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特色类别 > 工具书 >

英汉学习词典中的语用信息研究

2010-07-03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英汉学习词典中的语用信息研究 去商家看看
英汉学习词典中的语用信息研究 去商家看看

 英汉学习词典中的语用信息研究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页码:286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
·ISBN:7532738493
·条形码:978753273849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英语/中文
·丛书名:译学新论丛书

内容简介 《英汉学习词典中的语用信息研究》内容简介:最为值得注意的是,翻译研究在引进各种理论的同时,有一种被其吞食、并吞的趋向,翻译研究的领域看似不断扩大,但在翻译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路途中,却潜伏着又一步步失去自己位置的危险。面对这一危险,我们不能不清醒地保持独立的翻译学科意识,从翻译学建设的高度去系统地探索翻译理论的问题,而在上海译文出版社支持下主编的这套《译学新论丛书》正是向这一方向努力的具体体现。
《译学新论丛书》有着明确的追求:一是入选的课题力求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和原创性,能为翻译学科的理论建设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二是研究力求具有系统性,以强烈的问题意识、科学的研究方法、扎实的论证和翔实的资料保证研究的质量;三是研究力求开放性,其开放性要求研究者既要有宽阔的理论视野,又要把握国际翻译理论研究前沿的进展状况,特别要在研究中具有探索的精神,力求有所创新。但愿在翻译界同仁的支持下,在各位作者的努力下,我们的追求能进一步步得以实现。
本丛书从翻译学建设的高度去系统地探索翻译理论问题。入选的课题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和原创性,研究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创新性。
编辑推荐 《英汉学习词典中的语用信息研究》:译学新论丛书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语用学概述
第一节 语用学研究的起源
第二节 语用学研究的内容
第三节 语用学研究的意义

第三章 词典中的意义
第一节 词典意义的成分
第二节 词典意义的来源
第三节 词典描写意义的方式
第四节 双语词典中的意义

第四章 语用意义与词典意义
第一节 语用意义与词典意义之间的差异
第二节 语用意义与词典意义之间的关联

第五章 语用信息
第一节 语用信息概述
第二节 词(组)层面的语用信息
第三节 语句层面的语用信息
第四节 语篇层面的语用信息

第六章 现行学习词典中的语用信息
第一节 现行英语学习词典中的语用信息
一、《朗文当代英语词典》第二版中的语用信息
二、《朗文当代英语词典》第四版中的语用信息
三、《牛津高阶学习词典》第六版中的语用信息
四、《柯林斯高阶合作英语学习词典》中的语用信息
五、《剑桥高阶学习词典》中的语用信息
六、《麦克米伦高阶英语学习词典》中的语用信息
七、英语单语学习词典中的语用信息小结
第二节 现行英汉学习词典中的语用信息
一、《新时代英汉大词典》中的语用信息
二、《(世纪版)新英汉词典》中的语用信息
三、《英汉多功能词典》中的语用信息
四、《新世纪英汉多功能词典》中的语用信息
五、《现代英汉词典》中的语用信息
六、英汉学习词典中的语用信息小结
第三节 两类学习词典的语用信息比较

第七章 英汉学习词典中的语用信息模型
第一节 语用信息模型的构想
第二节 语用信息模型的构建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谈翻译,我们首先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翻译,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在人类的文化交流中一直在广泛地进行着,但在历史中却很少得到世人的关注;丰富的翻译活动,一直被实践者认为是充满障碍的工作,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却很少有学者对其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这两个方面情况的长期存在,或者说翻译领域被历史学界、被理论界长期忽视的状况造成的直接影响便是,翻译一直被当作一种“雕虫小技”。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语言学家对翻译问题不予重视,历史学家对翻译活动熟视无睹,知识界对翻译的认识几乎是零。这在很大程度上使翻译活动在两个方面被遮蔽:一是翻译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作用得不到足够的承认;二是对翻译的种种问题得不到科学、系统的研究。尤为耐人寻味的是,对翻译的这种轻视态度不仅仅来自翻译界的外部,而且还来自翻译界的内部。翻译界内部的这种自我定位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他学科对翻译的看法,渐渐地也在有关的学界形成一种偏见:翻译为雕虫小技,不登大雅之堂。因此,翻译的作用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对翻译的理论研究得不到学界的关注和支持。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才逐渐开始改变。
文摘 插图:


既然语用信息对外语学习者如此重要,就有必要在学习词典尤其是英汉学习词典中增加语用信息量。在实践操作之前,有必要研究以下两个问题:一、什么是语用信息?即语用信息的概念与组成要素问题;二、怎样提供语用信息?即如何反映语用信息的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即语用信息的内容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存在分歧。从理论研究来看,中外学者对语用信息的组成要素持不同观点。黄建华、陈楚祥认为:“对双语词典来说,语用信息主要指因情景要素、场合制约而在遣词造句时恰当选择词语方面的提示”。①他们将词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形象色彩”从词的语用信息中剥离出来,将它们归类于“词的修辞色彩方面的信息”。史文森认为:词典中的语用信息主要关注词与词组在语言各层面的使用,常常以学科领域与语域标签的形式体现出来。②李明等也将词典中的语境标注如《口》、《书》、《忌》、《贬》等看作是语用标注,也就是说将这些标注所表示的内容看作是语用信息的内容。③
我国学者钱厚生将语用信息分为三类:一、指代语用信息,主要包括指示词语的语用指示信息;二、篇章语用信息,主要包括篇章标志词语的语用功能;三、社交语用信息,主要指词语所蕴含的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关系、说话人对听话人的态度、说话的交际意图等。除此之外,他还认为词典既要反映词语的语用特性(指典型话语意义和交际功能),也要反映词语的语用规则。
后记 本书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基于我的博士论文。博士论文得以成书出版,应归功于以不同方式帮助过我的人们。因此,谨借此后记,向他们表达我由衷的敬意与谢意!
首先,我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张柏然先生。先生以他开阔的学术视野、独特的思维方式引导了我,以他谦逊豁达、严谨治学的精神感染着我。多少次的启发,多少次的鼓励,多少次的鞭策,使我的论文逐步从稚嫩走向成熟。
我也衷心感谢国内外语用学界与词典学界给予我大力帮助与支持的专家与学者:在语用学方面,南京大学的陈新仁博士在百忙之中仔细阅读了我博士论文中有关语用学的部分,提出了不少批评与建议;英国University 0f Reading的Yan Huang教授、Venetia Moschovou Howard博士在我访英学习一年期间,多次解惑释疑,加深了我对语用学的理解。在词典学方面,英国著名的词典学家R R K.Hartmann博士多次以提问的形式回答我的请教,他的问题既富于挑战性,也具有启发性;台湾东吴大学的曾泰元博士与黑龙江大学的李锡胤教授分别就英语单语学习词典与我国早期英汉学习词典的代表作问题提出了看法,在本书中得以反映。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