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采购基础理论研究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装备采购基础理论研究 |
 |
|
 |
装备采购基础理论研究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页码:55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11805769X/9787118057690
·条形码:978711805769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装备采购研究
内容简介 《装备采购基础理论研究》利用市场经济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从装备的商品属性、供求关系、市场特性出发,从装备的质量、价格、合同的基本要素入手,从装备采购的竞争、评价、监督、激励四个机制切入,对装备采购的基础理论从10个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可概括为“十论”。“商品论”剖析了装备的商品属性和公共品属性;“供求论”分析了装备的供给和需求问题;“市场论”分析市场结构和装备采购市场特点;“质量论”、“价格论”、“合同论”是从商品的基本要素出发,论述装备质量管理实践及未来发展趋势、装备价格的构成因素、装备采购的契约化和合同管理;“竞争论”、“评价论”、“监督论”、“激励论”则是从运行机制的角度,讨论提高装备采购效益、健全装备采购管理体制、完善装备采购机制的措施和方法。
《装备采购基础理论研究》既可作为装备机关、装备研究院所、军事代表的参考书,又可作为装备研制、生产、使用部门的参考书,还可作为各类装备采购培训班、研讨班的参考书。
编辑推荐 《装备采购基础理论研究》一书是作者多年理论研究的总结,主要是运用经济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对装备采购进行探索和研究。从10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即书中10章内容包含的“装备采购十论”。
目录 第一章 商品论
1.1 商品概述
1.1.1 商品的理论渊源
1.1.2 商品的定义
1.1.3 商品的分类
1.2 作为特殊商品的公共品
1.2.1 公共品理论相关沿革
1.2.2 公共品的定义
1.2.3 公共品的分类
1.3 装备的商品属性的一般性
1.3.1 装备的定义
1.3.2 装备的分类
1.3.3 装备的商品属性
1.4 装备的商品属性的特殊性
1.4.1 装备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1.4.2 装备价值的特殊性
1.4.3 装备生产积累的特殊性
1.4.4 装备生产实现的特殊性
1.4.5 装备再生产的特殊性
1.5 装备的公共品属性
1.5.1 装备的公共品特征
1.5.2 装备的公共品类型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供求论
2.1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2.1.1 需求
2.1.2 供给
2.1.3 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2.2 弹性及其应用
2.2.1 弹性
2.2.2 需求弹性
2.2.3 供给弹性
2.2.4 弹性的应用
2.3 装备需求分析
2.3.1 装备需求的界定
2.3.2 装备需求的特点
2.3.3 装备需求的影响因素
2.3.4 装备需求决策
2.4 装备供给分析
2.4.1 装备供给的界定
2.4.2 装备供给的特点
2.4.3 装备供给的决定因素
2.4.4 装备供给的潜力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市场论
3.1 市场与市场经济
3.1.1 市场的基本原理
3.1.2 市场经济
3.1.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2 完全竞争市场
3.2.1 市场类型的划分
3.2.2 完全竞争市场
3.2.3 市场的均衡与非均衡
3.2.4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3.2.5 市场的效率
3.3 不完全竞争市场
3.3.1 完全垄断市场
3.3.2 垄断竞争市场
3.3.3 寡头垄断市场
3.4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3.4.1 市场失灵
3.4.2 自然垄断与政府管制
3.4.3 市场、政府和企业
3.5 装备采购市场
3.5.1 装备采购市场的定义与历史沿革
3.5.2 装备采购市场结构
3.5.3 装备采购市场的功能
3.5.4 装备采购市场的特征
3.5.5 政府在装备采购市场中的定位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质量论
4.1 质量
4.1.1 质量的一般理解
4.1.2 质量的基本术语
4.2 质量管理
4.2.1 质量管理及相关术语
