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哈尼梯田自然与文化景观生态研究

2010-07-06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哈尼梯田自然与文化景观生态研究 去商家看看
哈尼梯田自然与文化景观生态研究 去商家看看

 哈尼梯田自然与文化景观生态研究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页码:22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11100058/9787511100054
·条形码:978751110005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哈尼梯田自然与文化景观生态研究》内容为:需要指出的是,在一般意义上的《世界遗产名录》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具有重要意义的遗产类型也需要我们的关注和保护。目前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中所列的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文化景观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外,还有许多国际组织也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并建立了一些国际性的网络促进不同类型遗产的保护与管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国际重要湿地、世界地质公园、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等就是这些“世界级”遗产的突出代表。
农业文化遗产,除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和技术知识以外,还包括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系统。为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4年起在世界范围内评选出了5个古老的农业系统,作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试点,在国内外有关专家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浙江省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名列其中。按照粮农组织的定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按照计划,联合国粮农组织将
在今后几年内陆续选出100~150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类型,以促进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
编辑推荐 《哈尼梯田自然与文化景观生态研究》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丛书之一。
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1.1 云南省哈尼族及梯田分布区
1.2 元阳县自然地理特征
1.3 元阳县社会经济特征

2 元阳县景观格局及其变化
2.1 元阳县景观格局分析
2.2 元阳县聚落景观空间格局与耕作半径
2.3 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
2.4 景观变化的图谱方法研究

3 元阳县典型流域景观格局、水资源评价与营养物质时空变化研究
3.1 流域自然与社会概况
3.2 流域景观格局特征
3.3 流域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评价
3.4 流域营养物质时空变化分析

4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4.1 哈尼文化的特质——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4.2 元阳哈尼文化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哈尼梯田文化
4.3 哈尼梯田文化生态系统
4.4 元阳哈尼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矛盾
4.5 哈尼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模式

5 梯田景观多功能价值综合评价
5.1 景观的功能与多功能景观
5.2 景观评价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5.3 梯田景观的美学特征
5.4 梯田景观多功能价值综合评价

6 哈尼族传统资源管理知识与梯田景观保护研究
6.1 哈尼族的传统资源管理知识
6.2 梯田景观保护研究
参考文献
……
序言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是长期地质历史演变与人类活动多重作用下形成的人类文明的瑰宝,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及其对环境影响的加剧,自然与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和威胁。为了加强自然与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与保护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得到了各国的积极响应,并取得巨大的效果。
遗产保护事业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程度和教育科技文化发展的水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能够提高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个城市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甚至使一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地方一夜知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开展遗产保护教育有助于青年学生乃至全体国民增强对地球自然资源和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同时也使他们学会在世界多样文化的背景下与其他文化共处,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这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2联合国文化遗产年”之际,世界遗产委员会为纪念《世界遗产公约》30周年而通过的《世界遗产布达佩斯宣言》明确指出:“努力在保护、可持续性和发展之间寻求适当而合理的平衡,通过适当的工作使世界遗产资源得到保护,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社区生活质量作出贡献。”
文摘 插图:


1研究区概况
1.1云南省哈尼族及梯田分布区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26个民族的云南是中国的缩影。哈尼族是云南第三大少数民族,是集中分布在云南省的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她在云南省内也具有地域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见表1.1)。绝大部分哈尼族分布在云南南部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问地带,哀牢山和无量山的广阔山区,主要是云南省玉溪地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此外,还有15万哈尼族人跨境居住在越南、老挝、泰国的北部山区和缅甸的东南部,但这些地区的哈尼族自称为“阿卡”。依据哈尼族人口密度可以把哈尼族分布区分为:①核心区:红河县、元阳县,人口密度大于71人/km2;②过渡区:元江县、墨江县、绿春县、金平县,人口密度大于18人/km2;边缘区:峨山县、新平县、镇沅县、景东县、景谷县、双柏县、普洱县、澜沧县、江城县、孟连县、勐海县、景洪县、勐腊县,人口密度小于11人/km2。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