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化工生产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 |
 |
|
 |
化工生产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页码:21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
·ISBN:7504571229
·条形码:978750457122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丛书
内容简介 《化工生产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是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相关部门的专家,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部署编写的。全书共分六章:化工生产企业安全生产与事故特点;化工生产企业事故隐患治理有关规章与制度;化工生产企业安全检查;化工生产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防范措施;化工生产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化工生产企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编辑推荐 《化工生产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丛书”之一,可作为化工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人员的指导用书,还可作为化工生产企业从业人员和班组学习的安全培训教材。
目录 第一章 化工生产企业安全生产与事故特点
第一节 化工生产企业生产工序与安全生产特点
第二节 化工生产事故特点与原因分析
第二章 化工生产企业事故隐患治理有关规章与制度
第一节 化工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
第二节 化工生产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相关规章
第三节 化工生产企业事故隐患治理相关制度
第三章 化工生产企业安全检查
第一节 化工生产企业安全检查的依据与要求
第二节 化工生产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安全检查
第三节 化工生产企业现场安全生产检查表
第四章 化工生产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防范措施
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本概念与控制系统
第二节 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
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的申报登记
第四节 化工生产企业事故隐患治理经验与做法
第五章 化工生产企业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节 化工生产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第二节 化工生产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参考
第六章 化工生产企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第一节 化工生产过程火灾爆炸典型事故案例
第二节 化工生产过程中毒窒息典型事故案例
附录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8\]15号)
附录2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
……
序言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阶段,由于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社会管理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必然带来大量的安全生产隐患问题。尤其是在工业生产中,由于一些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投入不足,技术装备陈旧,安全条件落后,历史欠账较多,再加上安全管理水平不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进一步加大了安全风险。因此,我国目前仍然处于安全事故多发、高发、易发时期,突出表现为全国重特大伤亡事故不断发生。
隐患是安全生产各种矛盾问题的集中表现,是事故滋生的土壤,是事故的前兆;事故是隐患的必然结果。隐患不除,事故难绝。国务院办公厅在2008年2月16日发出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8]15号)中,明确要求各地区、各行业(领域)的全部生产经营单位,尤其是一些高危行业企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商贸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决不是一时性的、临时性的工作安排,国务院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契机,不断加强和规范安全管理与监督”,要“标本兼治,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为了配合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相关部门的专家编写了这套“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丛书”。本丛书共计10册:①《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②《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③《冶金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④《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⑤《化工生产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⑥《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⑦《机械制造与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⑧《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⑩《商贸服务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
本丛书对于有关行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书中较详细地介绍了相关行业的生产特点、事故特点及事故发生规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有关规章,以及企业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制度,安全检查表,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具体应用,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本丛书既可作为各地区、各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指导用书,又可作为各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培训教材。
希望本套丛书的出版,有助于各单位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从而保证安全生产。
文摘 插图:

(3)事故中产生危害的是危险物质;
(4)由于是危险物质的严重泄漏、火灾或爆炸事故,因而不但对从业人员,更重要的是对设施周围的公众或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4.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的概念源自1993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174号公约):重大危险源是指不论长期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类危险物质的设施(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以及设施现场之外的非管道的运输)。
重大危险源与重大工业事故是密切相关的。重大危险源是导致重大工业事故的根源,但可能导致重大工业事故的设施,并不一定是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实质上是管理的概念,体现了在事故预防中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的思想,是国家或地区对于可能发生重大工业事故的设备、设施、场所采取预先、重点、宏观和统一控制的思想。我国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有强制性的法律要求。
重大危险源主要针对的是物质危险源,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质的客观存在。当危险物质的量超过了规定的临界量时,即构成了应该着重关注、重点管理的重大危险源。
5.危险有害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是导致危险源发生事故的各种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导致危险物质和(或)能量意外释放的各种因素;二是各种事故应急措施的缺失,或导致事故应急失效的各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