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同步辅导及习题全解(第7版)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机械原理同步辅导及习题全解(第7版) |
 |
|
 |
机械原理同步辅导及习题全解(第7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页码:36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08459783
·条形码:9787508459783
·版本:第7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校经典教材同步辅导丛书
内容简介 《机械原理同步辅导及习题全解》(第7版)是为了配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由孙桓、陈作模主编的《机械原理》(第7版)教材而编写的辅导用书。对应教材,《机械原理同步辅导及习题全解》(第7版)共有14章,分别介绍绪论、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平面机构的力分析、机械的效率和自锁、机械的平衡、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凸轮机构及其设计、齿轮机构及其设计、齿轮系及其设计、其他常用机构、工业机器人机构及其设计、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等内容。每章内容包括学习要求、内容提要、典型例题分析、思考题及练习题详解四部分,旨在帮助读者掌握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编辑推荐 《机械原理同步辅导及习题全解》(第7版)可作为工科高等院校学生学习《机械原理》的辅导教材,也可作为考研人员复习备考的辅导教材,同时可供教师备课命题作为参考资料。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内容提要
第二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
内容提要
典型例题分析
思考题及练习题详解
历年考研真题评析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内容提要
典型例题分析
思考题及练习题详解
历年考研真题评析
第四章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内容提要
典型例题分析
思考题及练习题详解
历年考研真题评析
第五章 机械的效率和自锁
内容提要
典型例题分析
思考题及练习题详解
历年考研真题评析
第六章 机械的平衡
内容提要
典型例题分析
思考题及练习题详解
历年考研真题评析
第七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内容提要
典型例题分析
思考题及练习题详解
历年考研真题评析
第八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内容提要
典型例题分析
思考题及练习题详解
历年考研真题评析
第九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内容提要
典型例题分析
思考题及练习题详解
历年考研真题评析
第十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内容提要
典型例题分析
思考题及练习题详解
历年考研真题评析
第十一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
内容提要
典型例题分析
思考题及练习题详解
历年考研真题评析
第十二章 其他常用机构
内容提要
典型例题分析
思考题及练习题详解
历年考研真题评析
第十三章 工业机器人机构及其设计
内容提要
思考题及练习题详解
第十四章 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
内容提要
典型例题分析
思考题及练习题详解
考研考试指导
考研考点归纳
清华大学2007年考研试题
参考答案
……
序言 《机械原理》是一门基础性的技术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确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该课程在机械类本科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全国高校机械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之一。该课内容较多,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旨在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或基础理论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其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本书共14章,每章内容包括学习要求、内容提要、典型例题分析、思考题及练习题详解四个部分。在学习要求与内容提要中,对学生或考生应掌握的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机械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和指导。本书所选典型例题大多来自于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和本科生考试题以及国内外有关机械原理教材、习题集和学习指导书等有关资料,思考题及练习题全部给出了参考答案。本书在典型例题与思考题及练习题详解中,通过知识点窍、提纲挈领地抓住了题目核心知识,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出题者的意图;运用“逻辑推理”引导学生思维,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技巧;解题过程清晰,步骤完整,数据准确,附图齐全,作图精确。
本书可以作为在校本科生学习《机械原理》课程的辅导教材,也可以作为考研人员复习备考的参考书,同时可供教师备课命题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第四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本章内容在教学基本要求中未列入,原因是本章介绍的主要问题,运用理论力学的知识应该能够解决。但由于机构力分析是机构分析与综合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本课程中关于机构力分析的内容及方法的介绍更体现了工程实际应用的特点,所以仍有必要进一步学习。
1.解机构中作用的各种力及机构力分析的目的。
2.能对一般的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即确定各运动副中的反力及所需加于机械上的平衡力。
3.会运用茹可夫斯基杠杆法确定需加于机械上的平衡力。
1.作用在机械上的力
(1)驱动力 驱动机械运动的力称为驱动力。驱动力与其作用点的速度方向相同或成锐角,其所作的功为正功,称为驱动功或输入功。
(2)阻抗力 阻止机械运动的力称为阻抗力。阻抗力与其作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或成钝角,其所作的功为负功,称为阻抗功。有效阻力,即工作阻力。克服有效阻力所完成的功称有效功或输出功。有害阻力。克服这类阻力所作的功是一种纯粹的浪费,故称为损失功。
2.机构力分析的方法
(1)静力分析是在不计惯性力条件下,对机械进行的力分析。此方法只适用于低速机械。
(2)动态静力分析是将惯性力视为一般外力加于相应构件上,再按静力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的力分析方法。
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步骤是:
①汁算各构件的惯性力;
②确定机构动态静力学分析中的起始物件,并进行拆杆组;
③从离开起始物件最远的杆组进行力的计算,最后再推算到起始构件;
④对机构的一系列位置进行动态静力计算,求出各运动副中的反力和平衡力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