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诗歌词曲 >

郑板桥诗词笺注

2010-07-08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郑板桥诗词笺注 去商家看看
郑板桥诗词笺注 去商家看看

 郑板桥诗词笺注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陵书社
·页码:32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9787806943441
·条形码:978780694344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要认识一位诗人,唯有多读他的诗作;
要评价一位诗人,更须遍读他的诗作。
从《郑板桥诗词笺注》中,读者可以看到一位孝慈仁爱的板桥,一位恪守儒家道德规范的板桥,一位努力做个好官的板桥,也不免常常发牢骚的板桥,以及情色风流的板桥
作者简介 华耀祥,中国古代文学副教授,长期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任扬州教育学院《扬州教育学院学报》主编。曾参与编写《中国现代文学史》(福建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乡土教材——我爱扬州》(江苏教育出版社)、与友人合著《板桥家书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另发表过各类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前刻诗序
后刻诗序
诗钞
巨鹿之战
种菜歌
题双美人图
自遣
山色
诗四言
偶然作
送友人焦山读书
海陵刘烈妇歌
扬州(四首)
晓行真州道中
寄许生雪江三首
赠石道士
闲居
宗子相墓
七歌
哭椁儿五首
村塾示诸徒
淮阴边寿民苇间书屋
项羽
邺城
铜雀台
诋水
易水
赠瓮山无方上人二首
追忆莫愁湖纳凉
送职方员外孙丈归田
峄山
山寺
徐君墓
赠博也上人
寄许衡山
寄松风上人
喜雨
弘量上人精舍
题画
悍吏
私刑恶
抚孤行
赠巨潭上人三首
别梅鉴上人
客扬州不得之西村之作
再到西村
除夕前一日上中尊汪夫子
秋夜怀友
芭蕉
梧桐
得南闱捷音
山中雪后
题画
莫为
小廊
怀舍弟墨
昼苦短
赠高邮傅明府,并示王君廷橥
落拓
赠潘桐冈
观潮行
弄潮曲
肃宗
南内
韬光
偶成
饮李复堂宅赋赠
题团冠霞画山楼
大中丞尹年伯赠帛
题游侠图
题程羽宸黄山诗卷
赠张蕉衫
上江南大方伯晏老夫子
由兴化迂曲至高邮七截句
赠国子学正侯嘉瑶弟
赠胡天游弟
燕京杂诗
呈长者
酬中书舍人方超然弟
读昌黎上宰相书因呈执政
瓮山示无方上人
寄青崖和尚
访青崖和尚,和壁间晴岚学士、虚亭侍读原韵
法海寺访仁公
同起林上人重访仁公
山中夜坐再陪起上人作
赠图牧山
又赠牧山
送都转运卢公
李氏小园
野老
赠金农
细君
雨中
平山宴集诗
赠梁魏金
骨董
逢客人都寄勖宗上人口号
贫士
行路难三首
又一首仍用前起句
广陵曲
《秦宫诗》后长吉作
……
诗钞范县作
诗钞潍县作
词钞
附录
后记
……
序言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板桥是其号,康熙三十二年(1693)生于江苏兴化一个清贫的读书人家。中秀才后,设塾于真州(今之仪征),继而卖画于扬州,雍正十年中举,乾隆元年中进士,先后于范县、潍县为令,约于十八年辞归,三十年(1765)逝世。生前曾自编并手书诗钞、词钞及家书十六通。
俨然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正和封建社会的其它知识分子一样,儒家思想是他世界观的根本,这在他的十六通家书中表现得最为鲜明。他在对堂弟郑墨的训诲中提出,读书修身“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秉性要“忠厚悱恻”,为人要“去浇存厚”,不可工心计。对人要讲爱,所谓“以人为可爱,而我亦可爱矣”;即使自己富贵了,仍要“敦宗族,睦亲姻,念故交”。孔子的仁者“爱人”(《论语.颜渊》)正是板桥世界观的核心,而且,这在板桥身上有着独特的体现。
板桥认为,穷人与富人“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应该平等。他要求家人对佃户要尽主客之礼,“主客原是对待之义,我何贵而彼何贱乎?”他严格要求儿子,不论贫富,一律要尊重年长的同学。这种平等观固然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民胞物与”(张载《西铭》)等儒家思想的反映,但是,在讲究等级、门第的封建社会里,这样的平等观是难能可贵的。原因在于思想对人的影响,不是如白染皂般的简单,而是和个人特定的生活经验的一种化合。板桥出身清贫,对当时富欺贫、强凌弱的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体认,所以,在板桥身上,儒家的思想道德不是口头上说说的高调,而是真心信奉、躬自实践的行为准则。
文摘 前刻诗序①
余诗格卑卑,七律尤多放翁习气②。二三知己屡诟病之,好事者又促余付梓③。自度后来亦未必能进,姑从谀而背直断愧汗下,如何可言!板桥自题。
【笺注】
①板桥首次刻印诗集在乾隆七年。《刘柳村册子》有记:“板桥自京师落拓而归,作《四时行乐歌》,又作《道情》十首。四十举于乡,四十四岁成进士,五十岁为范县令,乃刻拙集。是时乾隆七年也。”
②放翁习气:指陆游闲适之作。板桥一贯主张文章应“敷陈帝王之事业,歌咏百姓之勤苦,剖析圣贤之精义,描摹英杰之风猷”(《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陆游诗中虽多慷慨激昂、忧心国事之作,亦有众多闲适诗词,故板桥自称“诗格卑卑”。然板桥于陆游评价极高,《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五书》中将陆游与杜甫并称,且为陆游闲适之作辩护,所谓“诗格卑卑”也者,只是承认自己有此类诗作,并非真的自我贬低。
后记 笔者曾于1995年和友人顾黄初合作出版了《板桥家书译注》,此后就有意于笺注他的诗词,以完成对板桥作品的诠释。于是,在教学之余着手做起,却也随时准备停手——旦发现有高明先我而成的话。但是,直到现在,始终只见对板桥个别诗词的注释,我也就断断续续地三易其稿,完成了笺注。板桥生前曾手写并刻印了他的“诗钞”和“词钞”,至于现在搜罗到的集外诗词,虽然并非没有佳作,但是无论内容上还是艺术性上,都没有超越板桥的自选,所以我的笺注也就以其“诗钞”和“词钞”为限。
我笺注所依的,是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搜辑整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郑板桥集》。不过,我重点了部分标点,间有几处我以为校勘未当的,也作了改动,这已经在笺注中作了说明。
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我在每首诗词的笺注后面加了简短的评点:或点明诗词的主旨,或揭示潜在的情思;写得出色处,作几句赞语,不足处,也批评一二。写来有长有短,点到为止。也许未必切中肯綮,甚至误读了作者,但一得之愚,供参考而已。
卞孝萱先生的《郑板桥全集》汇集了丰富的有关板桥的资料;也是由他主编的《扬州八怪年谱》和丁家桐先生的《绝世风流郑燮传》梳理了板桥的生平、行状以及作品系年;钱仲联先生主编的《清诗纪事·乾隆朝卷》勾勒了一个审视板桥诗词的文学背景。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