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雷达目标检测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航海雷达目标检测 |
 |
|
 |
航海雷达目标检测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码:76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121079569/9787121079566
·条形码:978712107956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海军新军事变革丛书
内容简介 《航海雷达目标检测》讲解了民用监视雷达探测目标的原理,介绍并例举了现代雷达,以及有源和无源信标目标,对影响雷达性能和目标识别的许多实用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技术分析。有关雷达方面的著作很多,但《航海雷达目标检测》是第一本集中介绍民用海用雷达的著作。《航海雷达目标检测》作者力求综合全面,同时尽量减少读者查阅其他参考书的必要。大量的对照、逻辑化的层次编排、术语表和索引能够迅速地引导读者找到某项内容。
作者简介 John N.Briggs曾在莱斯特的GEC桵arconi公司工作过,最初是一名连续波防御雷达,微波湿度计和航海雷达的电路设计工程师。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他负责用于导航信标的民用船舶设备的设计、试验、生产和国际营销工作。他还销售用子火炮和导弹试验场的测量跟踪雷达和安全雷达,后来为准军事海岸警戒和民用船舶交通服务项目做技术顾问工作。1994年退休之后,他继续为GEC桵arconi公司、海事及海岸警卫队管理局、皇家海洋帆船俱乐部和国际航标协会等从事与航海雷达相关的顾问工作。John还是航海研究所的一名成员,并且在航海杂志上发表了很多篇论文。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目的和范围
1.1.1 目的
1.1.2 范围
1.2 雷达用户及使用
1.2.1 商船
1.2.2 游艇
1.2.3 渔船和小型商船
1.2.4 高速艇
1.2.5 船舶交通管理(VTS)
1.2.6 军事应用
1.3 历史与未来
1.3.1 航海雷达的历史
1.3.2 二次雷达
1.3.3船舶交通管理(V丁S)
1.3.4 当前的雷达
1.3.5 未来发展方向
1.4 管理部门
1.4.1 概述
1.4.2 联合国海洋法会议
1.4.3 国际海事组织
1.4.4 国家咨询委员会
1.4.5 海上生命安全条约和碰撞规则
1.4.6 国际灯塔导航机构协会
1.4.7 法规实施
1.4.8 国际标准化组织
1.4.9 国际电工委员会
1.4.10 国际电信联盟
1.4.11 国家法规
1.4.12 国家团体和超国家团体,欧洲共同体
1.4.13 法庭
1.5 法规
1.5.1 海上生命安全条约对船用雷达规定
1.5.2 SOLAS以外的船用雷达
1.6 理论和计算
1.6.1 来源
1.6.2 数学运算和单位
1.6.3 性能计算基础
1.6.4 电子数据表计算
1.6.5 近似法
1.7 本书结构
1.8 参考文献
第2章 系统与发射机
2.1 操作员与雷达系统
2.1.1 本章的范围
2.1.2 海上操作员
2.1.3 完整的舰桥系统
2.1.4 岸上操作员
2.1.5 雷达基本操作
2.!.6 目标探测能力
2.1.7 雷达的构成
2。1.8 分贝
2.2 雷达的组成
2.2.1 发射
2.2.2 接收
2.2.3 非相参系统
2.2.4 相参接收系统
2.2.5 全相参系统
2.2.6 模糊:镜像频率,重复频率的限制
2.2.7 典型雷达的构造
2.3 发射机
2.3.1 概述
2.3.2 磁控管功率源
2.3.3 调制器
2.3.4 发射机对系统的影响
2.4 发射频率
2.4.1 频率和波长
2.4.2 波段的选择
2.5 其他参数的选择
2.6 馈线
2.6.1 波导
2.6.2 失配
2.6.3 馈线损耗
2.6.4 振铃
2.7 天线,定性描述
2.7.1 平面和圆极化射线
2.7.2 方向性辐射
2.7.3 波束特性
2.7.4 转动
2.7.5 尺寸和波束宽度
2.7.6 航海雷达天线
2.7.7 辐射图
2.7.8 发展现状
2.7.9 障碍物
2.7.10 旁?k
2.7.11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反射器天线
2.7.12 仰角性能:反余割平方反射器
2.7.13 极化
2.7.14 表面公差损耗
2.7.15 波束形状和扫描损耗
2.7.16 天线损耗总结
2.7.17 测试天线
2.8 定量的天线分析
2.8.1 仰角性能、航海与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缝隙阵列
2.8.2 反余割平方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天线
2.8.3方位辐射图
2.9 参考文献
第3章 雷达接收机
3.1 天线接收
3.2.1 旋转铰链或滑环
3.2.2 接收机保护
3.2.3 双工器
3.3 接收机和滤波器
3.3.1 概述
3.3.2 接收机噪声
3.4 超外差接收机和混频
3.4.1 超外差原理
3.4.2 混频
3.4.3 本地振荡器
3.5 中频放大器、解调器和视频部分
3.5.1 中频部分
3.5.2 滤波器
3.5.3 线性和平方律解调器
3.5.4 影响检波的因素
3.5.5 检波因子
3.5.6 距离量程选择的影响
3.5.7 视频放大器
3.5.8 微分器的短时间常数
3.6 信号处理基础
3.6.1 任务
3.6.2 目标探测的PD和PP+
3.6.3 探测单元的数字转化
3.6.4 目标检测的逻辑程序
3.6.5 机器检测
3.6.6 杂波图
3.6.7 检测判断过程
3.7 其他特征
3.7.1 单个雷达
3.7.2 航迹融合多传感器
3.8 显示原理
3.8.1 显示方式
3.8.2 显像管
3.8.3 其他显示设备
3.9 光栅扫描显示器
3.10 原始显示器
……
第4章 自由空间的回波强度
第5章 环境因素对传播的影响
第6章 点目标的多路径
第7章 无源点目标
第8章 有源目标
第9章 扩展目标的多径因子
第10章 扩展目标的反射:船舶和海岸
第11章 噪声、杂波和干扰
第12章 检测
第13章 定位和跟踪精度
第14章 电子表格计算
第15章 实例
第16章 展望
附录A1 术语表
附录A2 统计
……
序言 进入21世纪,一场世界性的新军事变革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迅猛发展。这场变革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直接动力,以军事技术的变革、军事理论的创新和军队体制结构的调整改革为核心内容,目标是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建设为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队,使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演变。因此,新军事变革是军事领域一次新的历史性飞跃,在世界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要“适应世界军事变革的趋势”,“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世界军事领域的面貌。认真研究它的内在规律,探索信息化战争的制胜之道,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是我们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历史性任务,面对新军事变革的浪潮,我们必须更新思想观念,开阔视野,时刻关注世界军事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准确预测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从我国的国情军情出发,牢牢把握军事变革的方向,加速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不断提高人民海军现代化作战能力。
文摘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