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军事 >

侵华日军历史上的105个师团

2010-06-27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侵华日军历史上的105个师团 去商家看看
侵华日军历史上的105个师团 去商家看看

 侵华日军历史上的105个师团


基本信息·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页码:430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506557733
·条形码:978750655773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侵华日军历史上的105个师团》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日本历史上先后组建的侵略中国的日军陆军各方面军、各军、各师团、海军部队及细菌战部队从组建到1945年投降期间组织沿革的发展变化、作战经过及主要官佐的相关任职简历等情况,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并配有相关的部队编制序列表和一些珍贵的历史图片,对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史和日本侵华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张明金,先后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参谋系、国防大学基本二系。曾任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杂志总编,现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作品有:《中华爱国将领传》、《落日下的龙旗——中曰甲午战争纪实》、《西京风云——第二次国共合作纪实》、《国民党三军大起义——走向光明》、《清末民初战争》、《民国时期战争大参考》、《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国民党历史上的158个军》、《中华民国历史上的20大派系军阀》等和《北上先锋》(7集)、《长征——英雄的史诗》(16集)、《跨世纪红星》(24集)等电视专题片及《中国军事史略》、《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中国战争通鉴》、《大辞海-军事卷》、《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卷》、《中国人民解放军的80年》和《中国人民解放军80年大事记》等重要课题的主要撰稿人。
编辑推荐 《侵华日军历史上的105个师团》: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新政府开始组建中央武装。1871年4月,明治政府为消除强藩割据危机,巩固中央政权,开始从萨摩、长州、土佐等藩中征调精兵约l万人入京,组成“御亲兵”。同年8月,废藩置县后,兵权收归中央,将全国划分为东京、大阪、镇西和东北4个镇台。1873年扩编为东京、仙台、名古屋、大阪、广岛、熊本等6个镇台。1888年,日本政府推行编制体改革,逐步废除镇台制。改设师团制,将原6个镇台改编为6个师团。师团下辖两个旅团。旅团下辖两个联队。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战败投降止,日军侵略奴役中国长达14年之久,先后投入中国战场的有97个步兵师团、5个飞行师团、3个战车师团及海军中国方面舰队和细茵战部队等。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榆掠,无恶不作,肆意居杀中国同胞,轰炸中国城市、残害中国劳工、掠夺中国财富、摧残中国文化,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侵华日军概述

第二章 侵华日军战略区编制
1.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
2.侵华日军台湾军
3.侵华日军关东军
4.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含上海派遣军、华中方面军)
5.侵华日军华南方面军
6.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

第三章 侵华日军各方面军
1.侵华日军第1方面军
2.侵华日军第2方面军
3.侵华日军第3方面军
4.侵华日军第6方面军
5.侵华日军第10方面军

第四章 侵华日军各军
1.侵华日军第1军
2.侵华日军第2军
3.侵华日军第3军
4.侵华日军第4军
5.侵华日军第5军
6.侵华日军第6军
7.侵华日军第10军
8.侵华日军第11军
9.侵华日军第12军
10.侵华日军第13军
11.侵华日军第20军
12.侵华日军第21军
13.侵华日军第22军
14.侵华日军第23军
15.侵华日军第30军
16.侵华日军第32军
17.侵华日军第34军
18.侵华日军第40军
19.侵华日军第43军
20.侵华日军第44军
21.侵华日军机甲军

