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精神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节俭精神 |
 |
|
 |
节俭精神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页码:164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7801404068
·条形码:978780140406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泓露沛霖
内容简介 节俭不仅仅是美德,更是一种成功的资本,一种核心竞争力。在微利时代,节俭的企业,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节俭的员工,永远是企业的金员工。
只有节俭,企业才能生存;只有节俭,员工才能有所发展。在微利时代,在是否节俭的问题上,企业和员工面临的只有一种必然的选择。
节俭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这一竞争力的获得又得益于员工的节俭意识和节俭精神。针对员工节俭的问题,本书提出了节俭时代的员工行动准则,帮助员工克服奢侈浪费的错误行为,从小处着手,改善自己的工作,为企业节省第一分钱,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本书深刻地阐述了节俭在企业的市场竞争中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纠正了长期存在于人们心中的关于节俭的错误看法,重塑了新时代的新节俭主义,指出了贯彻实行新节俭主义的可行办法。以供企业参考。
媒体推荐 书评
企业家只要做两件事,第一是营销,第二是削减成本。其他都不要做。 ——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 成本是真正的魔鬼,如果你不能引导员工主动自觉地与魔鬼战斗,它就会与员工结盟,在你视线之外、控制之外的任一时间、任一地点,悄声无息地掠走利润。 ——TOM户外传媒集团总裁 李践
编辑推荐 企业的首要问题是赢利,赢利里的首要问题是树立节俭精神。节俭精神是所有企业赢取利润的最大支点,节俭精神是所有员工敬业的最高体现。节俭不仅仅是美德,更是一中成功的资本,一种核心竞争力。在微利时代,节俭的企业,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节俭的员工,永远是企业的金员工。
目录 第一章 节俭是赢的不二法则/1
1.成由勤俭败由奢/2
2.节约一分钱等于生产一分钱/7
3.利润的多少取决于节俭/12
第二章 微利时代,节俭必行/17
1.企业如何面对“五荒”/18
……
文摘 书摘
3.奢侈文化带来的恶果
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弗兰克撰写了一部名叫《奢侈病》的书,认为无节制的奢侈挥霍不仅使资源消耗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给人类的日常生活也造成了许多烦恼和不幸。
1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使人们尝到了奢侈所带来的恶果。汉城大学校长认为,韩国金融危机尽管与政策失误有关,但是其根源在于我们每个人过分的奢侈和浪费。日本《时报》认为,“日韩两个富有的国家发生这次金融危机完全是饱暖思‘邪欲’的结果。”我们不难看出,奢侈、浪费所造成的恶果是极为严重的。
其实,奢侈所造成的恶果在中国也不鲜见。秦始皇的阿房宫堪称世界奢侈之最,结果引发了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慈禧太后即使在晚清行将溃败之时,也坚持“把奢侈进行到底”,挪用海军军费,花巨资修建了颐和园,供自己生前及时玩乐,致使中国在黄海海战中惨遭失败。
可人们并没有因此痛定思痛,像这样的“奢侈之王”在当今中国并不鲜见,某些人的奢侈行为骇人听闻。l8万多元人民币一桌的“黄金宴”、36万余元一餐的“满汉全席”有人争着吃,上千元上万元一瓶的xo和路易十三有人争着喝,标价1188万元的宾利轿车有人争着买……而且这些还只是个人消费,某些集团消费则更为惊人。一台文艺晚会出手就是上百万、上千万,还有许多“形象工程”不知要耗费多少钱。
对于企业来说,奢侈更是一杯含有剧毒的“美酒”。有些企业效益好一点就头昏脑胀,大肆挥霍,摆谱、显阔气,不是大吃大喝,就是购买豪华小汽车,建造豪华办公楼。企业的奢侈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这样奢侈的结果就是许多企业走上了破灭的不归路。
当年,德隆集团为了融资在某省会城市租了五层楼,以四星级宾馆的标准进行了豪华装修,每年房租就高达l000万元,而里面的工作人员只有80多人。他们开出的融资回报率是年息18%,据此估算,德隆在此地融资的成本在20%~30%年息左右,所以其年收益必须要达到50%以上。结果,德隆很快就为这份奢侈付出了代价,不久就烟消云散了。
更为让人痛心的是,企业为了追求表面的风光,还不惜血本,疯狂造势,造势的手段是大肆宣传和广告,完全不考虑成本和效益。正是不惜血本的进行造势,有多少企业饮恨退出了市场。
说到不惜血本的造势,就不得不提及当年的央视 “标王之争”。1995年秦池酒厂以6666万元中标。6666万元在当时意味着三万吨白酒,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