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墙上的书写:尼采与基督教

2010-07-03 
市场价:¥26.00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目前无货,欢迎选购其他类似产品。 到货通知我。 1人 评论打分5 颗星:(1)4 颗星:(0)3 颗星:(0)2 颗星:(0)1 颗星:(0)看全部1篇评论 (1篇用户评论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墙上的书写:尼采与基督教 去商家看看
墙上的书写:尼采与基督教 去商家看看

 墙上的书写:尼采与基督教

  • 市场价:¥26.00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目前无货,欢迎选购其他类似产品。 到货通知我。   1人 评论打分
  • 5 颗星:
  • (1)
  • 4 颗星:
  • (0)
  • 3 颗星:
  • (0)
  • 2 颗星:
  • (0)
  • 1 颗星:
  • (0)看全部1篇评论  (1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关闭 Close this window商品缺货登记我们将在到货后及时通知您!
    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每购买由卓越亚马逊提供的1件图书产品合格购物商品,另外购买Office 2007 中文家庭和学生版可享受¥20.00 元的优惠。查看详细条款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页码:213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508033566
    ·条形码:978750803356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Nietzsche and Christianity

    内容简介 我们承受青年犹如承受一场重病。这恰恰造成了我们所抛入的时代——一次巨大的堕落和破碎的时代;这个时代通过一切弱者,也通过一切最强者来抗拒青年的精神。不确定性为这个时代所独有;没有什么立足于坚固的基础,也没有什么立足于自身坚定的信仰。人们为明天活着,因为后天已经是非常可疑的。
    我不读帕斯卡尔,我爱帕斯卡尔,因为他是基督教最有教益的受害者;一点一滴地被谋杀,首先是身体上的,然后是心理上的;这一非人的残忍的最恐怖的形式的全部逻辑。
    媒体推荐 编者前言
    尼采与基督的关系,一直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难题。
    自罗马帝国与基督教结盟以来,基督教在西方占据了支配性地位。然而,基督教显得与罗马帝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近年以来,随神圣罗马帝国的离散、民族国家的兴起、自然科学的兴盛,基督教开始分裂、世俗化以至衰微,基督教的欧洲似乎要回复到异教的欧洲。尼采把欧洲的命运当成“大政治”来思考:基督教衰微处理中的欧洲精神往何处去?
    教会神学家一般不理会尼采,似乎因为尼采对西方基督教说了许多听起来十分刻毒的话,谁研究尼采,就有“搞虚无主义”之嫌。尼采同样刻毒攻击苏格拉底—柏拉图,哲学家们并没有因此不理尼采——话说回来,正经的神学思想家并不像一般教会神学家那样不理尼采:从巴特解释圣保罗的《罗马书》时引征尼采看得出来,青年巴特会嗜读尼采:朋霍费尔的《伦理学》一开始就关注谎言与真理的关系,明显是受到尼采思想激发。尼采与基督教的关系相当复杂,不能简单地用“尼采敌基督”这种说法来打发这个思想史的重大问题。尼采与新教神学大师欧维贝克的私人和思想友谊所具有的重大思想史意义,迄今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掘。①天主教神学家巴尔塔萨这位牧师之子不过把基督教的主题颠转过来,而尼采自己则说帕斯卡尔是他最喜欢、也最难对付的思想对手。
    围绕理解尼采与基督教的关系问题,笔者选编了这个集子,共分三个部分。
    1884年6月中旬,尼采在致友人的信中提到,他已经建成了自己的“哲学前厅”(Vorhalle meiner Philosophie),但哲学“主楼”(Hauptbau)还没有落成。
    “哲学前厅”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哲学“主楼”在哪里?
    《善恶的彼岸》杀青那年(1886),哲学“主楼”的草图设计出来了,但直到尼采精神失常,哲学“主楼”也没有落成,仅留下一堆按设计打造出来的建筑材料,这就是争议不休的遗著残篇。据说尼采给这“主题”命名为“重估一切价值”(Umwertung aller Werte)——另一说法为“生成的无辜”(Unschuld des Werdens),如今声名远播的书名“权力意志”也不尽然是伪造。也许,这两种提法可能说的同一个意思,或者同一件事情的两个不同方面——正因为如此,尼采一直没有拿定主意,究意用哪一个提法更好。
    与“前厅”《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样,尼采的哲学“主楼”分为四书。从按照编年顺序复原的哲学“主楼”的草图设计来看,第一书的论题为:

