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表象下的真实历史

2010-07-05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表象下的真实历史 去商家看看
表象下的真实历史 去商家看看

 表象下的真实历史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页码:27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7802227038/9787802227033
·条形码:978780222703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表象下的真实历史》揭示了隐藏在表象下的真实历史。纵观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可谓各有千秋,然而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则是不择手段,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君子?谁才是真正的英雄?不要被某些历史结论和历史现象所蒙蔽,重新审视这些历史现象;改变历史某些传统的说法,对其有清醒的认识;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当时的历史背景,从中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得出一定的结论,在更高层次上看待历史……
编辑推荐 区区红颜,何能殃国?君子之流,英雄之迫?李世民真的是一位贤明之帝吗?杨贵妃真的是安史之乱的引发者吗?仁者定能无敌吗?缓兵之策就一定能取胜吗?《表象下的真实历史》中提出了一个与传统智慧相悖的观点,探索历史背后的真实世界。
刀光剑影渐渐黯淡,鼓角争鸣渐渐远去,在一切浮华背后,涤荡腐旧,萌生新芽。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种艺术;它可以错鉴,更可以欣赏。

目录
第一章君子之流,英雄之道
1.春申君何来君子之称
2.汉武帝,有道之君乎
3.乱臣贼子,名不副实
4.仁义背后,实为阴谋
5.千古名相,身份之谜
6.曹操,乃一代奸雄乎
7.李世民,乃贤明之帝

第二章区区红颜,何能殃国
1.妲己误国,殷纣亡国
2.烽火戏诸侯的刽子手
3.西施亡吴,不足为据
4.姐妹妖媚,成帝昏庸
5.董卓之死,貂蝉是器
6.安史之乱,贵妃点燃

第三章心字当头,何故为“计”
1.商汤剪发,目的何在
2.冯谖为孟尝君买“义”
3.罪己之术,易得民心
4.曹操之意,不在煮酒
5.李渊纵酒,真为自晦
6.一代女皇,用谋登基
7.“以怨报德”除心患

第四章治乱有势,成败有数
1.庄王绝缨,宽治天下
2.粗中有细,术中有道
3.韩信与“背水一战”
4.大意失荆州,关公悲
5.稳定发展,对外和亲
6.大肚腆腆,有奸有恶
7.清朝之亡,慈禧是祸

第五章政治之上,道德之下
1.功成名就后,话说帝王情
2.此心可鉴,忠臣亦事二主
3.仁政为先,仁者定能无敌
4.识时务者,未必都是俊杰
5.高处不胜寒,好人难装扮
6.功高盖主,必招杀身之祸

第六章阴谋阳谋,不言自明
1.缓兵之计,善用有效
2.削弱自己,保全自己
3.胜者王,败者未必寇
4.免费午餐,不可白吃
5.迂回战术,出奇制胜
6.锋芒毕露,惹祸上身
7.将欲擒之,先予纵之
8.成败艺术,后发制人
……
序言 悠悠五千年中华历史,也正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就像一座丰富璀璨的文化宝库,为人类提供了智慧与力量。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拼搏不止,一代接一代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有建立功勋的政治家,有虚伪奸诈的祸国小人,有倾国倾城的红颜祸水……纵观历史,各种各样的人物纷纷呈现于眼前。
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曾说过:“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了现在。”历史属于过去,是对记忆的总结;历史是知识的密集,疑团丛生的学科。从古至今人们都力图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廓清历史的迷雾,揭示事物的真相。
唐太宗有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本书揭示了隐藏在表象下的真实历史。纵观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可谓各有千秋,然而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则是不择手段,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君子?谁才是真正的英雄?不要被某些历史结论和历史现象所蒙蔽,重新审视这些历史现象;改变历史某些传统的说法,对其有清醒的认识;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当时的历史背景,从中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得出一定的结论,在更高层次上看待历史……
书中侧重于描写历史中的真实现象。看清历史的真实面目,维护历史尊严,秉笔直书,还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史料是复杂的,一要鉴别真伪,二要诠释说明,以求得“历史事实的例证”。
书中还以独特的阐述方式来探索了历史事实背后的真实世界:李世民真的是一位贤明之帝吗?杨贵妃真的是安史之乱的引发者吗?“粗人”就不能得天下吗?仁者定能无敌吗?缓兵之策就一定能取胜吗……此书将可读性、趣味性、思想性、哲理性、知识性等融为一体,将会给你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文摘 春申君(黄歇)是一位两千多年前和松江、上海关系比较密切的古代政治家。他是春秋战国楚国人,游学博闻,才干出众;不仅有政治远见,还以辩智著称,是当时最优秀的政治家之一,曾经担任太子完的老师。
话说在楚顷襄王二十年,秦国将领白起用武力侵占了楚国的西陵、鄢、郢、夷陵等,并且还烧了楚国先王的陵墓。但在当时的楚国肯定是没有实力把入侵者赶出自己国境的;此外,由于秦国领将白起的侵战,从而使楚国更加的衰弱。
过了几年,白起又开始兴兵讨伐楚国。顷襄王就派黄歇作为一名说客,陪同太子完前往秦国(名为友好使者,实为人质)。黄歇抓住秦昭王犹豫不定的弱点,用事实与比喻对秦昭王说:“如今天下各国的国力以秦楚为最强,而现如今听说秦王您想要讨伐楚国。这就好像两只老虎相斗,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处不是吗?倒不如秦楚友好……”
黄歇一语击中要害,说到了秦昭王心坎中最为顾忌的一一点一一国力,权衡利弊后,终于下决心命令白起停止进攻。黄歇如此一来,就避免了一场秦楚之间的战争。
这件事情以后,黄歇又找机会,陪同太子完脱离险境,返回楚国。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