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商法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海商法 |
 |
|
 |
海商法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页码:20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9787811226638
·条形码:978781122663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21世纪高职高专精品教材·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
内容简介 《海商法》特别适合经济、法律、管理、海事等专业的学生采用。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海商法是一个古老的法律规范体系。它是为了适应航海通商贸易活动的发展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经历了从国际法到国内法,再趋向于国际统一化的历史演变过程。海商法专门以海上运输关系和船舶关系作为其调整对象,相应地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法律制度。同时,海商法的法律渊源和适用效力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是一门技术性、国际性、固有性比较强的学科。学习该法有助于了解海上商事、海事活动规则,合乎规范地进行法律操作,正确地解决和处理复杂的海事纠纷,更好地利用海洋,发展未来。
全书共分10章,主要介绍了海商法的概念和性质、船舶和船员、船舶租用合同、海上运输合同、船舶碰撞、海难救助、共同海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海上保险合同、海事诉讼特别程序等内容。强调观点全面,注重实务,提高技能。写作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由简单到复杂,由案例到理论,体现了层次性、技术性、可衔接性。
编辑推荐 《海商法》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1章 海商法概述
学习目标
引例
1.1 海商法的概念
1.2 海商法律关系
1.3 海商法的渊源
1.4 我国海商法的适用范围
本章小结
主要概念
基础训练
案例分析
实践训练
第2章 船舶与船员
学习目标
引例
2.1 船舶概述
2.2 船舶物权的内容
2.3 船员的概念
2.4 船长的职责
2.5 国际公约的规定
本章小结
主要概念
基础训练
案例分析
实践训练
第3章 船舶租用合同
学习目标
引例
3.1 船舶租用合同的概念和种类
3.2 航次租船合同
3.3 定期租船合同
3.4 光船租赁合同
本章小结
主要概念
基础训练
案例分析
实践训练
第4章 海上运输合同
学习目标
引例
4.1 海上运输合同的概念和种类
4.2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与多式联运合同
4.3 提单
4.4 海上旅客运输合同
4.5 国际公约的规定
本章小结
主要概念
基础训练
案例分析
实践训练
第5章 船舶碰撞
学习目标
引例
5.1 船舶碰撞的概念
5.2 船舶碰撞的构成要件
5.3 船舶碰撞的损害赔偿
5.4 船舶污染的损害赔偿
5.5 国际公约的规定
本章小结
主要概念
基础训练
案例分析
实践训练
第6章 海难救助
学习目标
引例
6.1 海难救助的概念
6.2 海难救助的构成要件
6.3 海难救助的款项
6.4 救助拖带合同与海上拖航合同
6.5 国际公约的规定
本章小结
主要概念
基础训练
案例分析
实践训练
第7章 共同海损
学习目标
引例
7.1 共同海损的概念与特征
7.2 共同海损的构成要件
7.3 当事人的过失与共同海损的关系
7.4 共同海损理算
7.5 国际公约的规定
本章小结
主要概念
基础训练
案例分析
实践训练
第8章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
学习目标
引例
8.1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概念
8.2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主要内容
8.3 国际公约的规定
本章小结
主要概念
基础训练
案例分析
实践训练
第9章 海上保险合同
学习目标
引例
9.1 海上保险合同的概念
9.2 海上保险合同的类型
9.3 海上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
9.4 海上保险的索赔和理赔
本章小结
主要概念
基础训练
案例分析
实践训练
第10章 海事诉讼特别程序
学习目标
引例
10.1 海事诉讼的概念与特点
10.2 海事诉讼的管辖
10.3 海事诉讼审判程序
本章小结
主要概念
基础训练
案例分析
实践训练
主要参考文献
……
序言 海商法在法学学科及海事、商事学科中具有重要地位。罗马皇帝安托尼努斯(EmperorAntoninus)曾经说过:“朕诚为陆上之主,但海法乃海上之王。”海商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迄今为止,人类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人类向大自然索取的历史。在全球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危机的今天,“海洋是人类的未来”的预言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人类的出路无疑在于资源丰富的海洋。因此,未来学家断言,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世界的未来在海洋。“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历史已经证明了古希腊海洋学家狄未斯托克的预言。①所以,当世界经济的重力场向海洋转移之时,海洋便很快成为各国必争之地。我国不仅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而且还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海岸线绵延1.8万公里。因此,我国既是典型的海陆兼容的大国,又是世界海洋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以举世瞩目的中华民族的海洋文明跻身于世界航海强国的民族之林。
海商法是一个古老的法律规范体系。它是为了适应航海通商贸易活动的发展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经历了从国际法到国内法,再趋向于国际统一化的历史演变过程。海商法专门以海上运输关系和船舶关系作为其调整对象,相应地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法律制度。同时,海商法的法律渊源和适用效力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是一门技术性、国际性、固有性比较强的学科。学习该法有助于了解海上商事、海事活动规则,合乎规范地进行法律操作,正确地解决和处理复杂的海事纠纷,更好地利用海洋,发展未来。
全书共分10章,主要介绍了海商法的概念和性质、船舶和船员、船舶租用合同、海上运输合同、船舶碰撞、海难救助、共同海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海上保险合同、海事诉讼特别程序等内容。强调观点全面,注重实务,提高技能。写作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由简单到复杂,由案例到理论,体现了层次性、技术性、可衔接性。本书特别适合经济、法律、管理、海事等专业的学生采用。
文摘 插图:

第1章 海商法概述
1.3 海商法的渊源
与其他法律一样,海商法也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为了便于人们遵守和执行,行为规则总要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专门表现人们行为规则的形式就是法律的渊源。海商法的渊源是指不同的立法机关依法制定的各种具有不同效力的有关海商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因制定的国家机关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效力。
在我国,海商法的渊源主要有国内立法、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当然,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法的渊源是不尽相同的。
1.3.1 国内立法、司法解释
国家机关制定的关于海商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办法、决议和指示等规范性文件都是海商法的渊源。在这些规范性文件中,法律具有最高的地位。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按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法律,如《海商法》、《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等等。
同时,还有地位次于法律的海商法规,包括不同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法规、条例、规定、办法、决议和指示等。例如,国务院和有关主管部门制定了许多有关航运管理、船舶管理、海上航行安全、海损事故处理和损坏赔偿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它们都是海商法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