4.2.2 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
4.2.3 质量管理的基本职能
4.2.4 质量管理的信息化
4.3 装备质量
4.3.1 一般商品的质量特性
4.3.2 装备质量的内涵及特点分析
4.3.3 装备质量标准体系
4.4 装备质量管理过程
4.4.1 装备质量管理的特点
4.4.2 装备质量的检验
4.4.3 装备成品试验
4.4.4 装备质量的质量控制
4.4.5 合同中的质量保证控制
4.4.6 质量成本控制
4.4.7 装备质量的监督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价格论
5.1 价格概述
5.1.1 价格定义
5.1.2 价格形成
5.1.3 价格构成
5.1.4 价格机制
5.1.5 价格形式
5.2 一般定价理论
5.2.1 定价策略
5.2.2 定价方法
5.3 公共定价理论
5.3.1 公共定价
5.3.2 主要理论依据
5.3.3 公共定价规则
5.3.4 非对称信息下的机制设计
5.4 装备价格
5.4.1 装备价格定义
5.4.2 装备价格形成
……
第六章 合同论
第七章 竞争论
第八章 评价论
第九章 监督论
第十章 激励论
推荐书目
后记
……
序言 《装备采购基础理论研究》一书是作者多年理论研究的总结,主要是运用经济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对装备采购进行探索和研究。从10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即书中10章内容包含的“装备采购十论”。首先装备的“商品论”明确了装备是一种商品,进而阐述了作为特殊商品的公共品的定义,明确了装备是一种商品,也是一种公共品,其商品属性和公共品属性是研究装备采购活动特征及相关理论的前提,是制定相关制度的基础。装备的“供求论”是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对装备采购进行探讨,从供给和需求这一市场经济基础理论出发,对装备采购进行系统分析。装备的“市场论”则从市场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人手,分析装备采购市场的特点和运行机制。装备的“质量论”、“价格论”、“合同论”是从商品的基本要素出发,论述装备质量管理实践及未来发展趋势、装备价格的构成因素、装备采购的契约化和合同管理。装备的“竞争论”、“评价论”、“监督论”、“激励论”则是从运行机制的角度,讨论提高装备采购效益、健全装备采购管理体制、完善装备采购机制的措施和方法。
文摘 第一章 商品论
装备首先是一种商品,因此,本章明确了商品是研究一切市场活动及其运行规律的基础,阐述了作为特殊商品的公共品的定义、性质和分类,并进一步明确了装备是一种商品,也是一种公共品,具有商品属性、公共品属性和特殊商品属性。这是研究装备采购活动特征及装备采购理论的前提,是相关制度制定的基础。
1.1 商品概述
商品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商品是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
商品生产需要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社会分工,另一个是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存在。没有社会分工,大家都生产相同的东西,就没有交换的必要了。另外,虽然有分工的不同,但是生产资料却都是归大家所有的,生产的东西,我的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那也就没有交换的必要了。
1.1.1 商品的理论渊源
1.古希腊时代的商品理论
人们对于商品的关注源于人们对于经济问题的讨论。在古希腊时代,色诺芬(Xenophon)、柏拉图(Plato)、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等人就对商品货币经济做了初步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如分析了商品的某些属性。
后记 围绕“装备采购”这个研究主题,我们结合工作实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装备采购理论的研究和探讨,至今断断续续地进行了20多年,作为研究和探讨各个阶段的总结,通过国防工业出版社,我们编著出版了五本书——《装备采购理论与实践》、《装备采购与先进制造技术》、《装备采购合约化质量理论研究》、《装备采购经济问题分析》、《装备采购基础理论研究》。这些书有些是近期撰写的,有些是前几年曾出版的,现在以装备采购研究丛书的形式奉献给大家。作为这个研究团队的牵头人,值此书稿掩卷之际,回顾其研究历程,的确感到研究工作是艰辛和收获并存。虽然碰到了许多的困难,但结果却是让人欣慰和高兴的。实际上,书稿撰写的过程,就是学习思考和提高的过程、也是实践和应用验证的过程、更是成长和成熟的过程、还是大家合作和共同努力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这套丛书的出版,离不开组织的培养、首长的关心、同志们的支持、亲人们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