    种种危险的危险(对作为迄今价值评估的必估结果的虚无主义的描述)——欧洲虚无主义——虚无主义的起源——论真理的价值——价值批判,以生命来衡量——衰落的价值——论误心理学一从基督教解脱出来

    十分清楚,《敌基督》乃尼采哲学“主楼”四个组成部分中第一部分的基础——甚至整个“主楼”的基础:虚无主义在欧洲已经成了熟透的果子,基督教就是这果子赖以生长的树干,“重估一切价值”或“权力意志”或“生成的无辜”作为尼采哲学的“主楼”,就是要与这树干及其果子斗争。在哲学“主楼”草图设计的四个部分中,唯有“虚无主义”一词一再出
    现,可以说,与虚无主义搏斗,就是尼采哲学的“主楼”。
    《敌基督》1888年完成,在尼采精神失常后刊行,大概是遗著中最先整理完成的部分。这部迄今没有受到汉语学界重视的论著,即是尼采哲学“主楼”的基础部分,亦称尼采的宗教哲学专著,从思想史来看,其位置处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有王造时译本)、《宗教哲学讲演录》(有魏庆征译本)与韦伯的《宗教社会学》(中译本两种)和沃格林的《秩序与历史》(五卷)
    之间。
    ……
    目录
    编者前言/刘小枫
    尼采的敌基督教登山训众 [德]洛维特
    墙上的书写——《敌基督》与历史语义学 [美]莎皮罗
    尼采与帕斯卡尔 [德]沃格林
    基尔克果与尼采——对虚无主义的哲学和神学克服 [德]洛维特
    海德格尔《尼采的话“上帝死了”》一文中所未明言 [德]洛维特
    ……
    文摘 书摘
    尼采也把自己的“非道德主义”看成是基督教新教传统的一种继续;同时,非道德主义仍然是基督教道德之树最后的果实。“作为诚实的非道德主义被迫走向道德毁灭”——基督教道德的哲学上的自我毁灭是基督教自身力量的一部分。基督教首先在宗教改革时期作为天主教的教义走向毁灭,现在基督教作为道德走向毁灭,我们恰恰处在这个发生的转折点。但是,终究要凸显的有关真实的最后问题是:“一切求真意志意味着什么?”对真理中的真理进行追问的最后形式,就是“绝对诚实的无神论”。假如精神的作用在今天仍然无比强大、有力,没有任何虚伪,那么精神现在也就丧失了理想——这种禁欲的流行表现形式是“无神论”——清除了求真意志。但是这种意志,这种理想的剩余物,是……用自己最严格、最精神性的形式表达出来的那种理想本身,完全秘密地揭开外在因素,因此不仅揭示其剩余物,也揭示其核心。所以,绝对诚实的无神论……并非与那种理想相对……而很可能只是这种理想的最后发展阶段,是其最终形式和内在逻辑结果——正是两千年的真理培育所导致的要求人们敬畏的灾难,最终在对上帝的信仰中使谎言不再成为可能。
    黑格尔确信,哲学惟一根本的使命是认识作为绝对的上帝;在其有关上帝证明的讲演中,黑格尔希望从哲学上完善历史性的基督教。与此相对,尼采则有意识地思考一种走向终结的基督教,上帝死了的基督教。而且与黑格尔不同,尼采的批判并非局限在对传统基督教内容的哲学转换,相反,这一批判针对的是所有原本和堕落的基督教形式。在其最后一篇文章的结束语中,尼采以最彻底的战斗宣言来总结:“狄俄尼索斯反被钉十字架者。”
    尼采的《瞧,这个人》这最后一篇都灵时期的文章,并不是“崩溃时期”的作品,③毋宁说彻头彻尾是以前作品所产生的最极端后果,一个以查拉图斯特拉为前提的表面性挑战结论。与外在假象相对,《瞧,这个人》的形象比喻言辞恰恰是尼采对基督教最透彻、最系统的阐释。在给朋友的信中,尼采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说成“第五福音书”,称其为自己的“圣约”(Testament)。在“终极意志”和“宣告”的双重意义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就是这样一种“圣约”。如同《新约》的登山训众一样,这一宣告提出了一个最高的要求,但却是敌基督教的要求,因为宣告非把人类放在上帝面前,而是安置在同一物永恒复归(ewig erkehr
    des Gleich)的“狄俄尼索斯世界”中。据尼采本人的证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