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发生机理研究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企业社会责任发生机理研究 |
 |
|
 |
企业社会责任发生机理研究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页码:24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543853876/9787543853874
·条形码:978754385387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On the Mechanism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内容简介 《企业社会责任发生机理研究》作者唐更华,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迫于外部压力或出于企业自身赢利动机而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责任,其实质是企业出于自我保护和经济利益动机投入经济资源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区分为两大类,即压力推动型企业社会责任和利益驱动型企业社会责任;前者包括法律法规推动型企业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推动型企业社会责任,后者包括内部商业利益驱动型社会责任和外部商业利益驱动型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传统、企业整体实力、法律制度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社会权势、利益集团发展状况、以及社会对企业社会经济功能的预期等三个因素,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与发展演变具有至关重要的直接作用。企业社会权势是企业社会责任产生与发展演变的内在条件,社会利益集团发展状况和社会预期构成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演变的外部力量。
作者简介 唐更华,男,经济学博士,广东工业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制度与商业伦理。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1项,主持广东省重大决策咨询研究社会招标公开购买研究项目1项。参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等8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编辑推荐 《企业社会责任发生机理研究》作者唐更华,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制度与商业伦理。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1项,主持广东省重大决策咨询研究社会招标公开购买研究项目1项。参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等8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第一章绪论001
1.1研究缘起/001
1.2研究思路和结构/005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007
2.1文献综述/007
2.2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述评/015
2.3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质与发生机制/024
2.4几个相关概念/030
第三章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演变与一般成因039
3.1企业社会责任的产生与发展演变/039
3.2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成因/049
第四章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机与合理性074
4.1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机/074
4.2企业社会责任的合理性与基本逻辑/082
第五章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压力机制100
5.1企业面临来自利益相关者的压力/100
5.2利益相关者的施压方式/104
5.3六种企业社会责任态度/109
5.4作为追求合法化手段的企业社会责任/116
5.5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制度体系/122
第六章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138
6.1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获得商业利益/138
6.2利益驱动型企业社会责任的产生/144
6.3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两类商业利益/149
6.4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优势/156
第七章耐克公司为什么承担社会责任163
7.1耐克公司的经营模式与独特社会责任问题/163
7.2外部压力推动耐克公司承担社会责任/167
7.3商业利益驱动耐克公司承担社会责任/174
7.4耐克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态度演变/182
7.5小结/189
第八章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特点与成因192
8.1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特点/193
8.2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特点的成因/205
8.3/小结/217
第九章推动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219
9.1针对政府的对策建议/219
9.2针对企业的对策建议/225
参考文献231
后记246
……
文摘 上文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基本结论是企业要么是在外部压力的推动下承担社会责任,要么是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承担社会责任。但上文并未对这种外部压力和内部驱动力量产生的合理性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本章在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动机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合理性与基本逻辑进行必要的研究。
4.1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机
企业之所以承担法律或伦理规范所要求的社会责任,是因为企业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受到法律的制裁或社会舆论的谴责,从而确保企业生存与发展;因此,企业迫于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承担社会责任的动机显而易见,那就是,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及其股东利益而承担社会责任。但是,企业为什么还要超越法律和道德规范而自愿投入资源以承担社会责任?或者说企业为什么还要在不会受到法律制裁或道德谴责的情况下承担社会责任?长期以来,这一问题是有关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动机研究文献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亦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后记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稍加修改而成的。2003年3月,我十分荣幸地获得师从许卓云教授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许卓云教授正直、谦和、朴实的为人为师之道以及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给我留下无比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终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从选题到基本框架的确定以及具体内容的修改,许卓云教授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我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感谢李永杰教授、汤在新教授、吴超林教授、方兴起教授、赵学增教授、张炳申教授、杨永华教授、张建武教授、刘志铭博士以及其他老师的教育与鼓励!汤在新教授、方兴起教授、赵学增教授、吴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