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薛岳传 |
 |
|
 |
薛岳传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珠海出版社
·页码:33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7545301072/9787545301076
·条形码:978754530107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薛岳传》是作者继其《张发奎传》后潜心推出的又一部民国军事人物传记,在浩瀚史料中再现历史真实,在宏大叙事中塑造生动形象,笔墨舒展自如,场面纵深开阔,情节紧张有序,细节丰富多彩,是一部融历史性、艺术性和可读性为一体的原创厚重之作。精患报国,智勇双全,长沙会战演绎天炉战法,网络上称其杀寇最多之名将;性格刚烈,百战不倦,长征途中追堵红军不放,毛泽东笑语有劳伯陵兄远送。
编辑推荐 《薛岳传》威震抗日战场的中国百战将军
追堵红军长征的民国军事人物
目录 序
开篇 薛岳是谁
第一章 莽莽九峰,“老虎仔”出山
一、出身农家,除夕远行
二、求学军校,少年意气
三、北上保定,百炼成钢
第二章 悠悠忠心,从军为报国
一、加入粤军,回师广州
二、担当重任,保卫总统
三、身陷危境,力护国母
第三章 讨伐陈逆,关山度若飞
一、重归队伍,首获大捷
二、解围博罗,溃退粤东
三、参加东征,新立战功
第四章 挥师北伐,烽火连秋月
一、一战南昌,得而复失
二、整军再战,攻克南昌
三、挺进浙江,升任师长
第五章 风云突变,前路起彷徨
一、首进杭州,神采飞扬
二、进驻上海,思想左倾
三、血腥政变,怅然离职
第六章 回归南粤,相煎何太急
一、转兵粤东,鏖战汤坑
二、镇压起义,血洗羊城
三、潭下恶战,投入蒋营
第七章 广西岁月,一路多坎坷
一、重建四军,共同反蒋
二、挺进中原,大败衡阳
三、击退滇军,阵前负伤
第八章 进攻苏区,甘当马前卒
一、应召投蒋,受训庐山
二、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三、突入腹地,门户洞开
第九章 跟踪追击,湘江风浪急
一、受命长追,率部入湘
二、衡阳设局,湘江恶战
三、借刀杀人,重重封锁
第十章 进占贵州,山高云雾浓
一 、坐镇贵阳,反客为主
二、红军反攻,乌江大败
三、挤走家烈,贵阳告急
第十一章 滇川迷茫,崖暖铁索寒
一、入滇丢图,焚香结盟
二、穷追不舍,疲惫不堪
三、成都整训,川甘重围
四、川西阻击,长追未果
第十二章 请缨抗日,虎威震江南
一、驰电请战,誓死报国
二、寸土必争,节节死战
三、撤退遭袭,大难不死
第十三章 兰封会战,险擒土肥原
一、游击皖浙,赴任豫东
二、围剿顽寇,功亏一箦
第十四章 光荣梦想,万家岭大捷
一、固守南浔,阵地如铁
二、咬牙坚持,终奏凯歌
三、南昌失守,耿耿于怀
第十五章 一战长沙,烽火起赣湘
一、长沙被焚,临危受命
二、大胆抗命,坚守长沙
三、血战湘北,山水为盾
第十六章 孰败孰赢,上高擒敌寇
一、贺信如雪,举国欢腾
二、移忠作孝,子贵父荣
三、鏖战上高,瓮中抓鳖
第十七章 二战长沙,山水化利剑
一、照本宣科,先输一筹
二、电令泄露,长沙失守
三、四面袭击,转败为胜
四、痛定思痛,创“天炉战”
第十八章 三战长沙,天炉熊熊烧
一、未雨绸缪,必死决心
二、扎营岳麓,死守长沙
三、痛追穷寇,厚葬忠烈
第十九章 主持军政,着力治三湘
一、六民之政,发展经济
二、苦斗必生,苦干必成
三、勤俭朴实,平民形象
第二十章 血战长衡,黎明前黑暗
一、盲目自信,未战先负
二、德能无能,长沙失守
三、保卫衡阳,感天泣地
四、转战湘南,受降南昌
第二十一章 内战爆发,坐镇徐州城
一、争夺淮北,火爆对决
……
第二十二章 山东失利,南京赴新职
第二十三章 主持粤政,大厦顷刻倾
第二十四章 退守海南,伯陵防线溃
第二十五章 困居台湾,闲看云卷舒
第二十六章 时来运转,晚年成重臣
薛岳生平活动简要年表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
序言 我那短暂的少小时光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溜过的,那是祖国处境最为危难的年代。为了求学,我不惜离乡别井,迢迢千里,远赴战时省会韶关寻找机会,跟随一位要到粤北办事的人同上旅途。那时交通蔽塞,前往韶关只能步行。沿途攀山越岭,苦旅崎岖,如今回想起来,还会为当时年纪小小的自己,竟有勇气完成那样一次艰苦的远行暗暗吃惊。这为时半个多月的苦旅,大大煅炼了我,还成了我生命史上的重要转折。由于考试成绩好,考上一所可以给我公费待遇的中学,从此得以免除包括伙食在内的一切费用,从初中念到高中。
那时祖国的半壁江山已沦于敌手,暴敌继续调兵遣将,声势汹汹,步步进逼,妄图一鼓作气吞噬整个中国。然而敌人的凶焰不但没有把中国人民吓倒,反而使不愿做奴隶的炎黄子孙敌忾同仇,万众一心,与暴敌浴血苦斗。神州大地,响彻抗日救亡的怒吼。
