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让庐日记

2010-08-01 
市场价:¥19.00卓越价:¥16.40为您节省:2.60元 (86折) VIP 价:¥15.91 SVIP价:¥15.58 全场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让庐日记 去商家看看
让庐日记 去商家看看

 让庐日记

  • 市场价:¥19.00
  • 卓越价:¥16.40为您节省:2.60元 (86折)
  • VIP 价:¥15.91 SVIP价:¥15.58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论)
    最佳组合 购买本商品和 国史札记:史论篇
    共计价钱:¥57.00
    同时购买共计:¥43.40元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页码:370 页
    ·出版日期:2003年11月
    ·ISBN:7307039451
    ·条形码:978730703945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乐山武大的记录和思考!名师名家的影子和声音!

    抗日战争时期,在乐山武大这一所偏安大后方的最高学府里,一群高级知识分子纷纭杂沓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情势,由书中的主人公,一个女大学生,用一颗热切敏感的心,逐日捕捉和记录下来。
    作者简介 杨静远,女,1923年生。1945年武汉大学外文系学士,1948年美国密歇根大学英文系硕士。1948-1949年武汉大学外文系讲师。1952-1949年人民出版社编辑。1979-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辑、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二届理事。译作:《马克思传》、《马克思恩格斯传》等四种(合译),《勃朗特姐妹研究》(编选译)、《夏洛蒂·勃朗特书信》等三种,少儿文学《彼得潘》、《杨柳风》等三种。著作:《写给恋人——1948-1948》(书信选集)、《咸宁干校一千天》(纪实文学)、《飞回的孔雀——袁昌英》(回忆文集),以及文论、散文、短篇译作等多篇。
    媒体推荐 书评
    前两年,我把三十多年前自己的一份隐私(情书)交给了社会①。现在。我又倾箱倒箧,将一份更早也更具隐私性的文字——日记——交了出来。情书是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写的。日记则是一个人只为自己写的,是灵魂深处的独白。那么,一向拘谨的我,到了这把年纪,为什么心血来潮,要把这些最最不可示人的绝密隐私公之于众?
    我想是因为,世纪末涌上心头的那股飘忽的令人惆怅又令人激越的乡愁。一个身心归属于20世纪的人,在与自己的世纪告别时,不免离情依依,向它投去最后一瞥,默默递上一份小小纪念品,一札刻着自己与世纪同行脚印的纸片。
    一位文学朋友曾对我说,在现今浩如烟海的出版物中,记录着百年来中国知识阶层生存状态的作品,以20世纪40年代的为最缺。这给了我交出这些日记的决心和勇气。我的日记所记的正是这个时期这个阶层的事,因而可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它或许能为一首无比辉煌的世纪交响乐添加几个音符。我相信,从沧海一粟的个人那微不足道的心跳,可以触摸到空前宏伟的大时代的强劲脉搏,透过那株苍劲繁茂的历史大树的一片叶子,可以追寻它扑朔迷离、变幻莫测的光和影。因为这是20世纪无比悲壮的史诗的一个片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的一角发生的普通人的戏剧。
    时间:1941~1945年。
    地点:四川乐山武汉大学。
    人物:构成一所大学主体的师生员工,以及环绕在他们周边的各色人物。
    剧情:在全民抗战的大背景下,在一所偏安大后方的最高学府里,一群高级知识分子纷纭杂沓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情势。而戏剧的主人公,一个女大学生。用一颗热切敏感的心。逐日捕捉和记录下这一切动态。
    登上舞台的教师队伍中,有许多全国知名的鸿儒,如文学院的朱光潜、缪朗山(灵珠)、袁昌英、苏雪林、凌叔华、陈西滢、方重、罗念生、朱君允、孙家诱、刘永济、杨人椎、杨东莼、叶麈,法学院的刘秉麟、杨端六、戴铭巽、彭迪先、刘碴诚,理学院的张镜澄、萧君绛、吴大任、石声汉、高尚荫,工学院的邵逸周、郭霖、张宝龄、白郁筠、余炽昌,两任校长王星拱、周鲠生……有的只露一面,有的则有相当充分的表演。在日益加剧的物质和精神压力之下(几年中因贫病交加而英年早逝者至少有七人),一些人克尽职守,教书育人,不少人迫于生计自谋活路。也有少数人把尊严廉耻抛在脑后,不择手段地只顾捞钱。林林总总,构成一幅20世纪40年代的儒林外史图。
    在乐山舞台上亮相的。还有校外的各界社会人士、文化名人和军政显要.如李约瑟、黄炎培、冼群、冯玉祥、杭立武、白崇禧。而乐山舞台以外的人物则更多,如盂志荪、罗斯福、王世杰、胡适、郭沫若、成舍我、孔祥熙、汤恩伯等。以读后感的形式述及的中外作家则有斯诺、鲁迅、赵超构、臧克家、郑敏、徐讦、张爱玲等。至于在读书笔记中出现的外国作家和作品人物,更是不胜枚举。这是一出历时四载、人物众多的热闹大戏。对各色人物进行观察、描绘、分析、评说,是一个渴望了解人生的年轻女孩至感兴趣的题材。
    ……
    编辑推荐 乐山武大的记录和思考!名师名家的影子和声音!

