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谁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人是谁 |
 |
|
 |
人是谁 |
 |

基本信息·出版社: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
·页码:8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221028753/9787221028754
·条形码:978722102875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
·外文书名:Who is Man
内容简介 《人是谁》内容简介:“人是谁”,实际上就是“人怎样才能成为人”,不同于那种或从外部,或孤立地探讨人的某种机能和动力的专门研究,《人是谁》是从人自身出发来思索人。由此探讨了人的独特性、人的生存以及境遇等问题,并指出人之生存危机的关键是由于我们将真理问题与生存问题、认识与人的全部境遇割裂开来的结果。因此,我们应抛弃以往那种形上的思维方式而从人的实际遭遇,从人的生存,从做人的艰难性出发来思考人。
作者简介 A.J.赫舍尔(1907~1972),著名美籍犹太教哲学家和神学家,一生著述甚丰。
编辑推荐 《人是谁》:“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
目录 原出版者前言
前言
中译者序
第一章 从人出发来思考人
我们体验到我们是什么吗?/003
自我认识是我们存在的一部分/005
做人的含义/007
作为难题的自我/008
关心人/009
做人的逻辑/011
第二章 关于人的几个定义
我们想知道什么?/015
人性的晦暗/018
什么是做人?/019
第三章 珍贵性
独特性/025
机会/027
非终极性/028
过程与事件/029
独处与联合/031
回报/032
圣洁性/033
第四章 意义的向度
做人的本质/039
存在与意义/046
存在与生存/047
“人是谁”有什么意义?/050
意义寻找人/051
奥秘背后的意义/052
超验的意义/053
第五章 操纵与欣赏
否认超然性/058
存在与利弊/059
对不可言说者的意识/060
临在/062
悲悯/063
第六章 如何生存
存在就是服从/068
连续性/069
做人的摇摆性/070
在尘世受到挑战/073
被要求/074
蒙恩/075
体验到被要求/077
我被命令——故我在/078
窘迫/079
赞美/080
……
序言 世界上一个最有影响的神学家碰到了我们时代的一个关键的哲学和神学问题:人的本性及作用。在这部以1963年s月在斯坦福大学雷蒙德·弗雷德的讲座上的演说为基础的著作中,赫合尔博士探究了做人的逻辑:做人意味着什么?根据什么来证明人类有资格成为人?
用作者的话来说:“我们从来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因我们对人的无知而感到吃惊和好奇,感到愕然和难堪。我们知道人制造什么,但我们不知遭人是什么,或者可以指望他是什么。我们的全部文明建立在对人的误解上,这难道不可思议吗?人的悲剧是由于他是一个忘记了‘人是谁’这个问题的存在,这难道不可思议吗?忽视了对他自身进行确认,忽视了什么是人的真实的存在,使人采取了虚假的身份,假装就是他所不能成为的,或者不承认他的存在的根基中的事物;对人的无知不是因为缺乏知识,而是因为错误的知识。”
文摘 我们必须不断从头开始。最重要的难题不能由别人替你解决。没有哪种解决方案是一经确定便一成不变的。我们大家都必须同样思考同一个问题,对同一个谜同样感到惊讶。正如我不得不经历童年、青春期和成年一样,我也必须经历危机、窘迫、心灵的痛苦以及对这个基本问题的苦苦思索。
在提出关于人的问题时,我想到的不仅是关于本质的问题,而且是我们身处其中的具体处境,这处境给人的难题带来了新的启示。争论是古老的,但观点却是急迫的。我们空前地认识到人的处境的无比严重性,这在我们的时代是新出现的。我们今天严肃地提出的问题在20年前可能完全是荒谬的。例如,我们是最后一代人吗?这就是西方文明的最后一小时吗?
奥斯威辛事件①和广岛事件②之后,哲学再不能依然故我。某些关于人性的断言被证明是虚有其表,被打得粉碎。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常识的,到头来是乌托邦主义。
哲学要想切合时宜,就必须给我们提供生存的智慧——不仅在我们孤寂的书房里切合时宜,而且在我们面临令人发指的酷行和大灾难的威胁时也切合时宜。不仅应该在学术报告厅里,而且应该在看到死亡集中营的囚徒时,在看到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时,考虑到人的问题。
人的生活中正发生着什么?我们如何理解它?我们如此询问为的是了解如何生存。
我们的探究与其他探究的性质截然相反。我们探究其他问题是出于好奇;我们探究人的问题是由于这关涉到自己。在其他争论中,探究者与问题是分开的:我知道落基山脉,但我不是落基山脉。然而谈到对我自己的认识,我想知道的正是我自己;存在与认识、主体与客体是合一的。我们已经看到,我们对人的人性进行反思时不可能保持完全超脱的关系,因为对人的所有认识都源于自我认识,人永远不能远离他自己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