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西藏旅游全书 |
 |
|
 |
西藏旅游全书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四川人民
·页码:515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3月
·ISBN:7220062109
·条形码:9787220062100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0开
内容简介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一块地域辽阔、富饶美丽的宝地。千百年来,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藏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西藏文明。其境内藏传佛教寺院林立、文物古迹众多、高山湖泊密布、民俗风情独具特色、生物资源丰富多彩,游览者会惊叹大自然的神奇与瑰丽,体验到回归大自然的喜悦之情。这里是观光、登山、探险、科考、徒步、朝圣等爱好者的绝妙去处。
媒体推荐 前言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一块地域辽阔、富饶美丽的宝地。千百年来,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藏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西藏文明。其境内藏传佛教寺院林立、文物古迹众多、高山湖泊密布、民俗风情独具特色、生物资源丰富多彩,游览者会惊叹大自然的神奇与瑰丽,体验到回归大自然的喜悦之情。这里是观光、登山、探险、科考、徒步、朝圣等爱好者的绝妙去处。
(一)
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疆,与缅甸、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国境线长4000余公里。地势高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1951年5月
23日和平解放;1965年9月9日西藏自治区成立。面积约12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人口240余万,绝大多数是藏族(占90%以上),另有门巴、珞巴、回、汉等民族。
其行政区划曾几度调整,截至1996年底划为6个地区和1个市、71个县、1个县级市(日喀则市)、1个县级区(拉萨市城关区),其中边境县21个、农业县35个、牧业县14个、半农半牧县24个,69个区,35个镇,890个乡,7577个村民委员会。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拉萨市,距首都北京4483公里。交通方便,以公路交通为主,有中尼(泊尔)、青(海)藏、川藏、滇藏、新(疆)藏等多条干线公路与众多支线公路相接。境内(除墨脱县外)各市县均有公路相通。往南通往邻邦尼泊尔王国,又北去青海,东抵四川、云南省,西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航班机不仅开辟有拉萨——北京、拉萨——成都、拉萨——重庆、拉萨——西安、拉萨——广州、昌都——成都等国内航线,还开辟了拉萨——加德满都的国际航班。建有青海格尔木至拉萨的青藏输油管线。西藏以农牧业为主体,而牧业又尤为重要,另有林业。西藏工业有电力、化工、水泥、
矿石、森工、纺织、皮革、医药等多种行业。民族手工业产品有地毯、氆氇、围裙(邦典)、腰
刀、藏香等较为著名。矿产资源有煤、铁、铜、铬铁、硼砂、食盐等。野生动物有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白唇鹿、雪豹、熊、长尾叶猴、狐狸、水獭、旱獭等;另有虫草、麝香、贝母、大黄、雪莲、胡黄连等珍贵药材。境内有布达拉宫、哲蚌寺、大昭寺、雍布拉康、藏王墓、古格王朝遗址、卡若文化遗址、雅鲁藏布大峡谷等名胜古迹。
