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育种技术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蜜蜂育种技术 |
 |
|
 |
蜜蜂育种技术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页码:21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7508217365/9787508217369
·条形码:978750821736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蜜蜂育种技术》叙述了蜜蜂性状遗传的一般规律,阐明了蜜蜂在遗传学上和生殖生理上的特点,介绍了世界上主要蜂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价值,分析了蜜蜂育种工作的特殊性,重点介绍了引种、人工分蜂、人工育王、人工授精、近交、杂交、选种、繁育和保种等蜜蜂育种的各个技术环节,介绍了蜂种的提纯复壮、纯种选育和杂交育种等常规育种方法;此外,还从我国养蜂生产的实际出发,对商品蜂王的生产和销售作了专题讨论。通过《蜜蜂育种技术》,读者可以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蜜蜂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更好地开展蜜蜂育种和良种繁育工作。
《蜜蜂育种技术》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供广大养蜂生产者、蜜蜂育种工作者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编辑推荐 《蜜蜂育种技术》是由金盾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章 蜜蜂遗传学基础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细胞
二、染色体和基因
第二节 基因的传递
一、分离规律
二、自由组合规律
三、连锁遗传
四、受精作用的实质
第三节 遗传和变异
一、遗传性状在子代中的基本表现形式
二、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第四节 遗传和环境
第五节 蜜蜂的性别决定机制
一、性位点假说
二、二倍体雄蜂
第二章 蜜蜂的生殖
第一节 蜜蜂的个体发育
一、卵期
二、幼虫期
三、蛹期
四、成虫期
第二节 蜜蜂的生殖系统
一、蜂王的生殖系统
二、工蜂的生殖系统
三、雄蜂的生殖系统
第三节 蜜蜂的交配
一、空中交尾
二、多雄授精
三、喜欢和其他种系交尾
第四节 蜂群的繁殖——自然分蜂
一、自然分蜂的征兆和过程
二、自然分蜂的预防
三、分蜂热的解除
第三章 蜂种概况
第一节 蜜蜂的起源和进化
一、蜜蜂的起源
二、蜜蜂属的发源地及进化
第二节 世界各大洲的蜜蜂
一、大蜜蜂
二、黑大蜜蜂
三、小蜜蜂
四、黑小蜜蜂
五、沙巴蜂
六、东方蜜蜂
七、西方蜜蜂
第三节 蜜蜂的四大名种
一、欧洲黑蜂
二、意大利蜂
三、卡尼鄂拉蜂
四、高加索蜂
第四节 西方蜜蜂的其他品种简介
一、近东类型
二、西地中海及北欧类型
三、非洲类型
第五节 我国养蜂生产中使用的蜂种
一、中华蜜蜂
二、意大利蜂
三、卡尼鄂拉蜂
四、东北黑蜂
五、新疆黑蜂
六、其他品种
七、杂交种蜜蜂
第六节 蜂种的简易识别方法
一、蜂王纯杂的识别
二、纯种意蜂群的识别
三、纯种黑色蜂种蜂群的识别
四、单交种蜂群的识别
五、三交种蜂群的识别
六、双交种蜂群的识别
第四章 蜜蜂育种技术
第一节 引种
一、引种的形式和方法
二、引种注意事项
第二节 人工分蜂
一、人工分蜂的方法
二、新分群的管理
第三节 人工育王
一、人工育王的时间
二、育王用具的准备
三、种王的挑选
四、种用雄蜂的培育
五、育王群的组织
六、育王用幼虫或卵的准备
七、移虫
八、交尾群的组织和管理
九、控制自然交尾
十、蜂王的运送和贮存
十一、蜂王的诱入
第四节 人工授精
一、仪器设备
二、蜂王人工授精操作程序
三、影响人工授精王质量的因素
第五节 近交
一、蜂群中各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
二、蜜蜂的近交系统
三、蜜蜂嵌合近交法
四、近交系数
第六节 杂交
一、蜜蜂杂交组配的特殊性
二、蜜蜂杂交组配的形式
三、蜜蜂杂交种的特点
四、杂交种蜂群的杂优效果的测定
第七节 选种和繁育
……
第五章 蜜蜂的常规育种
第六章 蜜蜂育种的其他可能方法
第七章 商品蜂王的生产和销售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
序言 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过着群体生活。蜜蜂的一生是勤奋劳作的一生,它们积极地进取,永不懈怠;蜜蜂采集花粉的本能客观上对农作物起到了授粉的作用,为农业丰收创造了条件;蜜蜂为人类提供的蜂蜜、蜂王浆、蜂胶、蜂毒和蜂花粉等均具有医疗保健功能,这是蜜蜂对人类身体健康的一大贡献。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委员长生前曾两次亲临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视察,在听取了当时的所长李俊等同志的汇报后,他极其科学而又非常形象化地指出:“蜜蜂是农作物的月下老人,是人类的健康之友”,并题词道:“蜜蜂是一宝,加强科学研究和普及养蜂,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获得多种收益”。
蜜蜂有许多品种,如意大利蜂、卡尼鄂拉蜂、安纳托利亚蜂、撒哈拉蜂、中蜂等。不同的蜂种,生产性能不同,有的蜂种生产蜂蜜的能力强,有的蜂种生产王浆的能力强,因此它们生产出来的蜂蜜、王浆等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也不同。不同的蜂种,采集习性也不同,因此它们的传粉能力也不同,有的喜欢采集某些植物的花,在客观上达到了给某些植物传粉的目的;有的则喜欢采集另一些植物的花,在客观上达到了给另一些植物传粉的目的。不同的蜂种,生活习性也不同,有的适应于温暖湿润的生态环境,宜在蜜源植物丰盛的地方饲养;有的则适应于炎热干旱的生态环境,可在蜜源植物贫乏的沙漠绿洲中生存。
文摘 插图:

一、遗传性状在子代中的基本表现形式
蜜蜂和其他生物一样,有许多遗传性状。这些遗传性状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质量性状,一是数量性状。质量性状是指那些无法计量的性状,如蜂王的体色、蜂群的卫生行为等;数量性状是指那些可以计量的性状,如蜂王的产卵量、工蜂的喙长、蜂群的产蜜量等。那么,双亲(父本和母本)的这些遗传性状是如何在子代中表现的呢?主要有下列3种形式。
(一)显隐遗传
一个亲本的某一性状在子代中完全表现出来,呈显性;而另一个亲本的相应性状则根本不表现,呈隐性。例如,用具有卫生行为的纯系蜜蜂作母本,用不具卫生行为的纯系蜜蜂作父本,进行杂交,其子一代蜂群的表现型为不具卫生行为。在这里,父本的性状(不具卫生行为)完全表现出来了,呈显性;而母本的性状(具有卫生行为)却一点也未得到表现,呈隐性。再如,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使正常眼色的处女王和白眼雄蜂进行杂交,其子代全部表现为正常眼色。在这里,母本的性状(正常眼色)完全表现出来了,呈显性;而父本的性状(白眼)却一点也未得到表现,呈隐性。这就是显隐遗传。在蜜蜂中,很多质量性状都为显隐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