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心理学 >

狗的秘密生活

2010-08-01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狗的秘密生活 去商家看看
狗的秘密生活 去商家看看

 狗的秘密生活


基本信息·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页码:19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30957546/9787530957547
·条形码:978753095754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The Hidden Life of Dogs

内容简介 《狗的秘密生活》作者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与狗、狼及澳洲野狗共同生活。她用十万个小时来观察狗的生活,记录下她的发现与分析;并以一个人类学家的眼光观察大量狗类,用最优美的文笔描述狗界的秘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迷人的范本。在所有的动物中,狗也许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同时它又最具灵性。它带着晶亮忧郁的眼睛来到人间,感受人的苦难和罪恶,也遭受人的迫害与放逐。但它始终是人类忠诚的朋友,义无返顾地追随着人类的脚步……
作者简介 伊丽莎白·马歇尔·托马斯,出生于1931年,是一位小说家、人类学家,曾写过一本关于两南非洲少数民族布希人的非文学类作品《与世无争的人》;以旧石器时代西伯利亚猎人聚落为主题的小说《驯鹿月亮》曾位居《纽约时报》的图书畅销榜;而她的另一部作品《动物妻子》,《纽约时报》书评版的评价是“行文十分优美难得,内容又具有深度”。
媒体推荐 “相当精彩的一本书……可惜的是狗看不了,不然它们肯定会为这本书着迷的。爱狗人士也一定会爱上这本书。”
  ——诺埃尔?佩林《今日美国》
“狗需要什么?它们有什么感觉?再进一步,它们在想什么呢?——一个与狗关系亲密、充满爱心的观察者的记录给出了这个有深度的问题的答案。”
  ——《纽约时报》书评《1993年名书博览》
“通过研究自己的动物们,托马斯已经在科学研究领域达到了显著的高度……看看她的狗们的生活  ——充满爱、嫉妒、激情和害怕等各种情绪……在《狗的秘密生活》这本书中托马斯无疑于了一件独一无二而且精彩的工作。”
  ——杰瑞?阿德勒《新闻周刊》
“这是一本很有趣也很不一般的记事录……通过超凡的观察力,托马斯捕捉到了狗世界的一些规律和行为准则……”
  ——埃里克?菜文《人物》
编辑推荐 《狗的秘密生活》是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连续50周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位。全世界爱狗人必读范本,进入狗世界的绝妙捷径,十万小时的不懈观察,三十年的持续跟踪,伊丽莎白·马歇尔·托马斯最温暖的记录文本。
当我们四目相接,灵感忽现, 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扇久经尘封、通往动物王国的大门,而米萨就拥有那把钥匙。借着前廊的灯光,我可以看到米萨站在路上,仰望我家的窗户,就好像船长在检阅船员一般。
目录
序言
第1章 和米萨相遇
第2章 天生的领航员
第3章 都市游侠
第4章 遇上恶犬
第5章 巴芬岛上的观察
第6章 奇特的三角恋情
第7章 我们都是一家狗
第8章 我到底算老几
第9章 永失我爱
第10章 生存与死亡
第11章 诞生了一位公主
第12章 狼兄狗弟
第13章 狗的悲歌
第14章 渴望家园回归大地
第15章 曲终狗散
第16章 逐渐凋零的生命
致谢
……
