的秩序》、《金融道》等。
编辑推荐 《宁波老俗》讲述沧桑往事,描绘市井,老城、老俗、老墙门,让人魂系梦牵,欲说还休……
“习以为常,相沿成俗。”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是这样做的,
也只能和必须这样做;
并且,这种做法即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惯,
已经被民间全部认同,全部遵循。
这就是学者们说的“生活方式”,或者老百姓说的“活法”。
目录
绪言:一方风土一方人——形成宁波风俗文化的地域因素
一、促进宁波风俗形成的自然因素
二、区位因素对宁波风俗的影响
三、地域文化精神对宁波风俗的影响
四、风俗是凝固了的地域心灵史
第一章 习俗
一、丰富多彩的岁时习俗
二、民约式的社会互助习俗

第二章 神俗
一、宗教风俗化的历史影响
二、民间社火崇拜
三、意识上的崇拜与禁忌

第三章 礼俗
一、“礼尚往来”的人际交谊
二、九代有序的称谓系统

第四章 喜俗
一、吉利红火的婚俗
二、细腻周到的生俗
三、悲喜交杂的丧俗

第五章 居俗
一、“聚族而居”的风俗模式
二、从“祖宗为中心”到“家庭为中心”
三、隐蔽在居住方式中的儒学精神

第六章 乐俗
一、乡情浓郁的庙会
二、逍遥自在地看戏听曲
三、中国的吉卜赛人乐户堕民
四、千年流风存博弈

第七章 食俗
一、自成特色的“甬帮菜”
二、滨海特色的干腌制品
三、配套成席的家常菜
四、渗透着礼仪精神的筵席菜
五、富有稻作文化特色的地方小吃

第八章 语俗
一、古朴明快,石骨铁硬
二、取象联比,活色生香
三、吸纳流变,体用中外
后记
……
文摘 插图:


(三)友邻熟人称谓
此类称谓无任何血缘意义,纯属礼仪称谓,不管是邻里、同事还是朋友、世交、知交等,其基本的特点就是某种非血缘的关系相对地固定化后产生的亲近关系。正如宁波俗话说的“多年老邻舍家”“多年老朋友”“多年老同事”“多年知交”,等等。由于“多年”的交往,彼此确立了一种相互信任、相互乐于交谊的相对恒定的关系。在这种相对稳定的交往中,产生了相对有规律的称谓体系。在宁波的社会生活中,基本有如下几种类型:
【仿血亲型】这较多地使用于老邻居、老世交之间。由于两个家庭有2~3代的交往,彼此的称谓都模仿血亲相称,各自以年龄为主要准则,以兄弟、姐妹相称,于是上推一代,也称之为“姆妈…‘阿爸”等,或加个姓氏如“曹家姆妈”“李家阿伯”等,平辈也互称“大哥”“二哥”等,彼此关系十分融洽。宁波俗语又有“阿哥呒大小”之说,于是“阿哥”又被引申推广为社会称呼,双方关系好的也不必专门结交,年幼的即可敬称年长的为“阿哥”,至今还十分流行。在女工多的工厂企业里,“阿姐”之称成为同事之间的敬称,或以名字后缀一个“姐”,如“杏娣姐”“美芳姐”,且不分长幼,均如此称呼。
【仿近亲型】这种称谓更多地使用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居民区里对上了一定年纪的人的敬称。常用的称谓有“老娘舅”“舅姆”“嬷嬷”“舅婆”“老阿叔”“×伯伯”等,这些从表亲和堂亲延伸过来的称谓,显然带着明确的亲昵感,给人以“远亲不如近邻”的现实体验。
后记 区域研究是近几十年来十分兴盛的学术现象,而在区域研究中,对江南地区的研究尤其为海内外学者所关注。因为这一地区一方面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的积淀,它总是以一种顽强的文化精神表现着自己地域的文化个性;而另一方面,这里又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区,其发展中呈现出来的经济形态,不但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而且与它在历史上形成的区域经济秉性有着某些不可割舍的渊薮承启。宁波是江南的一部分,同样地具有上述特点。
区域研究常常是从经济和经济史的研究入手的、在这方面,费孝通先生早在数十年前就着手进行。他从社会学的角度切入到江南的经济社会,尤其对于这里星罗棋布的小城镇现象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并为以后中国的城镇发展提出了足可借鉴的模式。华东师范大学以王家范教授为组织者的江南经济史研究,开拓了这一区域的新的研究层面。一般地说,对江南地区的研究比较典型地集中在环太湖地区,具体地说来主要集中在江苏的苏、锡、常地区和浙江的杭、嘉、湖地区,然而中外的研究者又都十分敏感地注意到,江南地区的另一个小区域却常常表现出富有独特色彩的区域个性,它以另一种文化特质来丰富江南的内涵,那就是浙江的宁(波)绍(兴)地区。王教授的得意弟子成岳冲先生,十年前已经切入这一领域,可惜由于种种公务上的原因,他的纯属私人志向的这种研究并未充分展开。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