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附自学考试大纲)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附自学考试大纲) |
 |
|
 |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附自学考试大纲)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36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7040105766
·条形码:978704010576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
内容简介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考察了婚姻家庭制度的本质和历史类型,婚姻家庭法的历史发展和中国婚姻家庭立法的情况,系统论述了婚姻家庭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基本原则和婚姻家庭法领域里的各项具体制度,包括亲属、结婚制度、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及祖孙、兄弟姐妹关系、收养、离婚制度、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等。《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材料丰富,立论严谨,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特别突出了对新修订的婚姻法和若干司法解释的阐述,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操作性。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除作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律师专业教材外,还可供其他法律专业的读者学习。
编辑推荐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婚姻家庭与婚姻家庭制度
一、婚姻家庭的概念和社会本质
二、婚姻家庭制度及其历史类型
第二节 婚姻家庭法的历史沿革
一、诸法合体的古代婚姻家庭法
二、近现代资产阶级国家的婚姻家庭法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婚姻家庭法
第三节 百年来中国婚姻家庭立法的回顾与展望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婚姻家庭立法
二、解放前革命根据地的婚姻家庭立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婚姻家庭立法
第二章 婚姻家庭法概述
第一节 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一、婚姻家庭法的概念
二、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
三、婚姻家庭法的特点
第二节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一、婚姻自由原则
二、一夫一妻原则
三、男女平等原则
四、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原则
五、计划生育原则
六、夫妻双方和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
第三章 亲属
第一节 亲属概说
一、亲属的概念和亲属制度的历史变迁
二、亲属关系的种类和范围
第二节 亲系和亲等
一、亲系(附行辈)
二、亲等
第三节 亲属关系的发生、终止及效力
一、亲属关系的发生和终止
二、亲属关系的法律效力
第四章 结婚制度
第一节 结婚制度概说
一、婚姻的成立及其要件
二、结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结婚的法定条件
一、结婚的必备条件
二、结婚的禁止条件
第三节 结婚的法定程序
一、结婚程序的类型和我国的结婚登记制度
二、结婚登记的机关和具体程序
三、与结婚有关的两个问题
第四节 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
一、增设无效婚姻、可撤销婚姻制度的必要性
二、《婚姻法》有关无效婚姻的规定及其适用
三、《婚姻法》有关可撤销婚姻的规定及其适用
四、婚姻无效和撤销的法律后果
五、事实婚姻和补办结婚登记
第五章 夫妻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概说
一、夫妻关系的性质和内容
二、夫妻法律地位的变迁
三、我国婚姻法对夫妻法律地位的规定
第二节 夫妻人身关系
一、我国夫妻人身关系的法律规定
二、外国法律对夫妻人身关系的规定
第三节 夫妻财产关系
一、夫妻财产制的概念和种类
二、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
第四节 夫妻的扶养义务和继承权
一、夫妻的扶养义务
二、夫妻的遗产继承权
第六章 亲子关系及祖孙、兄弟姐妹关系
第一节 亲子关系概说
一、亲子关系的沿革
二、亲子关系的种类
三、亲权
第二节 父母与婚生子女
一、婚生子女的概念
二、婚生子女的推定和否认
三、父母与婚生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节 父母与非婚生子女、继父母与继子女、父母与人工
生育的子女
一、父母与非婚生子女
二、继父母与继子女
三、父母与人工生育的子女
第四节 祖孙和兄弟姐妹
一、祖孙间的权利和义务
二、兄弟姐妹间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章 收养
第一节 收养制度概说
一、收养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二、收养制度的沿革
第二节 中国的收养立法及其基本原则
一、中国的收养立法
二、收养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收养关系的成立
一、收养成立的实质要件
二、收养成立的形式要件
三、与收养成立相关的其他规定
第四节 收养的效力
一、收养的拟制效力
二、收养的解销效力
三、无效收养行为
第五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
一、收养关系依当事人的协议而解除
二、收养关系依当事人一方的要求而解除
三、解除收养关系的法律后果
第八章 离婚制度
第一节 离婚制度概说
一、婚姻终止的概念及原因
二、离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三、我国离婚立法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协议离婚
一、协议离婚的概念和特征
二、我国的协议离婚制度
第三节 裁判离婚
一、裁判离婚的概念和特征
二、我国的裁判离婚制度
第四节 离婚时的财产清算和离婚后的子女抚育
一、离婚时的财产清算
二、离婚后的子女抚育
第九章 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
一、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概说
二、对家庭暴力或虐待行为受害人的救助措施
三、对遗弃行为受害人的救助措施
四、妨害婚姻家庭罪的刑事责任
五、离婚时的损害赔偿
……
第十章 附论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律师专业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自学考试大纲
……
序言 人类已经迈入了21世纪。这是一个变幻难测的世纪,这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希望、困惑、机遇、挑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之中。抓住机遇,寻求发展,迎接挑战,适应变化的制胜法宝就是学习——依靠自己学习、终身学习。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自学考试,其职责就是在高等教育这个水平上倡导自学、鼓励自学、帮助自学、推动自学,为每一个自学者铺就成才之路。组织编写供读者学习的教材就是履行这个职责的重要环节。毫无疑问,这种教材应当适合自学,应当有利于学习者掌握、了解新知识、新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形成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学习者学以致用、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具有如此特点的书,我们虽然沿用了“教材”这个概念,但它与那种仅供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不讲、学生不懂,以“教”为中心的教科书相比,已经在内容安排、形式体例、行文风格等方面都大不相同了。希望读者对此有所了解,以便从一开始就树立起依靠自己学习的坚定信念,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实际工作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达到学习的目标。
欢迎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
祝每一位读者自学成功。
文摘 婚姻家庭法以婚姻家庭关系为其特定的调整对象,是一定社会中婚姻家庭制度的法律形式。作为法学分支学科之一的婚姻家庭法学,是以研究有关婚姻家庭的法律制度、法律关系和其他与此相关的法律现象为其宗旨的。
本教材以《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为名,拟在有限的篇幅中为读者提供有关婚姻家庭法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婚姻家庭观的理论基础。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考察婚姻家庭与婚姻家庭制度,是学习和研究婚姻家庭法学的出发点。
一、婚姻家庭的概念和社会本质
(一)婚姻家庭的一般概念和法律概念
婚姻家庭自其产生之时起,便成为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时代中,人们对自身生活于其中的婚姻家庭的认识,没有也不可能达到科学的阶段。在中国古代,对于婚姻家庭的认识历来受天命思想和宗法观念的支配。似乎人世间的“男女之别”、“夫妇之义”、“父母子女之道”、“尊卑长幼之序”等等,都是秉承上天的意志确定的,因而是万古不可更易的。古代希腊、罗马的一些思想家曾认为父权制的婚姻家庭是从来就有的理想的生活模式。在欧洲的中世纪,对婚姻家庭的认识完全屈从于宗教神学。亚当和夏娃的神话被认为是人类婚姻家庭的发端,只有圣经和教会才能对婚姻家庭作权威的解释。近代以来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对婚姻家庭的研究逐渐摆脱了来自宗教的影响,使人们对婚姻家庭的认识从“天国”回到了人间。
后记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附:《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自学考试大纲》)根据国务院发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参照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拟订的全日制高等教育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法学专业委员会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杨大文教授与北京大学法学院马忆南教授主编。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自学考试大纲”由杨大文教授编写。“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第一章至第四章由杨大文教授编写,第五章至第十章由马忆南教授编写。
参加本教材审稿并提出修改意见的有:国家检察官学院李忠芳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夏吟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龙翼飞教授。
根据审稿意见,最后由主编修改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