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建筑 >

建筑设备(第2版)

2010-07-24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建筑设备(第2版) 去商家看看
建筑设备(第2版) 去商家看看

 建筑设备(第2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页码:351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5月
·ISBN:7112088968
·条形码:9787112088966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建筑设备(第2版)》在总结第一版使用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全书共分三篇,给水排水工程部分包括:城镇给水工程、建筑给水工程、消防给水、热水与饮水供应、建筑排水工程、室外排水工程、水泵与水泵站;供热通风与空调部分包括;采暖系统及其分类、采暖系统设计热负荷、散热设备、热源及热力网、建筑通风、空气调节、制冷系统、空调消声防振及防火排烟;电气工程部分包括:电力系统及建筑供配电、建筑照明、建筑物的防雷与接地、火灾自动报警与安全防范、建筑物的智能化等。
《建筑设备(第2版)》可供高校土木工程等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编辑推荐 《建筑设备(第2版)》: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目录
第一篇 给水排水工程
第一章 城镇给水工程
第一节 城镇用水标准与用水量
第二节 水源与取水工程
第三节 净水与输配水工程
第四节 给水管道、配件及设备
思考题

第二章 建筑给水工程
第一节 给水系统、给水方式及管道布置
第二节 调蓄与增压设施
第三节 给水管网计算
第四节 高层建筑给水
思考题

第三章 消防给水
第一节 室外消防
第二节 建筑消火栓消防给水
第三节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四节 其他灭火系统
思考题

第四章 热水与饮水供应
第一节 热水供应系统
第二节 加热方法和加热器
第三节 饮用水供应
思考题

第五章 建筑排水工程
第一节 排水水质指标与排放标准
第二节 排水系统
第三节 室内排水管的布置与敷设
第四节 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第五节 建筑雨水排水和回收利用
第六节 局部污水处理
思考题

第六章 室外排水工程
第一节 室外排水系统
第二节 室外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第三节 室外污水管的设计计算
第四节 雨水道设计
思考题

第七章 水泵与水泵站
第一节 离心泵的构造与基本参数
第二节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和水泵装置的工作点
第三节 水泵站
思考题

第二篇 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
第八章 采暖系统及其分类
第一节 热水采暖系统
第二节 蒸汽采暖系统
第三节 热风采暖系统与空气幕
第四节 辐射采暖系统
第五节 采暖系统的管路布置和主要设备
思考题

第九章 采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第一节 围护结构耗热量
第二节 加热进入室内的冷空气所需要的热量
第三节 采暖系统热负荷的概算
第四节 高层建筑采暖热负荷计算的特点
思考题

第十章 采暖系统的散热设备
第一节 散热器的作用及常用类型
第二节 散热器的计算
第三节 散热器的布置
思考题

第十一章 热源及热力网
第一节 供热锅炉及锅炉房
第二节 热力管网及热力引入口
思考题

第十二章 建筑通风
第一节 建筑通风概述
第二节 通风量的确定
第三节 自然通风
第四节 机械通风系统设备与构件
思考题

第十三章 空气调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空调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第三节 空调负荷和房间气流分布
第四节 空气处理设备
第五节 能量输配系统
思考题

第十四章 制冷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制冷循环与制冷压缩机
第三节 制冷机组
第四节 冷冻站设计
思考题

第十五章 空调消声防振及防火排烟
第一节 空调通风系统消声防振
第二节 空调建筑的防火排烟
思考题

第三篇 电气工程
第十六章 电力系统及建筑供配电
第一节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组成
第二节 负荷等级及供配电系统
第三节 建筑电气设备及电线、电缆
思考题

第十七章 建筑照明
第一节 建筑照明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室内、室外照明及应急照明
第三节 建筑照明灯具及绿色照明
思考题

第十八章 建筑物的防雷与接地
第一节 建筑防雷
第二节 等电位联结与接地保护
思考题

第十九章 建筑物的火灾自动报警与安全防范
第一节 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
第二节 安全防范系统
思考题

