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唐卡中的六道轮回与地狱精神+唐卡的故事之男女双修+圣地(买二赠一)(彩色珍藏本)

2010-08-01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唐卡中的六道轮回与地狱精神+唐卡的故事之男女双修+圣地(买二赠一)(彩色珍藏本) 去商家看看
唐卡中的六道轮回与地狱精神+唐卡的故事之男女双修+圣地(买二赠一)(彩色珍藏本) 去商家看看

 唐卡中的六道轮回与地狱精神+唐卡的故事之男女双修+圣地(买二赠一)(彩色珍藏本)


基本信息·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190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ISBN:9787561337417
·条形码:978756133741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世界经典文化故事系列
·套装数量:2

内容简介 《唐卡中的六道轮回与地狱精神+唐卡的故事之男女双修+圣地(买2赠1)(彩色珍藏本)》从通俗的角度,系统介绍了西藏佛教密宗中关于生死的理论。人从何而来,死后又将见到怎样一个世界?人类一直在努力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唐卡中的六道轮回与地狱精神+唐卡的故事之男女双修+圣地(买2赠1)(彩色珍藏本)》借助唐卡艺术的神奇魅力,直观清晰地展示出西藏佛教密宗的独特观点——人死后进入中阴状态,并再次投入六道轮回永不停息的运转过程,同时更以详实深刻的笔触,揭示地狱具象及它对世俗众生产生的深远影响。
书中选用100余幅绘制精美、殊为珍贵的唐卡、西藏寺院著名壁画以及其他宗教艺术作品,以通俗易懂的行文风格,简洁精当的解说文字,揭示西藏佛教中最具神秘诱惑的轮回与生死之说。
编辑推荐 《唐卡中的六道轮回与地狱精神+唐卡的故事之男女双修+圣地(买2赠1)(彩色珍藏本)》:人死后会到哪里去?投胎做人还是升天成佛?260幅唐卡详细分解图,揭示最神秘诱惑的生死轮回之说。
目录
《唐卡中的六道轮回与地狱精神》目录:
图版目录
引子
首篇/唐卡与佛教中的地狱
一 地藏菩萨与六道众生
二 被道家汉化后的阎王司
三 监狱与酷刑神话下的“地狱”
1 八热地狱
2 八寒地狱与十六小地狱
3 孤独地狱

二篇/六道轮回
一 轮回与“趣”的渊源
1 关于“须弥山”
2 关于“六欲天”
二 “六道”的分野与归纳
“六道”详细的分类
天道
人道
阿修罗道
畜生道
饿鬼道
地狱道
三 关于“互相轮回”的概念

三篇/从中阴思想到“投胎”业界
一 四有轮转(中有、生有、本有、死有)
二 中阴轮回与“投胎”细节
1 父母及子女的业因
2 父母交合之时 生理上无缺陷
3 中有及时投入

四篇/世界宗教中的地狱与恶魔
一 基督教地狱与佛教三界
二 中国神话中妖精的起源
三 地狱意识、达尔文与蚯蚓
四 护法神、天龙八部及“鬼众”
图版目录

《圣地》目录:
导言
大卫·罗伯茨生平
首卷从苏伊士至耶路撒冷
抵达苏伊士
苏伊士
沙漠中的阿拉伯人
摩西泉
通往西奈山之路
金贝尔·盖拉伯的神庙
露营在塞博山脚下
攀登西奈山麓
圣加德兰修道院
登上西奈山顶
以利亚的礼拜堂
西奈山顶
圣加德兰修道院和露营地的平原
圣加德兰修道院的高墙
耶稣变容教堂
圣加德兰修道院的僧侣
摩西石
亚喀巴湾,该亚岛
亚喀巴要塞
接近派特拉
何珥山
派特拉入口
在派特拉发生的阿拉伯人会议
派特拉
艾尔哈森
哈森,宝藏
凿出的城市
艾迪尔
山谷的最东处
一座凯旋门的遗迹
派特拉,向南看
通向派特拉的峡谷
卫城和库撒法伦
墓碑
何珥山,亚伦之墓
亚拉巴河谷的营地
萨穆拉废墟
希布伦
贝特日贝林
加沙
亚实基伦
阿仕杜德
从北面看过去的迦发
从南面看过去的迦发
拉姆拉,古老的亚利马太
罗德,古吕大
中卷耶路撒冷及至约旦河的朝圣
耶路撒冷城堡
耶路撒冷城堡的入口
金门
奥马尔清真寺
圣墓教堂
恩膏石h
帝王谷的入口
从通往伯大尼的道路上看耶路撒冷
伯大尼
下到约旦河谷
朝圣者们的营地
在约旦河中受洗
耶利哥附近的营地
圣塞伯伊周围的荒野
从因垓地高地看过去的死海
圣塞伯伊修道院,
圣塞伯伊修道院的礼拜堂
伯利恒
基督降生教堂,
基督降生地
从橄榄山看过去的耶路撒冷
撒迦利亚之墓
圣詹姆斯之墓
押沙龙柱,
西罗亚涌泉
西罗亚池,
约伯泉
从城市西侧看耶路撒冷
从城市南侧看耶路撒冷
圣海伦娜礼拜堂
耶稣受难地
圣墓神殿
圣墓教堂的克索利肯
毕士大池,
从城市北侧看耶路撒冷
大马士革门