拉萨市位于西藏中部、拉萨河中游。1951年和平解放。1959年7月23日原拉萨地区的28个
宗(黔)合并为拉萨市,后经几次行政区划调整,至今市辖林周、达孜、尼木、当雄、曲水、墨竹工卡、雄龙德庆7县及市城关区。面积约29539平方公里,人口约37.3万,有藏、汉、回等31个民族,藏族人口占87%。中尼(泊尔)、川藏、青藏、拉泽(当)等公路均在此交会。开辟有拉萨至成都、重庆、北京、西安和加德满都等地的航空线。建有电力、水泥、皮革、机电、
制药、汽车修配等工业。风景名胜著名的有布达拉宫、拉萨三大寺、查拉路甫石窟、曲贡文化遗址等。
日喀则地区位于西藏西南部。与尼泊尔、不丹、锡金接壤。1951年和平解放,1954年为藏区总管(藏基),1960年改设日喀则专区。1970年改名日喀则地区,行署驻日喀则市。面积约182066平方公里,人口约76.92万。辖日喀则市和定结、萨迦、江孜、拉孜、定日、康马、聂拉木、吉隆、亚东、谢通门、昂仁、岗巴、仲巴、萨嘎、仁布、白朗、南木林县。距自治区首府拉萨228公里。交通方便,各县均有公路相通。年平均气温6.3℃。为农牧相结合,另有林业的地区。风景名胜著名的有扎什伦布寺、白居寺、萨迦寺、江孜宗山抗英炮台遗址、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等。
山南地区位于西藏南部,与不丹、印度相邻。1951年和平解放。1960年改设山南专区。1970年改名山南地区,行署驻泽当镇。距自治区首府拉萨186公里。面积约79320平方公里,人口约29.6万,其中藏族占98%。辖乃东、琼结、措美、加查、贡嘎、洛扎、曲松、桑日、扎囊、错那、隆子、浪卡子县。交通方便,各县均有公路相通。拉萨贡嘎机场在贡嘎县甲竹林乡境内。年平均气温8.3℃。为农牧相结合,另有林业的地区。风景名胜著名的有昌珠寺、桑耶寺、藏王墓、拉姆喇措湖和拉加里王宫遗址等。
…………
目录 前言
凡例
词目表
市县·乡镇
风情·风俗
寺院·造像
……
文摘 书摘
【婚姻】一夫一妻制是藏族主要的家庭形式。西藏在民主改革前曾存在过一妻多夫、兄弟共妻、姐妹共夫等婚姻现象。一夫多妻的情况多发生在上层家庭,即领主、土司通过联姻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藏传佛教中的格鲁派严禁僧人娶妻,而其余各派的僧人则可以结婚。藏族婚礼仪式独具特色。婚日一早,新郎家的舅舅及亲友数人至女方家迎亲,新娘由亲戚女伴陪送。男方家村邻每家赠送一桶清水,从门前依次排成长龙,最后一只桶旁男方主人放置若干茶包,供新娘下马踏用,以此祝福新人生活美满。新娘下马后由送亲的人在每只水桶上放一条哈达以示对村邻的感谢。新娘进门前,男方亲友用柏树枝蘸水扬洒,有时还撒麦子,据说可驱魔除邪。入室后,新郎家长向新娘捧敬一碗牛奶,祝她们爱情真挚纯洁。主婚人将一条哈达抛挂中柱,祈求吉祥。继而由主婚人念颂词向新人祝福,然后众人庆贺嬉闹,尽歌酣舞。新人床上铺一洁白毡子,上用青稞、小麦画上吉祥图案。新娘在男家住一日或三日后返回。有的地方新娘要数月后才回男家,开始夫妻生活。
【生育】藏族小孩生下来的第三天(女孩是第四天),亲朋好友携青稞酒、酥油茶、小孩衣物等前来祝贺,并举行旁色(清除晦气)仪式,这是吐蕃时期留下来的古老仪式。这天早上,人们在生了小孩的人家门口放一堆小石子,生的是男孩便堆上白垩小石子;生的是女孩什么石子都可以,并在石堆旁燃烧松柏香枝。前来祝贺的人们,首先在石堆和香堆上撒上糌粑面,然后再进入主人家门。孩子满月之后,便要选择黄道吉日举行出门仪式。这天,母子(女)俩都穿上新装,由亲人陪着出门,首先到寺庙朝佛(拉萨人到大昭寺),祈求菩萨保佑新生儿长寿,在世上少受灾难。然后到亲朋好友家串门,多选择有福气的人家,以示孩子将来也能建成幸福家庭。孩子第一次出门时,人们往往在其鼻尖上擦一点锅灰,意思是使婴儿出门时不被
魔鬼发觉。
【成丁礼】 藏族女子至十六七岁便要择吉日举行成丁礼仪式。这天,家长要请一位生年属相好、父母双全、有福气的同龄女性,给姑娘梳两条辫子(卫藏地区的幼女都梳一条辫子,成年后就改梳两条辫子,带“邦典”,表示到了成婚年龄),戴上“巴珠”头饰,围上“邦典”彩裙,然后由父母、亲友及来宾向姑娘献哈达表示祝贺。仪式结束后,姑娘在三四位亲友陪同下前往寺庙朝佛,回来后摆宴招待亲友来宾。成丁礼之后,姑娘就可以参加男女之间的社交,并可行婚嫁之事。
【天葬】藏族的主要丧葬仪式。天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