    抗日战争时期,在乐山武大这一所偏安大后方的最高学府里,一群高级知识分子纷纭杂沓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情势,由书中的主人公,一个女大学生,用一颗热切敏感的心,逐日捕捉和记录下来。
    目录
    1941年7-12月
    苏雪林先生——中央军川军火并——入学考试——日机轰炸乐山——考取武大——初试写小说——女生宿舍——抵制电影——王梦兰——女舍迎新会——美日开战——恨英国售武器给日本——教授中的糊涂思想——圣诞夜感怀
    1942年1-12月
    湘北大捷——《侠隐记》和《水浒传》——室友谈爱情——关于世界大战的思考——市民求雨——干妈凌叔华——19岁生日——愤新加坡英军降日——郭霖教授之死——日蒋和谈消息——腐败现象——戚光的信——关于命运的思考——蓉姑与成舍我的离婚——孟志荪先生——妈妈的信——话剧《北京人》——第一篇译作发表——《第四十一》——英文会——第一次领到稿费——忧心国事——商人罢市——王梦兰的病——英文演讲比赛——陶振誉先生讲史——蒋炎武——王梦兰之死——蒋炎武的信——战局吃紧——《西风》征文《天才梦》——高考作弊——张宝龄先生——范石荪军长的故事——朱光潜先生的英诗课——盛世才和新疆——周如松和陈华癸——父开参政会——第二篇译文——彭迪先先生——苏经国谈滇缅之战——女舍偷窃案——《莎乐美》讲座——又一个圣诞夜——母剧作《饮马长城窟》完成——鲁迅的《坟》——中美中英新约
    1943年1-12月
    1944年1-12月
    ……
    文摘 书摘
    1942年4月11日
    下午走回家,快到张公桥时,我不想走街上了,转入醒园的小路,走到山间。这边人很少,清静极了。可是我也担心,怕遇到歹人。这么大太阳,正午天,实在不该怕,但这是乱世。一切反常;同时,这是春天,可恨的春天!走到小河边,看见许多兵在河里洗衣洗脚。我紧紧地贴着山坡走,不愿让他们察觉。我现在见了兵就讨厌,尤其挂皮带穿皮鞋的军人。在神圣的抗战期间,恨军人似乎是种罪恶,可是真正拼死杀敌的军人我看不见,见到的是挂军人招牌的流氓。
    1942年4月12日
    上午抄好壁报稿,题目是《生活》。我给妈妈看,她说很好。我想起盂先生[盂志荪,南开中学国文教师,后为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我太对不起他了,毕业后一直没给他写过信。我应该把作文寄给他看,他对我的作文指导最得力了。我先把《生活》抄了一份,以后再抄《散步》就可以寄了。如果我的翻译发表了。也得寄一份给他。他看了该多高兴呀!我不会忘记许淑莲和马仰兰告诉我。盂先生说我是我班最有艺术天才的,并且文学内在力最丰富。我不否认,但我不能骄傲。我得沉着地干,不负他的期望。
    1942年4月15日
    文庙布告板上一条长东西,是什么人责骂峨眉剧社的启事。说剧社演《北京人》,既无任何名义,票价又贵得不合理,5元起价,最高达50元。说自备发电机,恐怕是调用学校公物。又不是捐助公益事业,难道想自己赚钱吗?现在这种学生团体简直不像话,比如上次的音乐会,听说收人6 000元,支出6 000元哩!他们两三个人在三天之内开伙食账就是200元,大家唱歌前吃鸡蛋,唱歌后吃汤圆,全是公账。请了一位张舍之先生来小提琴独奏,住上五六天就是一千元,凌安娜女士连同先生、小公子大概也不会少。一切是靡费,是为己。幸亏我没有加入任何团体,太乱了!晚上谢、殷、杨钻在报堆里,谈着。从她们的话里,很明显地表示她们同情苏联,平日对于小说的兴趣,主要也在苏联。我一个学文学的,对政治根本不发生兴趣。我不喜欢一种以政治作背景的文学。浪漫派文学是我的嗜好,也是我的目标。管它民主也好,社会主义也好,共产主义也好,我都不参与。
    1942年4月7日
    早上到文庙门房,送信人交给我一封信和一只罐子,是妈妈送来的。我看信,眼泪流下来。是的,我知道昨天那样赌气走,对于他们是多么难堪,我一点不能压制自己的怒气。妈妈仍把菜送来了,并且教训我,感化我这颗顽劣的心。她写道:“……你今天那样生气地离开家,
    ……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