下卷从耶路撒冷到巴尔贝克
纳布卢斯风景
纳布卢斯,古示剑
纳布卢斯的雅各泉
纳布卢斯的约瑟墓
塞巴斯蒂安,古撒马利亚
施洗约翰教堂的废墟
杰宁,古耶斯列
大博尔山
拿撒勒
天使报喜教堂
天使报喜神殿
拿撒勒的泰拉圣地修道院
圣母泉
加利利的迦拿
迦拿泉
古加利利湖
提贝里亚斯湖,赫蒙山方向的景色
提贝里亚斯,朝黎巴嫩望去
从城墙处眺望的提贝里亚斯
从海上看圣让德阿科尔
从陆地方向看圣让德阿科尔
向卡梅尔山看过去的海法
一座爱奥尼亚式神殿的废墟
白朗角
从地峡看过去的提尔
提尔港
提尔概览
撒勒法
朝向黎巴嫩的西顿
从南方看过去的西顿
西顿要塞
西顿
抵达巴尔贝克
巴尔贝克,古代太阳之城
巴尔贝克神殿
巴尔贝克圆形神殿
巴克斯神殿的东柱廊
巴克斯神殿大门

《唐卡的故事之男女双修》目录:
大威德金刚双身像唐卡
引子
首篇 藏传佛教略说
一 佛教三大体系
二 显密宗
三 藏密
四 密续
二篇“乐空双运"的男女双修法
一 印度教性力派中的
“男女双修”
二 反方
佛教内部、密宗之外的批判声
藏传佛教之内,以及佛教外的马克
思主义者的批判声
儒家的批判声
学者的批判声
三 正方
密宗说法
专家说法
引申——不同的实践
四 结语——不是结论
三篇 唐卡中的“男女双修”
密集金刚与双修
大威德金刚与双修
胜乐金刚与双修
吉祥喜金刚与双修
时轮金刚与双修
本初佛-普贤王如来与双修
本初佛-金刚总持与双修
本初佛-金刚萨教与双修
大轮金刚手与双修
普巴金刚与双修
大黑天与双修
观音菩萨与双修
尸陀林主与双修
莲花生大师与双修
坛城与双修
……
文摘 插图:




也许是文艺作品中目莲的造型很像现“比丘”像的地藏菩萨,电影或动画片中目莲手上拿着很像地藏菩萨使用的锡杖,又直闯地狱、勇猛无比,于是便顺理成章地被误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前生。其实目莲是释迦牟尼佛住世时的一个印度人,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神通第一,并非地藏菩萨。
今天佛教徒所供奉的地藏菩萨,有两种造型,一为现“比丘”像,另一个是头戴五方佛帽子的地藏王。
而我们常会看见唐卡的地藏画像中,中央是头戴五方佛帽的地萨王菩萨,随侍在旁的,一为老者,另一边为年轻比丘。很多人把这一老者当做土地公,而另一年轻的比丘当做是目莲,反正这老者造型上很像土地公,而土地公是阴神,当然归地萨菩萨管辖了。那年轻比丘很像目莲,反正目莲入地狱救母之后,就被地藏菩萨收为徒弟了,但其实错了。
目莲是印度人,而地藏是韩国人。
据说,就在中国唐朝时,当时的那位新罗国(今韩国)太子金乔觉,来到中国的安徽省,苦修了七十五年地萨法门,才终于修成了地藏菩萨的化身。这时金乔觉遇到了一大富翁员外,也度化了这名叫闵公的员外。据说闵公当时问地藏菩萨说:“我愿意捐地供您修行建庙,你看需要多少亩地?”
地藏菩萨却说—_只要自己身上所披的袈裟那么大之土地就可以了。
闵公一听,自然轻松地答应了,谁知道地藏菩萨脱下身上袈裟,往空中一抛——袈裟飞散开去,竟然一直扩大到了整片山峰!
闵公看得目瞪口呆,因有言在先,也只有诚心地布施这一整片山了。
这座山就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地藏菩萨的根本道场九华山。
随后,闵公及自己的儿子道明还都皈依了地藏菩萨,并虔诚地修持地藏法门,所以在地藏菩萨座下的一个长者就是闵公,另一个为道明尊者。
地藏菩萨在中国佛教中的出现,自然与唐朝对佛教的推广是分不开的。佛教汉化之后,很多东西都需要重新阐释,重新解构。“六道”与“轮回”的精神本来都来自印度传统佛教,或来自藏传佛教以及印度教与瑜伽的思想。但是这种超越时间的意识形态,对于古中华帝国这个注重“现世”的民族来说,还不能那么简单地被接受。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