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史话(中英文双语版)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敦煌史话(中英文双语版) |
 |
|
 |
敦煌史话(中英文双语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页码:204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500082675
·条形码:978750008267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英语
·丛书名:中华文明史话
内容简介 《敦煌史话(中英文双语版)》注重知识准确性的基础上,编撰者还力求使文字叙述生动、规范,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内容则注重富有情趣,具有灵动的时代色彩,希望能够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于一体,同时选配较多图片,彩色印刷,帮助读者更为真切的贴近历史。
编辑推荐 《敦煌史话(中英文双语版)》:中华文明史话。
目录 序
引言
一、“敦煌”名称的由来
1.从“吐火罗语音译”说看古代民族的迁徙与交融
2.从三危山的神话传说看最早的中原与西域的交通
3.天马的传说
二、敦煌:从开发到繁荣的三部曲
1.“列四郡,据两关”与屯垦戍边
2.移民、衍溉与深耕
3.最早的世贸大会——“二十七国贸易大会”
三、莫高窟的开凿及其形制与功能
1.莫高窟的开凿及宗教功能
2.莫高窟洞窟形制与中印、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融
四、敦煌彩塑艺带
1.敦煌彩塑的类别
2.敦煌彩塑的不同风格特征
五、敦煌壁画艺术
1.敦煌壁画的内容
2.飞天——敦煌壁画的灵魂
3.从线条、敷彩、场景看壁画的风格变化和交融吸收
六、藏经洞——20世纪初现世的文化宝库
1.敦煌遗书概述
2.最早的《金刚经》印本和各种宗教典籍写本
3.佚失了千年的唐代第一长叙事诗《秦妇吟》
4.寡妇阿龙的故事
5.敦煌书仪写卷-唐人写信的范本
6.敦煌的登高滑沙习俗
七、敦煌宝藏的流失
1.王道士的故事
2.外国“探险家”、考察队接踵而来
3.敦煌文物(包括文书)的收藏情况
八、敦煌学在世界
1.从伤心到自豪——敦煌学的发展历程
2.携手合作,保护和研究敦煌宝藏
结束语
……
序言 我不是一个科班出身的历史学工作者,基础的中国历史知识,几乎全部得自自学。所谓“自学”,也就是自己摸索着读书。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篇幅简短的历史知识小丛书,给我提供过非常重要的帮助,是引领我步入中华文明殿堂的有益向导。按照我所经历的切身感受,像这样简明扼要的小书,对于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应当会有更大的帮助。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中华文明史话》中英文双语丛书,就是这样一种主要针对外国朋友而量身定做的书籍。
编撰这样的历史知识介绍性书籍,首先是要保证知识的准确性。这一点说起来简单,要想做好却很不容易。从本质上来讲,这是由于历史本身的复杂性和认识历史的困难性所造成的,根本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用通俗的形式来表述,尤为困难。好在读者都能够清楚理解,它只是引领你入门的路标,中华文明无尽的深邃内涵,还有待你自己去慢慢一一领略。
文摘 插图:


敦煌地区的汉代长城上每个烽燧之间相距2华里到10华里不等,据敦煌研究院李正宇研究员的勘察,在300公里的长城沿线当有烽燧120座以上。根据汉制,每个烽燧设有燧长、属吏,及燧卒约十余人,再加上都尉府及侯官的长官、属吏及兵卒、后勤人员,汉代敦煌郡仅长城一线部署的兵力大约在2000人以上。此外还修筑了塞墙、天田等严密的军事防御设施和观察、通讯系统,驻有屯田士卒。正是由于设置了这一整套完整周密的军事防御体系,才保证了中西交通的畅通和河西四郡的开发,进而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河西经济、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戍守长城及长城沿线诸烽燧的士卒除了担任警戒、防御任务外,平时还担负着屯田及修缮塞障等任务。
据文献记载,在元鼎四年之前,敦煌等地就已经开始屯田的工作了。西汉王朝在敦煌及河西其他地区的屯田,最早就是由这些戍卒进行的。屯田是且守且耕、亦农亦兵,军事活动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一种措施。屯田的戍卒都有?定的服役期限,一般是一年,到期就遣归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