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第2版)

2010-07-24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第2版) 去商家看看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第2版) 去商家看看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第2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码:32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121095254/9787121095252
·条形码:978712109525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零距离上岗·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系列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第2版)》作为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系列规划教材之一,以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的内容和职能为主线,分别就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的指标体系、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工具、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的类型、人格测验方法、能力测验、职业适应性测验、基本人事调查、基于工作情境的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类型、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的实施、网上测评、评价中心技术等进行了阐述。《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第2版)》立足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在阐述必要理论的同时,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启发学生思考,深化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实践,并提炼学习目标与练习思考题目,方便教与学。
编辑推荐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第2版)》: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在保证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突出案例教学,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在内容上切合高职高专教学实际,满足教学需要,是高职高专学生走向社会、实现零距离上岗不可多得的教科书,也可供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工作者阅读参考。知识与能力的双重培养。从当前高职高专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劳动就业与市场需求,将学历教育和岗前技能培训有机结合。体例与内容的双新结合。章前学习目标、学习导航和引导案例有助于学生了解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思考问题;文中相关链接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章后自测题和案例分析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第2版)》在保持第1版主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对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指标体系、测评类型,以及人格测验方法、面试、评价中心技术、能力测验、基于工作情景的测验等内容进行修订与完善。章后的复习思考题题型由原来单一的简答题,改为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练习题和案例分析题。《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第2版)》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材,又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学辅导用书,还可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1 人员素质与能力的基本概念
1.2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的作用和意义
1.3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的基本理论
1.4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的中外发展史
本章重点概念
自测题
案例分析
调查研讨题

第2章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指标体系
2.1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指标和指标体系
2.2 测评要素的设计
2.3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
本章重点概念
自测题
案例分析
调查研讨题

第3章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工具
3.1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工具的测量学标准
3.2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工具的设计
3.3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工具组合
本章重点概念
自测题
案例分析
调查研讨题

第4章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类型
4.1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类型的划分
4.2 心理测验
4.3 人格测验
本章重点概念
自测题
案例分析
调查研讨题

第5章 人格测验方法
5.1 自陈量表
5.2 投影测验
5.3 评定量表和情景测验
本章重点概念
自测题
案例分析
调查研讨题

第6章 能力测验
6.1 一般能力测验
6.2 能力倾向测验
6.3 管理能力测验
本章重点概念
自测题
案例分析
调查研讨题

第7章 职业适应性测验
7.1 需求测验和动机测验
7.2 职业兴趣测验
本章重点概念
自测题
案例分析
调查研讨题

第8章 基本人事调查
8.1 个人情况调查
8.2 组织状况调查
本章重点概念
自测题
案例分析
调查研讨题

第9章 基于工作情景的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类型
9.1 公文筐测验
9.2 无领导小组讨论
9.3 面试
本章重点概念
自测题
案例分析
调查研讨题

第10章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的实施
10.1 实施测评操作要领和程序
10.2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的误差控制
本章重点概念
自测题
案例分析
调查研讨题

第11章 网上测评
11.1 网上测评概述
11.2 网络人力资源测评系统
11.3 网上测评流程
本章重点概念
自测题
案例分析
调查研讨题

第12章 评价中心技术
12.1 评价中心概述
12.2 评价中心的基本要素
12.3 评价中心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本章重点概念
自测题
案例分析
调查研讨题
参考文献
……
序言 零距离上岗·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系列规划教材,经过三年多教学实践的检验,得到了使用该教材的高职高专院校的普遍认可,也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科理论建设的日益完善与创新。尤其是近年来国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相关的新的法律法规,这些客观形势的变化,迫切要求对这套教材进行全方位的修订、更新升级、丰富完善,以满足和适应当前及今后教学的需要。
此次修订,在保持第1版主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紧密围绕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实际需要和零距离上岗这两大主题,有更新、有增加、有精简、有创新,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岗位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岗位的要求。
修订后的第2版教材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目标定位准确。本套教材以强化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为目标.力求实现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零距离”。
(2)内容与时俱进。本套教材的内容融入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最新成果和国家最新颁布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3)体例新颖活泼。本套教材在保持第1版的“引导案例”、“本章重点概念”、“案例分析”、“调查研讨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学习导航”、“相关链接”、“自测题”等新栏目,不但使学生对章节结构和知识体系有更加清晰的理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并与正文内容产生更好的互动。
本套教材以培养具备人力资源管理及管理学、经济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法规和政策,具有良好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及其他各种组织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相关研究的专门人才为目标,突出抓好把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最新理论、方法同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结合,侧重于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这一过程的培养,强化学生对操作技能与方法的掌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运用自如。
本套教材包括:①《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第2版)》、②《人力资源规划(第2版)》、③《员工薪酬福利管理(第2版)》、④《劳动关系管理(第2版)》、⑤《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第2版)))、⑥《绩效考评(第2版)》、⑦《人员招聘与配置(第2版)》、⑧《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第2版)》、⑨《人力资源管理实用文案(第2版)》。
文摘 插图:


第1章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1 人员素质与能力的基本概念
1.1.1 素质的概念、构成及特征
1.素质的概念
素质是个体完成一项工作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
一个人的素质是在个体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即由先天和后天因素组成。遗传因素是素质发展的先决条件,决定素质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因素是素质发展过程的影响因素,决定素质的现实性。任何素质都是先天和后天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对大多数人来说,遗传素质的差别是不大的。总体素质之所以有差别,是因为后天环境、教育及实践活动造成的。例如,营养、受教育程度以及从事的职业等都对人的素质会产生重要影响。
个体的倾向性和其他心理特征也是影响素质发展的重要条件。如对待工作,有的人主动性强,有的人主动性差一些,这表现了人不同的心理素质。
2.素质的构成
素质由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构成。身体素质是指体质、体力和精力的总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其他一切素质发展与事业成功的生理基础。心理素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素质包括能力素质、品德素质、人格素质、文化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及其他素质。狭义的心理素质包括能力素质、品德素质、人格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及其他素质。心理素质是个体发展与事业成功的关键。素质的构成如表1-1所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