序言 这是一本讲述狗的意识和心理活动的书。对于有些人来说,这个问题似乎简单明了,没什么可说的,何况也无需费神去了解狗的意识和心理活动。因为在过去大家都被误导了,甚至连科学家都相信只有人类才有感情,也只有人类才懂得思考。毋庸置疑,没有比这个错得更离谱的观点了。
当然,这种想法之所以仍然存在于我们的脑海里,仅仅只是基督教“创世说”遗留的产物,并没有科学依据——他们认为人类自古就有意识能力,这种能力是我们从远古作为哺乳动物开始就代代相传的,完全不需要经过任何自然演化的奇迹。正因为如此,尽管对动物意识能力的研究已经有了充分的科学依据,人们仍然普遍认为其他生物缺乏意识能力,这让人很吃惊。
毕竟,思维和情感在进化史上有很重要的价值。如果不是这样,它们也不会保留至今。思维是一种兼具效率与效能的机制,没有这种机制,我们和很多其他的动物都无法生存。智慧是一种学习和判断的能力,拥有智慧,生物比如人或狗才能够处理好一大堆问题。如果对处理每个问题的行为模式进行编程,处理这么一大堆问题将需要大量纷繁复杂的连接线路,由此可见智慧的力量。如果我们把其他动物的思维系统贬抑成仅仅是本能,就是忽视了本能也是形成智慧的基本元素,同时还是指导每个物种思考的万全装备这个基本事实。在我们所受教育的影响下,我们的想法能让我们做该做的事情,还让我们不仅仅是人类中的一员,而且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自己。
怎么研究狗的意识和心理活动呢?——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观察:第一,观察狗的习惯;第二,观察狗如何在两个选择之间权衡;第三,观察狗如何玩游戏。
文摘 第1章 和米萨相遇
开始研究狗对我来说纯属偶然。当时我的朋友们要去欧洲远游半年的时间,托我照顾他们的哈士奇狗——米萨。米萨是一只非常讨人喜欢的西伯利亚犬,两岁大,四肢修长,毛短而浓密,可以轻易地跃过大部分栅栏,并且喜欢无拘无束地到处旅行。我带它回家那天,它就展示了一下那跃栏而入的本领。我们家在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市,这里的法律规定狗必须用链子拴起来,而周边大多数的城区也有同样的规定。所以当米萨无视这些法律自由漫行时,我常听到邻居的抱怨,当然也正是在这些抱怨的帮助下,我才知道有时米萨会跑到6英里开外的地方。很快地,根据这些讯息我可以计算出来,以我家为中心,它的活动范围竟然将近130平方英里。紧接着我又发现,这其实只是它最初的离家距离,后来这个距离又明显扩大了很多。
自由自在的远游者
有意思的是如果依据巴尔的摩行为科学家艾伦·贝克的报道,小米萨最初的活动范围甚至远远大于流浪狗的漫游距离。贝克发现,流浪狗在城区漫游的范围只在0.1至0.06平方英里之间。《麦京利山狼群》一书的作者阿道夫·穆里及《狼群在伊丝里山》一书的作者L.大卫·梅可发现,狼的活动范围是200至500平方英里,而米萨的活动范围显然与之非常接近。问题是,米萨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干什么呢?
当然,这其中必有蹊跷。这样一只狗,虽然年纪很小,却可以在这个城市走街串巷;无论白昼黑夜都可以来去自如,从不迷路;这样一只狗,它能躲避危险的交通状况,懂得避开残忍的捕狗人以及无情的捕狗网,要知道当时剑桥地区的实验室
正在快速增加,需要补充大量的实验用狗;这样一只狗,即使是在冬天漫步于查尔士河的冰面上,也没有掉进冰层里面;这样一只狗,也从来不会去碰一些人为了防止浣熊或其他动物把垃圾翻得乱七八糟而投放在垃圾里面的那些毒饵;这样的一只狗,还从来没有被其他狗弄伤过。每次游玩归来,它总是显得轻松自在,正好又有胃口吃一些小点心,休息片刻,然后再出门。——它是如何办到的呢?
最初我想从书本和期刊里去找答案,于是整天穿梭于哈佛大学图书馆,翻阅所有我能找到的有关狗的资料,试着从科学的角度来为这个神秘的问题寻找答案,为问题搜寻一线答案的曙光,结果却一无所获。虽然书架充斥着各种各样有关狗的著作,却没有任何一本书显示有任何科学家或业余人士思考过这个问题——当狗们独自待着的时候都会做些什么?
少数有关狗的研究都是以野狗、弃狗或流浪狗为对象的。由于处在恶劣的环境中,这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