第五章 侵华日军陆军师团
1.侵华日军第1师团
2.侵华日军第2师团
3.侵华日军第3师团
4.侵华日军第4师团
5.侵华日军第5师团
6.侵华日军第6师团
7.侵华日军第7师团
8.侵华日军第8师团
9.侵华日军第9师团
10.侵华日军第10师团
11.侵华日军第11师团
12.侵华日军第12师团
13.侵华日军第13师团
14.侵华日军第14师团
15.侵华日军第15师团
16.侵华日军第16师团
17.侵华日军第17师团
18.侵华日军第18师团
19.侵华日军第19师团
20.侵华日军第20师团
21.侵华日军第21师团
22.侵华日军第22师团
23.侵华日军第23师团
24.侵华日军第24师团
25.侵华日军第25师团
26.侵华日军第26师团
27.侵华日军第27师团
28.侵华日军第28师团
29.侵华日军第29师团
30.侵华日军第32师团
31.侵华日军第33师团
32.侵华日军第34师团
33.侵华日军第35师团
34.侵华日军第36师团
35.侵华日军第37师团
36.侵华日军第38师团
37.侵华日军第39师团
38.侵华日军第40师团
39.侵华日军第41师团
40.侵华日军第47师团
41.侵华日军第48师团
42.侵华日军第50师团
43.侵华日军第51师团
44.侵华日军第57师团
45.侵华日军第58师团
46.侵华日军第59师团
47.侵华日军第60师团
48.侵华日军第61师团
49.侵华日军第62师团
50.侵华日军第63师团
51.侵华日军第64师团
52.侵华日军第65师团
53.侵华日军第66师团
54.侵华日军第68师团
55.侵华日军第69师团
56.侵华日军第70师团
57.侵华日军第71师团
58.侵华日军第79师团
59.侵华日军第101师团
60.侵华日军第104师团
61.侵华日军第106师团
62.侵华日军第107师团
63.侵华日军第108师团
64.侵华日军第109师团
65.侵华日军第110师团
66.侵华日军第111师团
67.侵华日军第112师团
68.侵华日军第114师团
69.侵华日军第115师团
70.侵华日军第116师团
71.侵华日军第117师团
72.侵华日军第118师团
73.侵华日军第119师团
74.侵华日军第120师团
……
第六章 侵军晶军战车师团
第七章 侵军日定飞行师团
第八章 侵华日军海军中国方面航队
第九章 侵华日军细菌战部认
附录 
附录一: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师(旅)团编制简况
附录二:侵华日军死亡统计
附录三:主要参考书目和资料索引
后记
……
序言 早在18世纪中叶,日本在进行明治维新前没有中央武装,军事武装主要是掌握在强藩军阀的手中。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后,新政府开始组建自己的中央武装。1871年4月,明治政府为消除强藩割据危机,巩固中央政权,开始从萨摩、长州、土佐等藩中征调精兵约1万人入京,组成“御亲兵”。同年8月,废藩置县后,兵权收归中央,将全国划分为东京、大阪、镇西和东北4个镇台。1873年扩编为东京、仙台、名古屋、大阪、广岛、熊本等6个镇台。后又经过兵役制度的改革和扩军整编,到1885年,日本已编有步兵28个联队、骑兵7个大队、野战炮兵7个联队、辎重兵7个大队。这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的开始。
1888年,日本政府推行编制体改革,逐步废除镇台制。改设师团制,将原6个镇台改编为6个师团。师团下辖两个旅团。旅团下辖两个联队。1891年.日本政府为警卫皇宫又成立了1个近卫师团。此时,日本已有7个师团。1894年,日本就是靠着这7个师团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并打败了清政府,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开始在中国享有驻兵权。甲午战争后,日本与沙皇俄国在侵略和瓜分中国问题上的矛盾渐渐深化。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为了适应对外侵略扩张战争的需要。开始进一步的扩军备战,到1915年已经先后组建了21个师团。
文摘 插图:


4.侵华日军第4军
1938年初,日军大本营为准备对苏作战,决定在关东军所属师团之上增设军的建制。7月15日,日军大本营下令编组第4军,中岛今朝吾中将任司令官。
中岛今朝吾,陆军大学毕业后曾留学法国。1937年12月后任第16师团师团长、南京地区警备司令官。1938年7月任第4军司令官。
第4军组成后归关东军指挥。下辖:第1师团;炮兵旅团和军直属部队等。主要在中国东北地区担任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和对东北抗日联军游击区的“讨伐”任务。
1939年8月1日。中岛今朝吾调任参谋本部附,后宫淳中将任司令官。1940年9月28日,后宫淳调任南支那方面军司令官,鹫津铋平中将任司令官。1941年10月15日,鹫津平停职待命,横山勇中将任司令官。1942年12月,横山勇调任第11军司令官,草场辰已中将任司令官,公平匡武少将任参谋长。此时,第4军下辖:第1、第57师团等部。
1944年2月7日,草场辰已调任参谋本部附,西原贯治中将任司令官,大野武城少将任参谋长。同年7月,该军第1师团调归日军大本营直辖。10月,将新编独立混成第73旅团编人该军。此时,该军下辖:第57师团;独立混成第73旅团等部。1945年,西原贯治调任第57军司令官,上村干男中将任司令官。同时,将该军第57师团调走;将独立混成第73旅团扩编为第123师团,归该军建制。随后,又将第3方面军直辖第119师团和新编第149师团及独立混成第80、第131、第135、第136旅团调归该军建制。
后记 《侵华日军历史上的105个师团》在编写过程中,主要依据的是军事科学院图书馆现存的有关侵华日军的历史资料,同时也参考了一些公开出版的有关书籍和资料(参见《侵华日军历史上的105个师团》附录三)。在上述这些公开出版的作品中,若有存疑和不同之处,我们以军事科学院图书馆有关资料为准。
参加《侵华日军历史上的105个师团》编撰的人员和主要分工是:策划、主编:张明金、刘立勤。副主编:卜令安、芦军、王增义。参加《侵华日军历史上的105个师团》撰稿的人员有: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杂志原总编、研究员张明金;军事科学院图书馆馆长王炳跃;军事科学院图书馆副馆长赵宝利、卜令安;军事科学院图书馆副研究员刘立勤、顾元珍:军事科学院图书馆助理研究员骆建成、戴萍、周晓峰、芦军、王增义;军事科学院院办公室秘书处处长刘建府;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部研究生蒋艳;总参军训部参谋戴文明;总参三部政治部干事廖恒茂、助理研究员周衣;北京市石景山区统计局王立军等。
《侵华日军历史上的105个师团》在编写和出版的过程中。得到解放军出版社和军事科学院图书馆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热心指导: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刘庭华研究员为《侵华日军历史上的105个师团》审读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引用了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