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问中国教育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拷问中国教育 |
 |
|
 |
拷问中国教育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页码:243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
·ISBN:7806768548
·条形码:978780676854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中国聚焦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犀利的笔锋、忧愤的思想、澎湃的激情、生动的描述,直指应试教育的软肋与死穴。与此同时,作者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对中国教育改革的严重性、紧迫性及其出路,进行了有益的不乏见地的论证与探讨,是一部呼唤中国教育改革的警世书。
作者简介 杨晓升,男,广东潮汕人,1984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曾任《中国青年》杂志记者、文化版主编、社会版主编,现任《北京文学》杂志执行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曾发表报告文学、小说、敞文、随笔、评论等各类作品约l 80余万字,长期以来关注重大社会问题和大众文化问题,所著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魂告急——一拜金潮袭击共和国》、《告警一一中国科技的危机和挑战》、《中国教育,还等什么》《只有一个孩子——中国独生子女意外伤害悲情报告))等曾先后在社会畅销,反响强烈。
编辑推荐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犀利的笔锋、忧愤的思想、澎湃的激情、生动的描述,直指应试教育的软肋与死穴。与此同时,作者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对中国教育改革的严重性,紧迫性及其出路,进行了有益的、不乏见地的论证与探讨,是一部呼唤中国教育改革的警世书。
目录 总序“话语权”和“知情权”/1
第一章“黑色的七月”与“美丽的折磨”/1
黑色的七月/2
美丽的折磨/1O
延伸阅读:老师,请不要再倒计时了/12
第二章 指挥棒的魔力与罪恶/15
……
文摘 书摘
“黑色的七月”与“美丽的折磨"
中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也是一个教育古国。两干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的出现,让神州大地阳光普照。从汉代开始,考试制度的出现,让众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找到了光宗耀祖的最佳渠道,为了名题金榜,一代又一代的家长们用“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的训诫教育自己的子女。
中国考试制度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汉代:察举制(由地方官吏考察推举)
魏晋:九品官人法(由中正官按照九种等级考察人才)
隋代:设进士科
唐代:完备的科举制
1905年:废除科举制
1938年:民国国立高校联合招生
1949年:“维持原校”仍然单独招生
1952年: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1964年:分文理两科
1966至1976年:停止全国统考招生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中国考试制度中的两件大事给大家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一是“文革”期间长达十年全国统考招生制度的停止,残酷地剥夺了千千万万青年上大学深造的权利,同时也泯灭了众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希望;二是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如经历漫长严冬之后的缕缕春光让无数的人欣喜若狂奔走相告,那情景那场面让人激动不已且难以忘怀。
黑色的七月
然而数年之后,高考带给人们的已不再是激动,而是几乎难以承受的压力。报告文学作家陈冠柏在一篇题为《黑色的七月》的报告文学中,对此作了详细的描述——
在七月的日历上,由于高考招生的幽灵游荡而变得云谲波诡。
千万人参与竞争的高考像狂暴的季风,周期性地席卷中国大陆。
对于直接或间接地旋入这场暴风雨的人们说来,这是个激烈厮拼的七月,昏天黑地的七月。
且把我的长镜头首先对准这个画面——
面对着案头的文具盒,他把盖儿打开复又合上。犹豫。踟蹰。终于取出了那把幽光闪烁的刮胡子刀片。
当刀片触及食指时,他发觉手指像条颤动的弦……
洁白的纸上留下了殷红殷红的几个字:7.7—9。
这是全国高校招生统考日期。也是盒国数百万青年人命运搏击的日期。
就如这血写的颜色,七月,本该是红色的。
我从那些蒸腾着暑浪汗雨的教室走过。从那些贴满千奇百怪的难题绝题的甬道走过。从那些于燥热难熬的午后在柳阴下苦苦诵读的人们身边走过。从那些蚊子围攻的斗室走过。人们都说:“考大学跟打仗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