那些慷慨悲歌的日子真难忘!我们那设在韶关近郊的学校是全寄宿的。为了适应战时环境,实行军训。同学们不分性别,一律剪短发,着军装,扎绑带,穿草鞋,一个个俨然成了小兵丁。我们一直生活在敌人的屠刀威慑之下。啊,那些血与火的日子!呼啸而下的炸弹和焚烧的城市,万人坑和流血的大地,土肥原和冈村宁次的狞笑,日本军刀和血淋淋的人头,使我们那原本还很稚嫩的心,被震撼得忽然变得苍老了。敌机差不多天天在头顶轰鸣而过,韶关是敌机经常轰炸的目标,隆隆的炸弹爆炸声震耳欲聋。敌机有一次还直接轰炸了我们的学校,炸毁了我们的校舍,炸伤我们的同学。我们躲在自己挖成的防空壕,眼看敌机放肆地俯冲而下投掷炸弹,竟低飞到可以让我们看见飞机上往下探头的刽子手快意的狞笑。祖国被欺凌太甚了!满怀悲愤之情的我们,课余之暇便结队到四乡刷标语,演活报剧,向乡民宣传抗战;在学校里组织合唱队,用开始变粗了的童声唱黄河,唱嘉陵江;唱那个庄严雄伟的古城,唱那座兵强马壮的大山。我们唱呀唱呀,唱得热血沸腾,唱得热泪盈眶。啊,那个时候,全中国都是那样唱的。唱着,毋宁说是爱着吧!我们是以自己的歌声去表达对祖国那深不可测的挚爱的。祖国是我们备受凌辱和惨遭践踏的母亲,我们是跟她一起受难过来的,因而对她爱得更加热烈出血深沉,那真是刻骨铭心的爱啊!
正因为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使我们对抗目前线每时每刻的信息都密切关心。前线哪怕是小小挫折,也使我们忧心如焚;哪怕是小小捷报,也令我们欢欣不已。
文摘 我用一些“关键词”告诉朋友,薛岳,人称“老虎仔”,曾当过孙中山的警卫营营长,陈炯明叛变时,他与叶挺一起护卫孙夫人宋庆龄安全脱险;抗战时,他是歼灭日本鬼子兵最多的抗日名将;被封为国民党一级上将,相当于元帅级军衔。他活了102岁,1998年才病逝。
朋友有点愕然:“哇噻,我们韶关能出这么厉害的人物,我怎么不知道?”
我不知怎么回答才好,只淡淡说了句,此新闻一出,舆论必有反应,薛岳这个名字必定会让人重新记忆的。
果真,不久,我在网上查到了有关薛岳上《抗日英雄谱》的评论,首先是黄波先生发表在《杂文报》上的文章:
为薛岳回归“抗日英雄谱”叫好前不久,新华社连续推出“抗日英雄谱”。那天我看到了一个大
感意外的名字:薛岳。对现代史稍稍熟悉一点的人对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他的部队号称国民党的王牌军,红军长征时,他带领中央军穷追不舍,给红军造成很大的麻烦。但同时薛岳又在中国抗战史上有其地位,有研究者称其为“整个抗日战争中消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薛岳的这页抗日光荣史长期以来不为人所知,历史课本鲜有提及,这不仅是对薛岳本人的不公正,对当时在薛岳指挥下浴血抗战的将士们的不公正,而且因为抗战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遗忘一个抗战名将,这种集体记忆也必然是残缺的。薛岳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被漠视,其中缘故众所周知,但这种理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并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只要有更博大的胸怀、更宽阔的视野,就能够突破那些看似壁垒森严的条条框框,回到历史的真实,同时也传递出丰富的现实意义。
现在,薛岳作为“抗日英雄”终于被我们这个民族重新记忆,这既是薛岳将军之幸,是当年追随薛将军奋勇杀敌的中国将士之幸,其实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幸事。当我们读到电文中引用的薛岳向所部官兵下达的手令:“第三次长沙会战,关系国家存亡。岳抱必死决心、必胜信念。”只要是中国人,谁不会为抗日英雄的气概所激励和感动?这种油然而生的情感超越了阶级、党派和族群,必将有利于2l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许这就是薛岳名列“抗日英雄谱”的现实意义。
不久前有国共两党领袖的握手,现在又有薛岳等抗日将领的被重新记忆,堪称两相辉映。“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和解是最重要的,也只有和解才能产生合力,而一个充满合力的民族是有希望的。自然,此事在海外媒体上也引起关注。2005年9月1日,《凤凰周刊》表了钟维平的《薛岳列入抗日英雄榜有
……
后记 2007年金秋,余与继文、建喜、文苑和依华等几位挚友,到湘楚大地一游,所选的景点为黄鹤楼、岳阳楼、岳麓山和爱晚亭等名胜,皆是余等心仪之处。正是秋高气爽、枫红雁归之日,一路行,一路吟,一路怀古道今,倒也其乐融融。
不知情者,皆以为余等是冲着“文化”而来,其实不尽然;六十余年前,长沙、岳阳、武汉这一线,正是抗战中最激烈的武汉会战和三次长沙会战的旧战场所在地,枪林弹雨,血流成河。我站在岳麓山巅,伫足而听到的,竟不是岳麓书院的琅琅书声,而是自湘江边漫上来的隆隆枪炮声和喊杀声。这不是我奇异的幻觉,而是在60余