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少儿 > 低幼 >

古典文化必读书系-三字经 千字文 百家姓

2010-07-19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古典文化必读书系-三字经 千字文 百家姓 去商家看看
古典文化必读书系-三字经 千字文 百家姓 去商家看看

 古典文化必读书系-三字经 千字文 百家姓


基本信息·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页码:34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
·ISBN:720409400X
·条形码:978720409400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古典文化必读书系

内容简介 这是中国古代的三种幼儿启蒙读物。 《三字经》是一部小型通鉴纲目,上自天文地理,下至诸子百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历史、社会、人生的百科全书。《百家姓》集中国常用姓氏之大全,为人人必读,家家必备的常用书籍。《千字文》是一千四百多年前,前朝才子周兴嗣编撰的一篇奇文,构思巧妙,寓意于理。

目录
三千经
千字文
 附:闺训千字文
百家姓
附录:
 弟子规
 小儿语
 名贤集
 改良女儿经

……
文摘 三字经
 (宋)王应麟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性:指人的天性,简称“人性”。本善:本质上是善良的。然而孟子认为:“性无善不善”、“有性善,有性不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未善”。性:此处指气质。朱熹《论语集注·阳货》:“所谓性,兼气质而言。气质之性,固有美恶之不同。”程子说:“此言气质之性,非性之本。” 习:意思是模仿、学习。朱熹认为:“学习于善则善,学习于恶则恶。”小孩子模仿性特别强,朱熹的看法是对的。相远:意为相隔十分远。《论语·阳货第十七》:“性相近,习相远。”
 【释义】
  人在降生的时候,先天的生性就其本质上而言是善良的。人的善性原本十分近似,只是由于受到后天外界的习染影响而导致发展成为各不相同的习性,使这种先天气质间相互的差异变得很大。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苟:即苟且,不严肃。陈亮《上孝宗皇帝》:“一日之苟安,数百年之大患也。”另作连词用,意思是如果,假设。《商君书.更法》:“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释义】
如果不进行教育,那么孩子先天善良的本性就会向恶劣的方面转移。教育孩子是使他们懂得的道理,要使孩子懂得做人最可贵的是专心致志。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孟母:传说战国时的学者、哲学家、思想家孟轲的母亲为选择邻居曾三次搬家。孟家最初住在一个坟地旁,孟轲就学着做丧事;其后与一个屠夫做邻居,孟轲则忙着摹仿杀牛宰羊;最后迁到一所私塾旁,孟轲便跟着那些儒者学习应对进退的礼节。孟母见此很高兴,于是定居下去。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