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让孩子赢在起点:父母教子应该注意的73个细节 |
 |
|
 |
让孩子赢在起点:父母教子应该注意的73个细节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市场出版社
·页码:34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509205859/9787509205853
·条形码:978750920585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让孩子赢在起点:父母教子应该注意的73个细节》是一卷0~6岁儿童家长必读的宝典、一部针对中国父母编著的教子指南、一本成就孩子一生好习惯的实用手册、作为父母的你怎样把孩子培养成心智健全、全面发展的优秀孩子。智慧与温暖并存,教育与爱护共生,在孩子漫长的成长道路上,父母是最亮的那盏指明灯。
编辑推荐 《让孩子赢在起点:父母教子应该注意的73个细节》:怎样教育好下一代已经成为众多父母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教育孩子没有“灵丹妙药”,并且家长不可能也不必成为教育家或心理学家、但是,父母必须承担起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责任——从孩子幼时起,从细节做起,用心浇灌,每一个孩子都将是一朵鲜活美丽的花。
目录 第一章 怎样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一、从“三岁看大”说起
二、优秀父母是孩子的最佳模仿对象
三、五句话概括家长的榜样行为
四、言传身教润物无声
五、给孩子出点“难题”
六、教育也需“中庸之道”
七、好父母的20个坏榜样
八、隔代之墙,需要推倒吗
第二章 和谐交流快乐沟通
一、与亲子沟通存在的四大问题
二、与亲子交流中的禁言与妙语
三、宝宝的心事谁来猜
四、鼓励的七种窍门
五、表扬需要适宜
六、走进孩子的心里
七、把唠叨变成提问
八、早期性教育,你难以启齿吗
第三章 尊重是给孩子的最佳礼物
一、守护孩子的秘密
二、50种好方法助孩子自尊自信
三、面对自卑孩子的三堂课
四、“心罚”会摧毁孩子的自尊
五、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六、呵护孩子的梦想
七、给孩子一个“台阶”
八、尊重,从点滴做起
第四章 做孩子心灵世界的阳光JD
一、你了解孩子的情绪吗
二、孩子最不愿意做的16件事
三、不要忽视与孩子相处的“质量时间”
四、50个亲子互动的小点子
五、孩子最想要的十件东西
六、倾听:让你和孩子的心灵“零距离”
第五章 让美德之花在孩子心中绽放
一、感恩:一切美好情怀的起源
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三、百善孝为先
四、对孩子一生都有益的15个词
五、优秀孩子应具有的五种品质
六、教孩子学会分享
七、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美德
八、把宽容深植在孩子灵魂深处
第六章 小细节培养大品格
一、独立,从现在开始
二、不同气质婴儿不同教养策略
三、孩子健康成长的六种“精神软件”
四、警惕我们的弱点被孩子学到
五、时间滴答滴意义大无穷
六、引导孩子快乐生活的十项建议
七、点滴行为成就坚强宝宝
第七章 与挫折握手言欢2D
一、挫折教育:教给孩子成长的意义2JD
二、向挫折敬礼
三、对挫折教育的认识误区
四、孩子耐挫力培养五部曲
五、走出心理脆弱的怪圈
六、意志来自挫折
七、培养孩子幸福感的秘密
第八章 交往——迈进社会的第一步
一、彬彬有礼从小做起
二、别把任性当个性
三、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四、修剪孩子心中嫉妒的“刺”
五、如何面对孩子问的“战争”
六、让孩子懂得拒绝的艺术
七、打开害羞的心灵大门
八、生命的春天从友善开始
第九章 四肢发达头脑不简单
一、你的孩子能爱上书香吗
二、伶牙俐齿从哪里来
三、指尖的秘密
四、开启创造力的神奇世界
五、音乐启迪智慧
六、要不要给孩子测智商
七、养育一个高智商的孩子
第十章 用爱让孩子每天都快乐
一、快乐家庭幸福教育
二、你是高效能的父母吗
三、亲子战争全攻略
四、聪明的父母只做三件事
五、十大好习惯让你成为优秀父母
六、合格家长的自我测试
……
序言 古时候有个人,有三个儿子,可他觉得这三个儿子都很笨,于是很苦恼,决定请位老师来教儿子。入学和现在上学一样,要先考试。考题是老师先出上联,让他们对下联。
先考大儿子:东边一棵树。大儿子急得直冒汗,只顾重复地念叨着——东边一棵树,东边一棵树。
老师说,这孩子记性好,只说一遍他就记住了。
再考第二个儿子,也是“东边一棵树”,二儿子张口就说“西边一棵树”。
老师却说,此子改了方向,以西对东,对得贴切,可教也。
后考第三个儿子的也是相同的“东边一棵树”。三儿子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就红了脸,哇哇大哭。老师说,此子有羞耻感,可教。
于是三个儿子他都收下了,并把他们都教育成了有用的人才。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条道理:每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才。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做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和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最大的。
文摘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谚语是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经典概括。从生理学角度讲,人类智力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递减规律的,因此,婴儿时期是智力发展的最快时期。人在7岁以前的6年中,可以获得一生中60%左右的智力。因而在这个时期,给婴儿提供相应适宜的环境,将对他一生的事业和才能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简单地说,早期教育是在孩子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时期,给孩子储存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并非空谈,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孩子三岁之前的生长发育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变化。
科学研究显示,一个婴儿出生时脑重量为370克,第一年末时,婴儿脑重接近成人脑重的60%;到第二年末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占成人脑重的’75%;到3岁时,婴儿脑重已接近成人脑重,以后发育速度就变慢了。。所以,孩子在出生后的两三年内,良好的育儿刺激对脑力的功能和结构都有重要的影响。
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们进行了试验观察。他们的研究对象是当地的1000名3岁儿童。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孩子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五大类。
到2003年,当这些孩子长到26岁时,卡斯比等人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调查,又在2005年对以上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总结。报告说,3岁幼童的言行可以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这一报告为“三岁看大”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在国际育儿学术界引起了轰动。
卡斯比教授还指出,在孩子的幼年成长中,父母和幼儿园老师担当着不可忽视的重任。他还认为,虽然一个人的性格到成年后会随着阅历和各种教育方式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但这要看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若是父母、老师和社会各界人士给予正确的引导,那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就比较乐观,反之亦然。
有专家说,孩子三岁之前所学的知识比三岁以后一生所学的知识还要重要,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从学习效率的角度来看,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孩子生来无知无识,处于空白的状态,种种思想观念都是后天形成的。其中,0~8岁奠定了一生80%的能力和学习基础形态。
从学习意识的角度来看,0~3岁的婴儿潜意识的大门是敞开的,这时他们的眼睛像摄影机,耳朵像录音机,能通过听、看、触摸等方式来感知世界。成人以为婴儿不懂事,其实他们这会儿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充满了灵性。这会儿接触的环境会沉淀在孩子的潜意识中,会与成年后遇到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