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我的书斋

2010-08-04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我的书斋 去商家看看
我的书斋 去商家看看

 我的书斋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页码:18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505963538/9787505963535
·条形码:978750596353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我的书斋》讲述了:一本书能鼓励人前进呢,抑或拉人倒退?一本书能给人以乐观精神呢,抑或使人悲观?一本书能增加人的智慧呢,抑或增强人的愚蠢?一本书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呢,抑或降低?一本书能增强人的伦理道德水平呢,抑或压低?一本书能给人以力量呢,抑或使人软弱?一本书能激励人向困难作斗争呢,抑或让人向困难低头?一本书能给人以高尚的美感享受呢,抑或给人以低级下流的愉快?
作者简介 季羡林,一九一一年八月生于山东省清平县(今临清市)农民家庭。他六岁离开父母,往济南依靠叔父为生,在那里读完小学、初中和高中。一九三。年高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一九三四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一九三五年被录取为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是年秋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一九四一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一九四六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自一九五四年起,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等职。 季羡林先生学术研究领域广泛,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中印文化交流史、东西方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敦煌学等。此外,季羡林先生还写有大量散文在文学界享有极高声誉。
编辑推荐 我们要的是真正的谦虚,做学问更是如此。如果一个学者,不管是年轻的,还是中年的、老年的,觉得自己的学问已经够大了,没有必要再进行学习了,他就不会再有进步。《我的书斋》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我经常处在这种心理矛盾中。别人对我的赞誉,我非常感激;但是,我并没有被这些赞誉冲昏了头脑,我头脑是清楚的。
我一生勤奋不辍,天天都在读书写文章,但一遇到一个必须深入或更深入钻研的问题,就觉得自己知识不够,有时候不得不临时抱佛脚。
人们都承认,自知之明极难;有时候,我却觉得,自己的“自知之明”过了头,不是虚心,而是心虚了。因此,我从来没有觉得自满过。
目录
爱书藏书
开卷有益
我的书斋
藏书与读书
我和北大图书馆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
我最喜爱的书
我的座右铭
我和外国文学
我和书
《胡适全集》序

学海纵横
时间
搜集资料必须有竭泽而渔的气魄
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
研究学问的三个境界
学术良心或学术道德
勤奋、天才(才能)与机遇
一寸光阴不可轻
谈吴宓
目中无人
学外语
封笔问题

治学丛谈
治学漫谈
对国学研究的几点看法
满招损谦受益
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
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
必须中西兼通,中外结合,地上文献与地下考古资料相结合
研究、创作与翻译并举
广通声气博采众长
谈翻译
汉语与外语
为考证辩诬
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治学经验之谈
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朱光潜先生的为人与为学
汤用彤先生的为人与为学
把学术还给人民大众
学习大师的风范——谈赵元任先生
……
文摘 我的书斋
最近身体不太好;内外夹攻,头绪纷繁,我这已届耄耋之年的神经有点儿吃不消了。于是下定决心,暂且封笔。乔福山同志打来电话,约我写点儿什么,我遵照自己的决心,婉转拒绝。但一听说题目是“我的书斋”,于我心有戚戚焉,立即精神振奋,暂停决心,拿起笔来。
我确实有个书斋,我十分喜爱我的书斋。这个书斋是相当大的,大小房间,加上过厅、厨房,还有封了顶的阳台,大大小小,共有八个单元;册数从来没有统计过,总有几万册吧。在北大教授中,“藏书状元”我恐怕是当之无愧的;而且在梵文和西文书籍中,有一些堪称海内孤本。我从来不以藏书家自命,然而坐拥如此大的书城,心里能不沾沾自喜吗?
我的藏书都像是我的朋友,而且是密友。我虽然对它们并不是每一本都认识,它们中的每一本却都认识我。我每一走进我的书斋,书籍们立即活跃起来,我仿佛能听到它们向我问好的声音,我仿佛能看到它们向我招手的情景。倘若有人问我,书籍的嘴在什么地方?而手又在什么地方呢?我只能说:“你的根器太浅,努力修持吧。有朝一日,你会明白的。”
我兀坐在书城中,忘记了尘世的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儿好过”,也听而不闻了。
我的书友每一本都蕴涵着无量的智慧。我只读过其中的一小部分,这智慧我是能深深体会到的。没有读过的那一些,好像也不甘落后,它们不知道是施展一种什么神秘的力量,把自己的智慧放了出来,像波浪似涌向我来。可惜我还没有修炼到能有“天眼通”和“天耳通”的水平,我还无法接受这些智慧之流。如果能接受的话,我将成为世界上古往今来最聪明的人。我自己也去努力修持吧。
我的书友有时候也让我窘态毕露。我并不是一个不爱清洁和秩序的人;但是,因为事情头绪太多,脑袋里考虑的学术问题和写作问题也不少,而且每天都收到大量的寄来的书籍和报刊杂志以及信件,转瞬之间就摞成一摞。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需要一本书,往往是遍寻不得,“只在此屋中,书深不知处”,急得满头大汗,也是枉然。只好到图书馆去借。等我把文章写好,把书送还图书馆后,无意之间,在一摞书中,竟找到了我原来要找的书,“得来全不费工夫”。然而晚了,工夫早已费过了。我啼笑皆非,无可奈何,等到用另外一本书时,再重演一次这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