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2010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

2010-08-11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2010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 去商家看看
2010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 去商家看看

 2010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页码:36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308071472/9787308071475
·条形码:978730807147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樊博头考研系列,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辅导系列

内容简介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是一部针对教育部自2007年开始新设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全国统考而编写的权威的实用的备考用书。《2010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对考试大纲中规定的所有内容予以精确、精练的解读,并提供了完全契合全真试题样式而编写的10套模拟试题,可以为考生进行全面、系统和针对性强的复习提供充分的指导,有助于考生进行考前热身训练,掌握应试技巧。
编辑推荐 《2010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由名校名师精心打造,深入解读综考大纲,把握重点、剖析难点、强化训练,模拟试题针对性强、命中率高。
目录
一、重点、难点
Ⅰ.总体分析
Ⅱ.考查内容解析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世界近现代史
二、真题解析
(一)2007年历史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全国统一试卷解析
(二)2008年历史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全国统一试卷解析
(二)2009年历史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全国统一试卷解析
三、模拟考场
模拟试题(一)
模拟试题(二)
模拟试题(三)
模拟试题(四)
模拟试题(五)
模拟试题(六)
模拟试题(七)
模拟试题(八)
模拟试题(九)
模拟试题(十)
参考答案
……
序言 从2007年起,历史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历史学基础”科目改为全国统一考试。虽然为此制定了考试大纲,但是,由于出题的范围很大,不仅包括从上古一直到1992年的中国史和从上古一直到1991年的世界史,而且包括史学理论、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又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这就为考生的复习应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我们深知有效地进行复习对每个考生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浙江大学和浙江大学出版社领导的支持下编写了这本《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
我们在编写前对教育部编制的考试大纲进行了认真研读,仔细琢磨了2007年以来的试卷,又参阅了许多现行的优秀教材,并参考了一些考研辅导资料,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本复习资料由“重点、难点”、“真题解析”和“模拟考场”三部分组成。
考试大纲对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等作了详尽规定,因此,我们希望在考试辅导部分,紧扣考试大纲,给考生整理出主要线索,妥善解决既要突出重点又尽可能不要有大的遗漏的矛盾。考生在复习时应努力把握考试要求,在规定的考试范围内,按照考试形式(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史料分析题、简答题等)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
例如为了准备选择题的考试,应把有关人名、著作名、事件名、典章制度(含机构)名、基本概念及其属性用一句话牢记;为了准备名词解释题的考试,就必须把上述“一句话”转化为简明扼要的一段话。哪些内容可能会出选择题、哪些内容可能会出名词解释题,需要我们仔细揣摩,但是,不管怎么说,上述“一句话”是基础、是关键。
而准备史料分析题和简答题的考试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即掌握解决有关问题的基本史实和基本理论,从而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史料或以确凿的论据严谨地回答问题。一般来说,史料分析题很难具体准备,要在对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或现象、关键人物、重要典章制度出现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历史影响了然于心。史料分析题无非是出题者进一步限制了范围,或者提供了具体材料,从而不仅考察考生对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或现象、关键人物、重要典章制度的掌握情况,而且考察考生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当然,中国古代史以及部分中国近代史的史料分析题,还要考察考生对古汉语的阅读能力和对古籍的了解程度。
顺便提一下,我们在重点、难点部分,为了精确起见,出现了很多具体的年代,这些年代中的相当一部分,考生不必精确掌握,一般只要定位为“唐代”(如有必要则区分为“唐初”、“唐中期”、“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唐末”等)、“埃及古代”或“英国近代”,诸如此类。只有重要年代,才需精确记忆,例如公元前841年、公元前221年、843年,等等。
在真题解析部分,我们对历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试卷进行解读,在列出题目和参考答案后,对出题的用意、答题的要点以及考生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进行分析,让考生在复习时得到有益的启示,从总体上把握试卷与考试大纲的关系,预测2010年入学考试试卷的难易程度,从而更加切实有效地进行复习。
文摘 一、重点、难点
Ⅱ.考查内容解析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包括从远古时代一直到清前期(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的历史。《考试大纲》开列“中国历史的开端”、“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西夏、金、元”、“明清(前期)”等八章。
一、中国历史的开端
本章包括“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氏族公社”和“中国远古社会的传说”等三节。
(一)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
中国远古时代是指夏建立以前的原始社会时期。在原始社会,人类使用的主要劳动工具是石器。
我国境内发现的猿人化石主要是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
元谋人化石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猿人化石。
蓝田人化石发现于陕西蓝田县,距今约65万-80万年。
北京人化石1927年首次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有用火的痕迹。距今约70万年。
三处均发现有打制石器。
(二)氏族公社
从社会组织的角度,原始社会被分为“原始群”和“氏族公社”两大时期。原始群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十几人或几十人组成一个群体,共同采集或狩猎。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的基本社会组织被称为“氏族公社”。公社成员人人平等,财产归全氏族共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氏族首领由氏族成员推选产生,没有特权。
氏族公社又分成“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大阶段。
1.母系氏族公社
母系氏族公社开始于距今10万年前,距今约1万年前进入繁荣时期。母系氏族公社中妇女处于支配地位。山顶洞人是早期的典型代表。母系氏族公社发展繁荣阶段的代表文化是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其中,半坡遗址是母系氏族发展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河姆渡遗址是迄今江南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也是母系氏族公社繁荣的代表。这时,黄河流域以种粟(谷子)为主,江南地区则普遍种植水稻。
2.父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是由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组织形式。
父系氏族公社内部以男子为中心分裂成若干个大家庭,各大家庭内部又分裂成若干个一夫一妇的小家庭。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瓦解,代之以地缘为纽带的农村公社。在家庭内部,男子居于支配地位,妻子从夫而居,辈分、财产继承按照父系计算。
父系氏族文化的代表是龙山文化,又称黑陶文化。
3.新石器时代
远古历史上的“野蛮时代”,即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早期主要文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