第二十章 建筑物的智能化
第一节 智能建筑概述
第二节 综合布线系统
第三节 通信系统
第四节 有线电视系统
第五节 楼宇自动控制系统
思考题

附录一 给水管段设计秒流量计算表
附录二 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附录三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附录四 室内排水横管的水力计算
附录五 水力计算图表
附录六 供热通风部分有关表格
主要参考文献
……
序言 本书自1997年出版以来,深蒙读者厚爱,陆续几次印刷,但时过9年,我国城镇建设迅速发展,大量建造居住及公共建筑房屋,建筑标准日渐提高,层数也愈来愈多,使用功能也越复杂,形式新颖多样化,如此促进了建筑设备学科的发展,不断涌现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同时技术标准、措施和设计规范也随之改变和革新,在此新的形势下,经磋商决定,将书本修订再版。在修订过程中,除将前版书中不足部分仔细加以修改,删繁就简,去旧革新,并增加很多新内容,尤其在供电部分是完全新增加的内容,使本书更加丰富和完善,以适合于教学要求,同时还在每章增加了例题和思考题,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基础和技术知识。
本书根据国内有关的教学大纲按40学时编写,新修订教材又增加了供电工程部分,现按60学时编写教学内容。各校对本门课程的学时安排有所差异,可根据各校的教学要求,在各章节的内容上自行取舍。
本书共分三篇,第一篇给水排水工程除第五章第五节由王继明编写外,其他各章节由卜城编写,王继明审校;第二篇供热及锅炉工程由屠峥嵘编写,石兆玉审阅,空调工程由杨旭东编写,由朱颖心审校;第三篇电气工程由谢庚编写,由刘明奎、梅雪皎校阅。
在编写过程中,再次得到全国有关院校,设计单位的学者和专家们大力帮助,谨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不足甚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指正。
文摘 插图:


三、气压供水装置
气压供水装置是水泵与气压罐的联合工作装置,水泵在向楼层供水的同时,还须将水压人存有压缩空气的密闭罐内,罐内存水增加,压缩空气的体积被压缩,达到一定水位时水泵停止工作,罐内的水在压缩空气的推动下,向各用水点供水。其功能与高位水箱相似,所不同的是罐的送水压力是压缩空气而不是高位水箱的位置高度,因此只需调整好罐内空气压力。气压装置可以设在任何位置,如地下室、地面或楼层中。应用灵活,可替代屋顶层的高位水箱,减轻建筑屋顶荷载,有利于抗震。其缺点是水压变化大,而罐容量小,调节容量也小,水泵启闭频繁,电耗大,投资也高。适用于不宜设高位水箱的情况。
(一)气压装置的分类
气压装置有变压式和定压式两类。常见的为变压式气压装置。按罐体形式分有立式、卧式、球形之分。按罐内水气关系分有气水接触式和气水隔离式。
1.变压式气压装置
气压罐向外供水是靠压缩气的压力,随着罐内的水量减少,压缩气体积增大,气体的压力减小,小到设定的最小值时,压力传感器通过控制系统启动水泵,水泵向气压罐和供水管供水,此时罐内空气再次被压缩,压力上升,当压力上升到设定的最大值,通过压力传感器,再次停泵,由气压罐供水。图2-6(口)为变压式气压罐示意图。
气压罐供水初期,气压高,水压也高,到气压罐供水末期,气压最小,水压也变小。其供水水压是在变化的,而且变化幅度较大。
2.定压式气压装置
在要求供水水压稳定的情况下,可采用定压式气压装置。定压式装置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是在出水管上设一个调压阀,使阀后的水压保持稳定。二是增设压缩空气罐,称双罐气压装置,当水罐出水时,气罐向水罐中有控制地补气,在补气管上设自动恒压阀,以保持恒压。这时水泵的启闭不能以压力高低来控制而是以设定的水位来控制了。而且当水泵向水罐内进水时,水罐内的压缩气会因超出需要量而压力过高,因此还必须有排气阀。排气阀设定在气压超出设定的最高压力时启动,小于最高压力时是关闭的。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