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中国60年抒情散文100篇(1949-2009)

2010-07-17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国60年抒情散文100篇(1949-2009) 去商家看看
中国60年抒情散文100篇(1949-2009) 去商家看看

 中国60年抒情散文100篇(1949-2009)


基本信息·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页码:46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807308656/9787807308652
·条形码:978780730865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60年抒情散文100篇(1949-2009)》讲述了:中国60年(19492009)抒情散文100篇收录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100位著名作家的散文精品100篇。全书分为海浪声声、喜鹊登枝、山高路远、亲情永恋、岁月之河五辑,全方位表现祖国的大好河山、风土人情、历史变迁和时代进步,堪称对中国当代抒情散文的一次最好总结。
编辑推荐 《中国60年抒情散文100篇(1949-2009)》由学林出版社出版。
目录
对抒情散文的呼唤(序言)
第一辑 海浪声声
秋天我在泸沽湖
雨雾漓江图
青海湖
母亲的河
悠悠渭水
海上的幻影
日月潭记
冲浪者的乐趣
黄河一掬
鼓浪屿的节奏
黑龙汀,从我瞳孔里流过
运河上的船夫
我记住的这一条江
湖光塔影
倾斜的风景
海滩拾贝
珍珠赋
黄浦江的早晨
江河行
镜泊湖

第二辑 喜鹊登枝
藏羚羊跪拜
老海棠树
珍珠鸟
走向胡杨
三棵树
金茶花
荔枝蜜
谁能为一只小鸟下跪
老树
假如鱼也生有翅膀
风中的鸟窝
地下森林断想
巩乃斯的马
昭君的草原
看绿
鹰之死
我家有只小灵龟
目落地方的青鸟
我有过一只小蟹
森林的历程

第三辑 山高路远
祁连雪
故乡行
桂林山水
灵洁九寨沟
武夷山的雨
天目山寻秋
昆仑飞瀑
初秋的夏拉草原
雨中登泰山
桃花源记
拣麦穗
梦中的天地
天下第一坡
会唱歌的墙
黄土高原
蓬莱抒怀
故乡的蓝蓝的溪啊
故乡的榕树
乡愁
天山景物记

第四辑 亲情永恋
孩子不见了
回家去问妈妈
只缘身在此山中
母亲与小鱼
一点不能忘记的记忆,
妈妈在山冈上
离别
没有回声的呼唤
我的十六岁的小姑娘
永远的愧疚
教子日记
沉船上的父亲
我吻女儿的前额
母亲,我不识字的文学导师
笑的遗产
女儿的嫁妆
母亲是船也是岸
大爱无边
生死之间
没有父亲的父亲节

第五辑 岁月之河
百衲情
怀念曹禺
作家里的乡亲
一个人的火车
初恋像一趟过时不候的列车
我的同桌
王炳南回故乡
我和叶莉
邓老爷子
老乡
“胖嫂”,您在哪里
存之天下
敬礼,白桦树
秋天的钟
与狼共舞
妞妞教我当外公
老师窗内的灯光
鸡毛蒜皮
母亲与三毛
我家乡的秋子
……
序言 时下,散文很热闹。写散文的人多,读散文的人也多。当然,容纳散文的阵地也非常之大,除传统的报刊,最大的地方是网络。随便进入某个人的博客,你几乎都可以看到类似散文的文字。我想到过去的一句话,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广阔的天地里大有作为。这句话如果用到散文创作上,是不是可以改为知识青年搞文学去,在散文的天地里将会大有作为。
对于散文创作,我觉得有好多话可说。譬如谈技巧,谈题材,谈出版,谈语言,谈其中的思想、哲理、情感、细节、故事等等,似乎可以无话不谈。散文嘛,总应该可以谈的轻松些,不必那么拘谨,那么扭捏,那么一本正经,那么装腔作势。我这么说,或许有人站出来,说我拿散文太不当回事,太过于草率,太过于玩票。所以,在谈到散文时我有时又觉得无话可说。我国是文化古国,也是文化大国,更是文学大国,随便拿出一部书来,就可以让友邦惊诧,比方说《诗经》、《史记》、《古文观止》,尤其是我们的诗歌和散文,简直可以用文学的颠峰来形容。
既然我们的文学曾出现过颠峰,是不是我们就可以不写了呢?当然不是。我们现在的写作,是用白话文写作。白话文发展到今天有一百多年了,我不能说我们已经将白话运用得非常娴熟。白话写作虽然很自由,表达一个意思可以选择多种语汇,但真的要做到说的写的恰到好处绝非易事。我们看一部作品好坏,首先感受到的不是它的思想,而是它的语言。如果一个作家的语言让读者接受不了,那这个作家离失败就不远了。
文摘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头上的纱巾,一直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与它形影不离。是不是因为朦胧是另一种美丽诱惑之故,我不顾旅途的疲劳,走出江边的公寓,进入了朦胧的山水之中。中国古代就留下“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佳句,但烟雨漓江是呼唤不出来的羞女,始终深藏在它的纱巾里。因而,那江里的渔舟,江里的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朦胧诗里的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走到江边,想撩开雨雾的盖头,看一看它的娇美,但我很快发现那是一个幻想,就是借来济公活佛的芭蕉扇,也无法让漓江的雨雾消散,使山水变得清晰可读。自笑天真之际,只好向朦胧诗中的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我希望把它们看得真切一些;如果灵感显圣,还真有可能把它串连成一首雨雾漓江图的绝美诗文呢!我先向最近的一个标点走去,它圆圆的像是标点中的句号,我推断那是一把伞,伞下坐着的该是江边的一个垂钓者,正在等待鱼儿咬噬鱼饵呢!等我走近了,才知道我只猜对了二分之一,那圆圆的东西确实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这是谁丢在这儿的?’难道它的主人到哪儿方便去了?待我转身要离去时,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声对我问候:“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这是谁在问候?又是问候谁?我定睛看了看我的四周,没有一个人影,还没容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诗中的佳旬,这伞下一定藏着一个顽童。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