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湘集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朱湘集 |
 |
|
 |
朱湘集 |
 |

基本信息·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页码:15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205065542/9787205065546
·条形码:978720506554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才子英年
内容简介 《朱湘集》三位主人公于兹得风气之先;求学任教,著书立说,声誉远播,大师选行,精神安在?打弹子,北海纪游,咬菜根,书,空中楼阁寓言,迎神,日与月的神话画虎,徒步旅行者江行的晨暮烟卷,说诙谐,说自我,说说话,想入非非,投考文艺作者联合会三百篇中的私情诗,古代的民歌,五绝中的女子王维的诗《救风尘》笠翁十种曲说译诗。
作者简介 朱湘(1904-1933),出生于湖南沅陵,15岁入清华学校,因诗名被称为“清华四子”之一,逃避早点名违反校规,1923年被清华开除。曾在上海大学代课教书,参与创建北京适存中学。1926年重返清华,1927年毕业赴美留学,先后于劳伦斯、芝加哥、俄亥俄大学就读,1929年10月回国,应聘于安徽大学筹办外国文学系。 出版诗歌、散文、评论、译文、信札等多部著作。
编辑推荐 《朱湘集》是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吴福辉/如彗星划过
打弹子
北海纪游
咬菜根
书
空中楼阁
寓言
衚衙
迎神
日与月的神话
画虎
徒步旅行者
江行的晨暮
烟卷
说诙谐
说自我
说说话
想入非非
投考
文艺作者联合会
三百篇中的私情诗
古代的民歌
五绝中的女子
王维的诗
周邦彦的《大酺》
《救风尘》
笠翁十种曲
说译诗
淡《番女缘》
文学谈话(节选)
说作文
诗的用字
海外寄霓君(第七十六封)
寄彭基相
寄徐霞村
寄赵景深(二封)
寄罗皑岚
寄罗念生
这是什么意思
说推敲
访人
编后记
……
文摘 拿起一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的赏鉴了。
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它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的思索、感叹,更不须提起它的内含的真或美了。
还有那一个个正方的形状,美丽的单字,每个字的构成,都是一首诗;每个字的沿革,都是一部历史。飙是三条狗的风:在秋高草枯的旷野上,天上是一片青,地上是一片赭,中疾的猎犬风一般快的驰过,嗅着受伤之兽在草中滴下的血腥,顺了方向追去,听到枯草飒索的响,有如秋风卷过去一般。昏是婚的古字:在太阳下了山,对面不见人的时候,有一群人骑着马,擎着红光闪闪的火把,悄悄向一个人家走近。等着到了竹篱柴门之旁的时候,在狗吠声中,趁着门还未闭,一声喊齐拥而入,让新郎从打麦场上挟起惊呼的新娘打马而回。同来的人则抵挡着新娘的父兄,作个不打不成交的亲家。
印书的字体有许多种:宋体挺秀有如柳字,麻沙体天矫有如欧字,书法体娟秀有如褚字,楷体端方有如颜字。楷体是最常见的了。这里面又分出许多不同的种类来:一种是通行的正方体;还有一种是窄长的楷体,棱角最显;一种是扁短的楷体,浑厚颇有古风。还有写的书:或全体楷体,或半楷体,它们不单看来有一种密切的感觉,并且有时有古代的写本,很足以考证今本的印误,以及文字的假借。
如果在你面前的是一本旧书,则开章第一篇你便将看见许多朱色的印章,有的是雅号,有的是姓名。在这些姓名别号之中,你说不定可以发见古代的收藏家或是名倾一世的文人,那时候你便可以让幻想驰骋于这朱红的方场之中,构成许多缥缈的空中楼阁来。还有那些朱圈,有的圈得豪放,有的圈得森严,你可以就它们的姿态,以及它们的位置,悬想出读这本书的人是一个少年,还是老人;是一个放荡不羁的才子,还是老成持重的儒者。你也能借此揣摩出这主人翁的命运:他的书何以流散到了人间?是子孙不肖,将它舍弃了?是遭兵逃反,被一班庸奴偷窃出了他的藏书楼?还是运气不好,家道中衰,自己将它售卖了,来填偿债务,或是支持家庭?书的旧主人是这样。我呢?我这书的今主人呢?他当时对着雕花的端砚,拿起新发的朱笔,在清淡的炉香气息中,圈点这本他心爱的书,那时候,他是决想不到这本书的未来命运,他自己的未来命运,是个怎样结局的;正如这现在读着这本书的我,不能知道我未来的命
……
后记 在共和国第一代歼击机旁边,偶然间聊天,多年同事的令尊竟是朱湘的亲侄。从朱希于老人那里,看到了朱湘家族许多照片、资料,尤其是朱湘的大量作品。以诗人和译家闻名的现代才子,其散文随笔也丰饶可人,别有韵致。其孤傲倔强、挑战不公平和权威的“怒目金刚”,更是令人心动。
朱湘的身世文思激发了我们的灵感,几位同仁梳理现代学者才华横溢,放眼域外,授业育人,身体力行,赍志以殁的几位先哲,最为打动我们,创作流布不多的谢六逸和梁遇春也进入视线。锦心绣口、学贯中西的三位大师,共同组成“才子英年”这套选集。
朱湘最具代表性的创作——诗歌和译文,未纳入本集,主要考虑与其他两本协调的缘故。再者,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向欧美和日本借鉴学习的经历堪称浓墨重彩,本丛书三位作者所思所想,心语凝结,也大都体现在散文随笔中。但愿我们的编选思路,可以无愧先人,有益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