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军事 >

活解活用孙子兵法

2010-06-30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活解活用孙子兵法 去商家看看
活解活用孙子兵法 去商家看看

 活解活用孙子兵法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致公出版社
·页码:30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9月
·ISBN:7801794389
·条形码:978780179438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人的一生总会经历不少事情,大到国事、天下事,小到家事、私事。但是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游刃有余,纵横捭阖,而有些人却处处碰壁,举步维艰呢?研究之下,大凡成功者,必然富有智慧,掌握策略,方法得当。
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随着时光的流逝,不但没有削减其光彩,反而超越时空在各个领域、各个国度发出越来越耀眼的光芒。2500年中,大凡有作为的军事家、政治家,没有不熟读《孙子兵法》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深爱此书,用心作注,他的《孙子注》颇为后人称道。唐太宗、宋仁宗、明代大儒王阳明、丞相张居正、清人朱墉都曾力主学习此书。在国外,对《孙子兵法》更是推崇备至。法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仑,在兵败滑铁卢之后,偶然得见《孙子兵法》,无限感慨地说:“如果二十年前能见到《孙子兵法》,历史将会是另外一个结局。”美国西点军校,一直把《孙子兵法》定为必读教科书。《孙子兵法》是一部奇书,是中华民族引为骄傲的文化经典。
古今中外,无数的军事家把此书奉为致胜的法宝,自不必说;令人惊叹的是,众多的政治家、商人、文人学者以至体育专家也纷纷把它作为智慧的宝库,从中寻求启迪。《孙子兵法》一书之所以能得到各行各业的垂青,就在于它理论精深,思维精密,法则精妙,通篇闪耀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光辉,在方法论上具有无可争议的普遍而长远的指导意义。此书系统阐发人类社会最激烈的斗争——军事斗争的规律及其运用,其思想对从政、经商、公关、乃至人际交往等行为都具有现实的参考作用。
《孙子兵法》共分为十三篇: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部分。书中保留了经典原著的核心内容,让读者领略《孙子兵法》的原汁原味;接下来的译文部分则将原典翻译为现代文,让读者更直接地理解原典的意思;解读则是阐述这些兵法如何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告诉读者如何应用于实际;最后,通过对大量的案例的分析,加深读者对这些策略的领会。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理论结合实际,既有对原典的理论分析,又有实际的案例进行参考。从而达到活解“兵法”并活用“兵法”的目的。这些案例和应用方法涉及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让读者感觉到《孙子兵法》不是高深莫测的天书,也不是只能用于军事战争,而可以为我们所理解和掌握,切实应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
现代社会复杂多变,需要我们掌握和运用更多的方法和策略,而《孙子兵法》所揭示的原理非常适合于这些需要。“授之以鱼,享用一顿;授之以渔,享用终生”,希望本书也能把《孙子兵法》这个绝好的“渔”的工具和方法交到你手里,并让你享用终生。
《孙子兵法》——美国西点军校指定必读教科书,备受中外无数军事家推崇的致胜法宝。 人的一生,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游刃有余,纵横捭阖,而有些人却处处碰壁,举步维艰呢?怎样才能掌握人际攻防秘要、经营妙算呢?全书通过阐述兵法,对大量案例进行分析,让你汲取智慧,收获人心,指挥若定,在每次拍板时都能作出最佳的选择。
编辑推荐 《孙子兵法》——美国西点军校指定必读教科书,备受中外无数军事家推崇的致胜法宝。
人的一生,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游刃有余,纵横捭阖,而有些人却处处碰壁,举步维艰呢?怎样才能掌握人际攻防秘要、经营妙算呢?全书通过阐述兵法,对大量案例进行分析,让你汲取智慧,收获人心,指挥若定,在每次拍板时都能作出最佳的选择。
目录
第一篇 始计篇/1
张仪智胜楚王获财宝/4
李世民出其不意克敌制胜/5
恩旺巧妙策划占台湾/9
碧桂园借局布势搞活楼盘/11
宗庆后出其不意创娃哈哈/14
……
文摘 书摘
朱元璋英明决策成霸业
作为一名领导者,果敢决断,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争得了时间,争得了
一切。
朱元璋在应天建立战略根据地后,提出基本国策为:高筑墙,广积粮,
缓称王。”此一决策对明朝初年的巩固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老儒朱升为朱元
璋谋划的。朱升提出的战略,集政治、军事于一体,用非常精辟的语言,准
确、全面、深刻地指明了朱元璋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战略方向。朱元璋闻
言大喜,全盘采纳了这个战略。
高筑墙,首先是指要有一个强大和巩固的战略根据地。战争是人力、物
力的较量,人力、物力的来源离不开牢固的后方补给。因此,能否建立一个
强大巩固的战略根据地,就关系到朱元璋的部队能否在元军和群雄割据势力
的包围中站稳脚跟,求得发展,至少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朱元璋选
择应天及周围地区作为战略根据地来“高筑墙”是比较得当的。一是应天与
淮右连成一气,唇齿相依,朱元璋及其主要将领和谋士多是淮右人,下级军
官与士卒也大多来自这一地区。立应天,淮右为本,大部分将帅、士卒为保
卫家乡而战,无疑可以激发参战的热情,对稳定军心十分有利。二是应天临
江依山,周围多丘陵,地形十分险要,是东南地区的军事重镇,历来为兵家
必争之地。据应天,可瞰制江淮和浙北。三是应天及其周围地区经济发达,
物产丰富,支持战争的潜力十分巨大。朱元璋对建设战略根据地给予了极大
的关注,在采纳朱升的战略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在自己的势力范围边缘
地带所采取的军事行动,都是从稳定、巩固应天的需要出发的。尔后,对应
天本身的城防也进行了大力加固。后来,朱元璋就是在应天以固若金汤的城
防,抵挡住了比自己强大得多的陈友谅的10万舟师。在统一战争的全过程中
,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一直没有受到严重的外来威胁,又为战争提供了极
大的支持。这都说明朱元璋在建设强大的、巩固的根据地方面是非常成功的

高筑墙,也是指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这支武装力量不是仅仅
用来防卫的,主要的是用来主动进攻的。其一,建设一个稳定、巩固的战略
根据地,其本身就包括了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否则,在群雄割据势
力的包围之下,任何根据地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战略根据地的稳定和
巩固,首要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